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那些遗失的美好(一)

LS景娟

<p class="ql-block">   文/娟子</p><p class="ql-block"> 关于即将消失的事物,我想,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记录她的过往,包括美好或苦难。</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校——石匣小学,自2015年7月,因无生源,被取缔。仅有的几个留守儿童每天坐校车去邻村读书。2019年在政府扶持下,几位有志于家乡建设的年轻人建成了如今的“民俗博物馆”。博物馆有个好听的名字——“乡愁记忆馆”。</p> <p class="ql-block">  那口曾经每天提醒孩子们上下课的铁钟挂在显眼的位置,举手敲几下,熟悉的声音便把记忆拉回到从前。</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所有的孩子疯玩到七八岁才上小学。没有零食,没有玩具,没有绘本,甚至没有电视。童年,依然快乐丰盈。我们不知道还有更美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八岁,我开始折了小棒棒学数学,学a、o、e。学校有五个院子,几百个孩子,从远处就可听见书声琅琅。“春天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杏树开花……”拖着音调不甚标准的朗诵犹在耳畔。于仁科校长举手敲钟,挺拔,坚毅的身影,伴着颇有韵律,余音缭绕的上课铃声,如校园里的百年老松,在我们心里印刻成一块无字丰碑。</p><p class="ql-block"> 石匣小学就是我最初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背上母亲缝制的花布书包,三五结对,走大约半小时路去上学,从来没有父母接送。村子东西走向。公路与河道并行,把村子分成南北两面。如此,河面上便有了大大小小十几座石桥。夏天,河里趟会儿水,洗洗脏兮兮的小脸,折根树枝扔下水,沿河岸吧嗒吧嗒往前跑。装几颗糖精,从凉水泉灌瓶冰凉的泉水,幸福而满足。</p> <p class="ql-block">  “凉水泉”——从山涧流出,一方形水池收纳,水池下方留了小口,探出一舌样青石板,水便顺“舌头”缓缓流出。泉水冬暖夏凉,天寒地冻时,水面青雾缭绕。炎炎夏日,又冰凉刺骨。我们相信它的灵气,世代供奉于心。</p><p class="ql-block"> 冬天,袁家大桥北面的崖壁上结成一根根长长的冰棒。折一根在手,含在嘴里嚼的脆响。小时候,每年都有几场大雪,雪娃娃想堆多大就堆多大。不像现在,几片雪花就让小朋友兴奋。前几日,去幼儿园接孩子,几个小朋友吵着要出去玩雪。上午不过飘了些落地即化的薄雪而已,全球气候变暖,“大雪”的节气也名不副实了。</p> <p class="ql-block">  有段时间,顶着霜花上学的小男孩成了网红。那群生活艰辛的孩子们也引起各界关心和资助。其实,“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也许,他们并没有觉得那样的生活有多苦。他说“上学冷,但不辛苦”。就像我的小时候,三分钱一支的铅笔,用到铅笔头小得捏不住也不会丢。作业本,正面写满,再用反面。没人教我们,大家都很自然的那样做。但依然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p><p class="ql-block"> 因为,那就是我们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三年级,我有了第一个羡慕和崇拜对象——翠子。她有一双特别干净的手,而且,在一本独一无二的雪白有质感的本子上,写得一手干净工整的作业。工作后才知道,她的本子,是医院的病例纸装订而成。这样一个聪明,整洁的小姑娘,我可是崇拜了好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侄女果果,12岁,六年级。课外读物有几百本,她读《读者》《我们仨》《解忧杂货店》《汤姆大伯的小屋》,读龙应台……她问我有没有读过《简.爱》……给我推荐她认为好看的各类书籍。我一下子觉得白活了四十年。12岁的孩子比我四十年读得还多!而阅读,并未影响她的学习,知识量的积累反而使她更加自信,阳光。</p><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学,好像从来没有读过课外书,(哦,小画书除外)简单的数学,语文我们也学得并不轻松。想来,这是我,我们那一代最大的遗憾和悲哀。贫穷,给予我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美好品德的同时,也使我们知识匮乏,大脑贫瘠。</p> <p class="ql-block">  版图上一个个古老的村庄逐渐消失。也许,正是一种文明和进步。石匣,近三千人口的古村落,正在逐渐安静下来。路灯亮了,水泥路干净整洁,可三亩薄田怎留得住想改变生活和命运的年轻人?庆幸这一代的孩子们摆脱闭塞,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管从社会还是人文,他们的人生将从此改变。</p><p class="ql-block"> 2019年以来,石匣村“攒伏羊、唱大戏”的过半年习俗,以其深远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了当地的网红村。2020年11月,被成功评定为国家3A级古村文化旅游景区。石匣村在政府引领和父老乡亲的共同努力下重新沸腾……</p><p class="ql-block"> 对老家的思念,不仅仅是一座老房子,而是老房子里一个人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漂泊之心终需有归处, “老家”是我们心底最深的柔软。感谢为我们守望家园的父辈和兄弟姐妹们!</p><p class="ql-block"> 让在外的游子心有所依!有家可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