<h3>周末领着孩子,邀上朋友终于坐在了电影院。</h3><h3><br></h3><h3>其实对电影名《无问西东》四个字是懵懵懂懂的,还好,看电影之前专门访问了度娘。《无问西东》出自清华大学老校歌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h3><h3><br></h3><h3>《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穆叔与宣子讨论什么是古人所说的“死而不朽”。穆叔认为,显赫的家世不能称之为不朽,“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h3><h3><br></h3><h3>校歌此句抒发清华学子要在各自学科中做出不朽建树的豪情,这里的“无问西东”当指“立德立言”要超出传统的东西方学之上。也就是勉励清华人,不管做学问还是做人,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如果觉得它是正确的,就大胆地,勇敢地去做,不要管它来自何方?</h3><h3><br></h3><h3>刚开始进入电影情节,影片洋溢着唯美的诗意风格,画面构图优美,色调亮丽明快,给人一种舒服和浪漫的享受。不过电影情节扑朔迷离,错纵复杂。一会儿当代,一会儿文革,一会儿二三十年代,还真是让人无问西东,摸不着头脑。可随着一个个故事情节展开,电影的叙事风格逐渐明朗化,我也慢慢理清了头绪。</h3> <h3>《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年代,不同时期的清华学子,或者是与清华有关的人们的故事。</h3><h3><br></h3><h3>而最让我堵心和哽咽的是六十年代的那个故事。</h3><h3><br></h3><h3>三个高中同班同学,两男一女。优秀的陈鹏是清华工程物理系的尖子生,而李想和王敏佳则是医院的工作人员。花一样的年纪,诗样的唯美。三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享受着同学间亲密无间的友谊,还有那青苹果一般,懵懵懂懂的恋情。而这一切都戛然而止,美好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身着碎花连衣裙的王敏佳和陈鹏在清华校园里风一样的飞奔,身后跟着同学们的自行车队,还有那只“汪汪!”乱叫的小狗……</h3><h3><br></h3><h3>事件的始作俑者缘由一封信。三位同学的高中语文老师许伯常的婚姻很不幸,他的妻子是位纺织工人,因为供给丈夫上大学,而常常以恩人自居。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一直是母老虎般的妻子打骂丈夫,而丈夫回报以“冷漠”和“从来不碰她一下”。 就连丈夫的杯子被妻子摔碎了,他宁肯用碗喝水,也不用妻子的杯子。呜呼哀哉!夫妻间成了这个样子,婚姻还苟延残喘地维系着。因为妻子不甘心,不甘心自己被“陈世美”抛弃,更缘于丈夫的冷漠、绝情。如果他肯坐下来,好好和妻子沟通沟通,也许后面的悲剧就不会上演……</h3><h3><br></h3><h3>这让我想起来很早看过的路遥的小说《人生》。</h3><h3><br></h3><h3>与其说刘巧珍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还不如说她有自知之明, 乖巧懂事,从不拿自己的幸福做赌注。如果刘巧珍和许伯常的妻子一样,在高家林面前,以恩人自居,那想必她最终也会落得和刘淑芬一样的命运。</h3><h3><br></h3><h3><br></h3> <h3>我们的主人公王敏佳窥探到了老师的隐私。</h3><h3><br></h3><h3>不经世事的少女,想当然地要为老师抱打不平,她伙同李想给师母写了一封信,信中义愤填膺地描写老师所处的婚姻是“渣滓洞”“集中营”。收到信后的刘淑芬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精明如她,她在丈夫捆扎好的昔日学生的作文本中找到了证据:王敏佳写作文的一贯风格,不善用其它标点符号,而是一“逗”到底,结尾又是“三个惊叹号”!!!</h3><h3><br></h3><h3> 强悍的母老虎告到了王敏佳的单位,诬陷王敏佳勾引自己的丈夫。王敏佳被隔离,被审查。随之敏佳作为女孩儿的各种小缺点,包括那个谎言:小学时候曾经给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献过花,也被无情的揭露。在那个人性颠倒的时代,人性是妖魔化的。</h3><h3><br></h3><h3>在疯狂的人们面前,李想为了自己的前途,他退缩了,而善良的王敏佳却为了保护李想,独自承担了恶果:一边是慷慨激昂的李想,热情洋溢地做着支边报告,一边是斗志昂扬的人们,热火朝天地批判着王敏佳。</h3><h3><br></h3><h3>结果是懦弱自私的李想如愿去支边,而敏佳被疯狂的人们“群殴致死”。</h3><h3><br></h3><h3>善良,终有好报。坚持,必有收获!在李想放弃敏佳,而一直暗恋敏佳的正直、勇敢的陈鹏,毅然决然地选择相信她,挽救她,并给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h3><div><br></div><div>“ 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最怕的是,掉的时候你把我推开,不让我给你托着。”</div><div><br></div><div>听着这样感人肺腑的表白,扣动心弦的词语,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无问西东,只问深情。</div><div><br></div><div>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沈光耀,出生于“三代五将”的名门。为了求学,作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那个动荡不安、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跟着南迁的西南联大来到了山清水秀、绿草如茵的云南昆明。</div><div><br></div><h3><br></h3><h3><br></h3> <h3>然而这个温文尔雅,一表人才的富二代并不甘心于在课堂上,听那豆大的雨点打在简陋的房顶上那“噼里啪啦”的声响,看那从屋檐下飘落下的断线的珠子,一落到地上,瞬间汇聚成无数条小溪,欢快地向前奔去……</h3><h3><br></h3><h3>也不甘心于在练习本上,描绘那些身姿曼妙的女同学,身着素雅旗袍,头戴精致的小洋帽,热情洋溢地吆喝同伴们去上课……</h3><h3><br></h3><h3>更不甘心于在敌机连番轰炸下,老师和同学们相扶相携,拖着恐龙化石架。在那连绵起伏的高山沟壑中间躲躲藏藏,以天为顶,山为墙,沟壑为课桌而完成学业。</h3><h3><br></h3><h3>沈光耀投笔从戎了。他不顾优雅、大家闺秀的母亲的劝阻:“你所能的到的名利光荣,祖上早就有了。妈妈只希望你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平安。我不希望你还没有真正想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人就已经不在了。”</h3><h3><br></h3><h3>然而,沈光耀是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他“奔赴一场劫难,却像去赴一场盛宴。”</h3><h3><br></h3><h3>每次飞行前,他都要飞赴一条特殊的路线,他是小陈鹏口中的“晃晃叔叔”。他善良、富有同情心。作为一个富家子弟,他能洞察到贫穷人们的疾苦,并且能付诸行动。</h3><h3><br></h3><h3>然而沈光耀这个角色,有很多人说他过于理想化。作为富家子弟,他几乎拥有别人所不能拥有的一切:高贵的身世,富有的家底,英俊的外表,傲人的学识和才华。还有一个知书达理、高贵典雅的母亲。但我觉得他很真实很勇敢,并且沈光耀的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沈崇海。</h3><h3><br></h3><h3>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无问西东,只问敢勇。</h3><h3><br></h3><h3><br></h3><h3><br></h3> <h3>电影快要结束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个清华大师们的头像和简介:梅貽琦、邓稼先、陈寅恪、杨振宁、钱钟书、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h3><h3><br></h3><h3>这些大师们的学识、情操让我敬佩,仰望,更让我热血沸腾。而屏幕上打出的最后一行字:“谨以此篇献给最珍贵的你”,却更是让我潸然泪下。在这个世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真实的,是果敢的,是最珍贵的。</h3><h3><br></h3><h3>看完电影后我明白了。《无问西东》与其是清华大学一百周年的贺岁片,不如说是四个时代,四种人们的青春芳华,也包括你和我的青春,我们每个珍贵人生的芳华。</h3> <h3>《无问西东》经典台词:</h3><h3><br></h3><h3>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h3><h3>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h3><h3><br></h3><h3>你怪她不对你真实,可你给她真实的力量了吗?</h3><h3><br></h3><h3>逝者已矣,生者如斯。</h3><h3>至珍贵的你。</h3><h3><br></h3><h3>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h3><h3><br></h3><h3>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h3><h3><br></h3><h3>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h3><h3><br></h3><h3>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h3><h3><br></h3><h3>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h3><h3><br></h3><h3>一生太短,一瞬好长,我们哭着醒来,又哭着遗忘。</h3><h3><br></h3><h3>我只知道啊,在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是对的。我何用管我学什么?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种踏实。</h3><h3><br></h3><h3>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为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你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的忘了自己的珍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