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参加BLS课程学习,为了生命,收获不小!😁</h3> <h3>首先,我为什么要学习BLS技能?</h3><div><br></div><div>在我国,每年猝死的人数约180万例,平均每天4931人猝死,每分钟就有3人猝死。</div> <h3>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h3><div>而死于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div><div>然而目前,民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不到1%…</div> <h3>而在我国的文献报道中,87.7%的猝死发生是在医院外。一旦出现心脏骤停,只有在"黄金四分钟"内接受处置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h3> <h3>我市市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仅为1%,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及率多数超过10%,如美国25%,法国40%,德国80%,澳大利亚50%,日本的中学生达到92%。</h3> <h3>加之120急救车很难于10分钟内到达,因此我国目前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不足1%。</h3><div><br></div><div>据不完全统计,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医疗意外所造成风险几率降低40%。</div><div><br></div><div>因此,社会急救是急救医疗的延伸,组织、鼓励更多的人员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并参与急救,是有效提高医疗急救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障。</div> <h3>所以如果第一目击者懂得急救,或许就能挽回一个生命!而倒地的这个人一般都会是和我们关系很密切的人,因为通常我们都会与自己亲密的人相处时间相对长一些…</h3> <h3>大脑缺氧情况与心脏骤停时间的关系……触目惊心,有木有?</h3> <h3>干货来了……</h3><div>高质量心肺复苏CPR的关键技术:</div><div>之一:在心脏骤停的10秒内,进行胸外按压</div><div>之二:每次按压后让胸廓自然回弹</div><div>之三:尽量减少中断(最多10秒)</div><div>之四:避免过度通气</div><div>每分钟100-120下,成人胸廓至少下降5厘米,儿童与婴儿胸厚度的1/3</div><div><br></div> <h3>要领:</h3><div>多人协作很重要,因为胸外按压几乎不能停</div><div>30:2的意思是指按压30下之后要进行吹气2次(也叫施救者急救呼吸)</div> <h3>老师在示范了</h3><div><br></div><div>小笔记做起来:</div><div>第一,先确认他的意识。让围观人群散开,留出足够的施救空间。然后,通过拍肩膀,呼叫他,可以捏他肩后肌肉或者指尖,来确认他的意识状况。</div><div>第二,确定是否有心跳。距离脖子中线左右两指处摸脉搏,边用1001,1002,…1005进行数秒数,5秒没有摸到脉搏,才可以确定需要进行心肺复苏。</div><div>第三,向周边人求救🆘。请人帮忙拨打120,自己准备施救。</div><div>第四,掌根置于两乳中线位置,双臂不能打弯,边按压一次边数数,以便让周边人知道你进行到了哪一个环节,每30下停下来,进行吹气。</div> <h3>第五,先打开气道。按下脑门,提起下颌,使耳朵与地垂直。若被异物堵住,要进行清理。</h3><div>第六,吹气。面罩外加一次性吹起嘴,吹气时间要1秒,不要长,并观察胸廓起伏状况。</div><div>第七,循环5组之后,观察一次他是否有心跳,如有条件可以换人…</div><div>第八,一直按压,直至救护车到来……</div> <h3>动作标准吗?棒棒哒👍👍👍!😊</h3> <h3>姐第一次做,真是体力活,动作有些笨拙哈🙈🙈🙈</h3> <h3>敬业吧?👏👏👏……哈哈哈哈哈……</h3> <h3>AED的使用…很简单的说😋</h3><div>难点在于放置位置的把握,右胸偏下,左胸偏下,为了避开心脏起搏器</div> <h3>一次性屏蔽消毒面膜,出门必备神器!💋🐾</h3> <h3>用面膜吹气的时候,是要捏住鼻子的哈…</h3><div>好吧,终于知道,施救是个体力活儿,多数学员5组做不下来已经汗流浃背…我坚持做了5组,已经有些喘🙄🙄🙄</div><div>嗯嗯嗯,是的,现实是残酷的,体力若跟不上,即使有一身本领,依旧达不到施救他人的"理想"状态…</div><div><br></div><div><br></div><div>感谢蓝豹,因你们这些志愿者以及志愿者活动的存在,世界会越来越美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