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你一定得收藏点什么。</h3><h3></h3><h3>也一定能收藏点什么。</h3><div><br></div><h3></h3><h3> 比如,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生肖纪念邮票共计12枚,代表12生肖,你大可以搜集一套放在家中,过不了几年,这些生肖邮票就成了难得一见的宝贝。</h3> <h3> 比如,家中角落里的存钱罐中偶然发现还存着几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长城流通币,你可不要小了看了它,那些东西现在巳经价值不菲……。</h3> <h3> 经常有朋友问我自巳收不收藏东西,收藏些什么,如何收藏,为什么要收藏等等。其实我不喜欢收藏太值钱的东西(工薪族,不太有钱) ,我喜欢收藏一些好玩,好保存又实用的东西,例如邮票,例如钱币,例如玉石,例如虫珀,例如一些值得回忆的小玩意。但与真正爱好收藏的人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与我的收藏观念有关,在我看来,收藏什么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收藏,其实才重要。</h3><h3><br></h3> <h3> 作家梁晓声认为阅读的习惯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抵抗寂寞的能力。而我认为:收藏也能帮助人摆脱或者缓解寂寞。</h3><h3></h3><h3> 寂寞是对人性的缓慢的破坏。寂寞相对于人的心灵,好比锈相对于某些极容易生锈的金属。如果一个人,心灵中连值得回忆一下的往事都没有,头脑中再连值得梳理一下的思想都没有,那么他或她的人性,很快就会从外表锈到里面。</h3><h3></h3><h3> 无论是表层的寂寞,还是深层的寂寞,要抵抗住它对人心的伤害,都需要一种巨大的力量。</h3><h3></h3><h3>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的现代社会里,收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寂寞与孤独的。</h3><h3></h3><h3> 收藏是一种交流,人与物的交流,通过人与物的交流有时还会引出收藏者与宝贝曾经的主人的交流,那些看似默默无闻的宝贝,却常常成了我们一个交谈伙伴,反复把玩某件藏品,哪怕仅仅做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也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藏家恰好懂专业又有文采,这种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很多“藏文”便是这种寂寞结出的花朵。</h3><h3></h3><h3> 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朋友们收藏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