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当心真正挖空的时候,温柔的文字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和滚烫的身体。那是去年完全自我治愈后,我冷静的选择和清醒的决定。于是买书成了我放松的藉口,文字钻进了每一个细胞和流动的血液。即使走马观花跳跃式的阅读,都会让我走近作者、走进故事,走出空虚,远离孤独,走向丰富和美好的世界,走进强大震撼的内心。</h3><h3><br /></h3><h3><br /></h3> <h3>虽因下半年卖房、买房、装修耽误了看书,但我一直不会忘记平静的内心来自于文字,温柔的语言来自于文字,善良的行为来自于文字,骄傲的内心也来自于文字。也许文字是孤独的,所以我就很安静。</h3> <h3>开始,我先阅读了网络作家李爱玲、王珣、赵格雨、梁欢欢、韩寒、晚情……等人心灵鸡汤的杂文。简单的文字,易懂的道理让我看开了人生,看懂了人性。后来渐渐地阅读了罗银胜的《杨绛传》,美国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台湾女作家蔡颖卿《用细节把日子过好》和《放下手边事,坐下来读读书》,日本作家津端瑛子夫妇俩的《明天也是小春日和》,杨澜的《世界很大,幸好有你》,白岩松的《白说》和《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倪萍的《画日子》和《姥姥语录》,了解了这些成功人士的多彩人生,带我走向光明,走出澡泽地。同时我陆续阅读了作家张爱玲、林徽因、林清玄、周国平……等人的散文和诗歌,逐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走进美丽温柔的文学天地。</h3> <h3>再后来,爱上了聆听美学家蒋勋的《细说红楼梦》,大观园的一物一景,荣、宁两府的一主一仆,深深地刻画在了我的脑海中。红楼梦八十多回的解读百听不厌。蒋勋老师慈祥的声音,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深入骨髓的讲解,让我魂牵梦绕。</h3><h3> </h3><h3>如今我又恋上了李源的《名人传记》,让我可以恶补文学作家与我和他们的前世姻缘。从此我也知道了那个深爱荷西的女作家三毛曾经也休学过七年,却在文字中长大懂事。也知道了苹果X代的创始人乔布斯一次次的休学转学,却是佛教禅宗的爱好者和素食主义者。我更知道了贾宝玉原来是曹雪芹的原形,经过了家族败落后经过十年和文字打交道才创下的佳作《红楼梦》。原来文字是如此的美丽,我虽与她相识太晚,却对她一见钟情。</h3><h3> </h3> <h3>七月的第一天,当我入住了又一个新家后,我每晚阅读的欲望更加强烈。橘黄的床头灯照应着一行行黑白的文字和彩色的图片,我或喜或悲,或急或悠,又或是眼角早已浸湿了泪水。在多少个寂静的深夜,我独自沉浸在字里行间,没有陪伴却不再孤独,唯有的是内心的富足和温暖,平静和惬意。</h3><h3> </h3><h3><br /></h3> <h3>文字的力量让我对文学有了朦胧的认识。我不一定要深刻了解文学是什么,但我一定相信自己爱上了文学。我爱上了略懂文学的自己,爱上了喜欢看书听书的自己。一颗喜静、平和、柔软的种子已深深地种在心里,在宽容、原谅、慈悲的温床上萌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