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运河从我家门前流过</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搬起小板凳</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朝数</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帆船片片,白云朵朵</h3><h3>晚看</h3><h3>星星闪闪,渔火点点</h3><h3><br></h3><h3>运河从我家门前流过</h3><h3>荡起小船儿</h3><h3>夏日荷风习习</h3><h3>明月醉清波</h3><h3>秋来芦苇荡荡</h3><h3>网起鱼儿多</h3><h3><br></h3><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运河从我家门前流过</h3><h3>波浪滚滚翻动着你千年画卷</h3><h3>在岁月的长河里斑驳</h3><h3>号子声声传唱着你不朽的情怀</h3><h3>在古道斜阳里飞落</h3><h3>老屋古船曾是你疲惫的归宿</h3><h3>浪花朵朵是你不谢的传说</h3><h3><br></h3><h3>运河从我家门前流过</h3><h3>你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运河人家</h3><h3>你的灵韵是青荷上的晨露</h3><h3>在渔家姑娘的凝眸里闪烁</h3><h3>你的诗意是六月里的荷花雨</h3><h3>在曲桥幽巷里飘落</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运河从我家门前流过</h3><h3>再远的航船总有停靠的港湾</h3><h3>再远的风筝总有根线牵动你的心窝</h3><h3>浪迹天涯</h3><h3>总有人在为你驶航掌舵</h3><h3><br></h3><h3>无论身居何方</h3><h3>总能感到你跳动的脉搏</h3><h3>总想挽住你有力的臂膊</h3><h3><br></h3><h3>运河从我家门前流过<br></h3><h3>汩汩向前 日日夜夜……</h3> <h3> ——正值中央4台《记住乡愁——南阳古镇》的播放之时,谨编辑此美篇,献给南阳的父老乡亲。</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来过南阳吗</h3><h3> 以前发过一张“乾隆御饼”的招牌图片,湖南的一位网友惊叹到:“好大的口气!”这对于不了解、没到过南阳的人来说咋听这一牌子,认为“口大通天”也是难免的。就大范围来说,人们比较了解的可能是隶属于河南省的南阳,因那里曾是三国时期“卧龙”——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而今天所介绍的南阳也同样蕴含着山水之灵气、传颂着历史之佳话。</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她位于北方水乡的微山湖境内,南襟“帝王之乡”的丰沛大地,北倚“五岳之首”的泰山,东接“孔孟故里”的曲阜、邹城,西通“牡丹之都”的菏泽。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老的大运河穿湖而过,在这狭长的湖面上伴河形成了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运河四大名镇之一)-南阳古镇。</h3> <h3> 南阳岛是有东西长3500米,南北宽500米的主岛和多个自然的小岛组成的,碧水环抱,天蓝如洗,水流风动,玲珑俊秀,犹如一幅幅美丽的水墨画。远远望去,又似如一块蕴涵天地之灵气的绿“如意”,浸润在烟波浩淼的湖水之中。</h3><h3> 因其便利的水道,秀丽的风光,早在元朝南阳即成为运河岸边重要的码头。昔日,客商云集,不分东西;南货北流,不分南北。满载着南方丝竹白米,细玩名吃的航船过往如云,樯桅林立,篷帆遮日,河面上渔歌互答,号声连连,热闹非凡。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就被其水乡风情、自然风光所吸引,欣然逗留,题写墨宝。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使这片土地迅速地繁荣起来,形成了古老的运河文化。</h3><h3> 南阳,我共来过两次。一次是在碧荷连天、红莲映日的盛夏,一次是在荷枯草黄、山寒水瘦的冬月。南阳岛面积并不大,尽管是 “一眼望尽南阳街”,但就是这小小的湖岛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路遇温暖</h3><h3> 从微山县城出发,只需花20元的车费就到了被誉为“鱼米之乡”——鱼台县的车站,再转乘2元的公交,半小时直达去南阳岛的渡口。时值旅游淡季,一艘艘船只整齐地排列着静守在岸边。</h3><h3> 有人从城里捎来了一盒生日蛋糕,即将送往岛上的亲人。通红的烛火,衷心的祝愿,将是一个多么幸福、温馨的冬季。</h3> <h3> 一艘满载鲜鱼的船只擦肩而过,正赶往城里。船夫善意地挥手,虽是陌生却很熟悉的笑容,让人似乎忘却了冬的寒冷。岸上人家的一只母羊正领着她蹦跳的羔羊啃吃着荒草,在门前树林,随意走动,悠闲而祥和。</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胜古迹</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南阳古镇距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在战国时期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古镇依运河修建,叫段家行,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该段泗河开发为京杭大运河。元至顺二年(1331年)建南阳闸,便以闸名为镇名。在明代的时候曾被称为运河四大名镇(另扬州、镇江、夏镇)之一,元代南北运河通航后,南阳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商埠。繁荣兴盛达六百余年。当时作为商埠码头的南阳岛非常繁华热闹,被称为“二济宁州”。 曾有皇宫所、皇粮殿、关帝庙、火神庙、新河神庙、魁星楼、文公祠、禹庙、不沾地旗杆等30多处名胜古迹。1939年日寇进南阳,大多被毁。魁星楼、杨家牌坊在“文革”期间毁掉。现在留存下来的有皇帝下榻处、堂房、钱庄、清真寺等几处遗迹。南阳古镇纳入县旅游规划后,正努力恢复“南阳十六景”的古迹原貌。</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方水乡 ,江南风韵</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行走在南阳古镇视乎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小桥、流水、石板、曲巷......虽没有戴望舒《雨巷》中结着丁香愁怨的纸油伞,没有太息一般的眼光,没有诗意和浪漫......在这窄窄的小巷里只有宁静和舒畅,赶集上店的人们慢慢行走在油亮的石板路上,轻声细语地交易着,不争不吵,就连店铺前的狗儿也不狂不叫。运河两岸,房屋鳞次栉比,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冬日里的南阳街道少了旅游旺季时的喧闹和拥挤,但丝毫没有感觉到空荡和冷淡,时而传来卖糖葫芦老汉的叫卖声,苍老浑厚、悠悠荡荡;放学了,骑车的孩子们飞驰而过,留下一巷欢声,稍后,便又渐渐恢复了平静。</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行走在古镇上的老人,阳光慢慢地拉长了他们的身影,歪斜在老屋的砖墙上,而老屋的沧桑也印下了岁月的漫长。</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断碑残碣</h3><h3> 在原微山七中的校园里,堆放着一些石碑和石具,保留了古镇的史迹。一座座断碑残碣并没有中断历史的延续,反而增加了她的厚重。大人们不时来这里翻阅着这厚重的历史,顽皮、天真的孩子也常在这历史的“厚重”里翻来翻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悠闲时光</h3><h3> 午后的阳光烘染出一层金色的暖调,笼罩着岛上的一切。老人们或于桥头岸边,或于门前墙角,三三两两闲聚而坐,静静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咱老百姓的故事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当地到“冬至”即“数九”日,有过小年的习俗。这天要喝羊肉汤或吃水饺来驱寒御冷,防灾祛病。这家大妈煮了一锅汤,邀来左邻右舍,尝尝鲜美的羊汤,欢声笑语荡漾在窄窄的弄巷里。</font></h3> <h3> 这位老人也八十多岁了。对我手里的相机“这玩意”很感兴趣,问这问那,问怎么能看到照片,又问怎么能拿出来“里面的人”。</h3><h3> 老人双手哆哆嗦嗦给我拍了一张照片,得到我的夸赞之后,直搓双手,很有一种自豪感!</h3> <h3> 南阳北一村的马金庭老人,88岁高龄。洗衣,做饭全是自理,老人健康,健谈。知道要给他拍照,特意去屋里找来一顶新帽子换上。当听说我会把照片想法转给他时,更是高兴不已。忙让我把他锯木头时的动作也拍下来。</h3> <h3> 这位大妈似乎有倒不完的“苦水”。大儿整年在外打工,至今未有“家小”;二儿也是在外打工,找了一个内蒙的对象,当孩子五岁大的时候,媳妇抛家而走,至今未回…… </h3><h3> 我静静地听着老人的述说,直到老人停下来长长地“唉”了一声。</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位收破烂的大叔家,尽管屋里院内都是破烂,但却收拾得井井有条,整理得干干净净。院内的月季花虽已枯萎,不难想象花开季节时的烂漫和清香该是一幅多么诱人的景象。 </font></h3> <h3> 划船的这位陈师傅是我这次来南阳的“导游”,热情、厚道。从小就在水里长大的,出门就是大运河,使船比驾车都熟练。当看到拍的照片后,惊叹不已,“没想到我家门口的景一上境还这么好看!” </h3><h3> 帆船映日,渔舟唱晚,秋水长天……这一切,在岛上的渔民眼里已是寻常之景了。</h3> <h3> 2017年12月22日冬至节清早,渡口鲜鱼市场。一位天不亮就已来到集市的大叔,当卖完了最后一盆鱼后,火红的太阳正从湖面上慢慢升起,大叔摇船而过,划出了道道金波银浪。 </h3><h3><br></h3><h3>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正预示着美好幸福生活的开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