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百年清华,犹如学海一座灯塔,引导千帆航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黑夜中发出夺目的光茫。你会坚信:有光明就有希望,有风骨就有脊梁,有清华就有未来。电影《无问西东》穿越时空,横跨百年,用四个看似毫无瓜葛的小故事,串联起一部中国文化精英的现代史。歌颂了那段苦难中的光辉岁月,颂扬了一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一代宗师和莘莘学子。</p><p><br></p><p> 虽然说这是一部为了庆贺百年清华而拍的影片,但是,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影片本身所承载的范畴,说它是唤醒现实中还在茫然的中国教育一点也不为过。它是一部厚重而有历史感的难得好影片。特别是影片结尾7分钟的彩蛋,确是神来的点睛之笔,让你在泪眼朦胧中不由再一次叹赞:山河破碎,一时多少豪杰!</p> <p> 走出影院,抹去腮边最后一滴泪水,思绪依然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不能自拔。眼前浮现出一个美国学者(John Lsteal)在《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一书里所畅想的画面:"戴着礼帽,西装笔挺,四十多岁男子是散文家朱自清。湖畔边长髯飘逸,一袭长袍的是四十三岁的冯友兰。身材矮小,拄着拐杖,步履矫健的是四十七岁的汤用彤。在柳树下徜徉的戴着眼镜的谦谦君子,是懂13种欧亚语言的史学家陈寅恪。夕阳西下,风度翩翩的诗人、语言学家陈梦家正和身材修长,仪态娴静,有着古典之美的妻子赵梦蕤并肩徘徊。一代宗师钱穆身穿长袍,一手托着一个石榴,正在讲学……。"这些大师们虽然贫寒,却依然那么从容自信,那么傲然挺立,他们一个一个从影幕向我们走来……。</p><p><br></p><p> 虽然一代大师已经化为草木,但是他们的英灵却永垂不朽!他们的思想永远是一盏明灯,引导着民族的前行。影片中至始至终贯彻着清贫、风骨、正义、公平、真实、珍贵、听从内心这些内容。唤起了人们向往真理、善良、自由和平等的意识。</p> <p> 影片中,梅贻琦校长坐在办公桌前,平静而从容。他穿着薄薄的天青色棉服,戴着一副圆形眼镜,儒雅气质正是我心中的大师形象。他语气平缓的对甚感前程迷茫的吴岭澜说:“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溢满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校长的一席话语如醍醐灌顶,让吴岭澜最终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那就是听从内心,不要随波逐流。</p><p><br></p><p> 就现代人来说,一个人如何在盲目的忙碌中不丢失了真实的自己,这也是一个难题。现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整个社会奢华浮躁,人们每天忙碌,为了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奔波。面对膨胀的虚荣心,我们缺少的是一颗能安静下来的心,在不知不觉中麻木了自己,丢失了自己。我们变得圆滑世故,变得冷漠无情,甚至成了一个伪装者。</p><p><br></p><p>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活得好吗?活得真实吗?过多的财富是我们灵魂所必需的东西吗?答案是否定的。想起了余光中一段话:“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往往出类拔萃又隐藏在卑琐狂荡之下。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如果你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地掩面而去。”</p><p><br></p><p> 是的,我们可以渺小,渺小到一粒沙尘,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也可以强大到国王。人这一辈子,总得有真心的执念去激励前行,总得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虚荣违心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样至少我们不委屈内心,不辜负岁月。只要我们能静守内心澄明,做到不争不抢不攀,不再戚戚于虚荣,汲汲于浮利,以真为念,倾注我们的爱心和真诚,便可从心灵深处满溢出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p> <p> 我总觉得,民国那一代宗师,特立独行到了极致。他们有傲气,有骨气,有才气,有担当,也不乏浪漫。一个个都有绅士风度,一个个幽默风趣,一个个都有魏晋风骨。</p><p><br></p><p> 梅贻琦校长高风亮节,不谄媚,不屈从,行为师范,公平公正。1946年有三个女孩报考清华落榜,她们是梁再冰、冯钟璞、梅祖芬。梁再冰父亲是梁思成,清华建筑系主任;冯钟璞父亲是冯友兰,清华文学院院长;梅祖芬父亲是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在今天看来这三个女孩落榜简直不可思议,可在当时,即便是校长、院长、系主任的孩子也丝毫没有一分的照顾。梅祖芬成绩距分数线只差2分,有人叫她去找父亲帮忙。梅祖芬说:“正因为我父亲是校长,所以绝无可能”。</p><p><br></p><p> 由此可见我们教育先辈们的公平和良心!身教胜于言教,这些先贤圣杰如何不令今日之辈倍感汗颜?这种公平公正也正是对孩子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在规则面前谁也没有特权。正如梅贻琦校长所说:“大学教育之重,在于人格。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走上社会也不会对社会有利。”</p> <p> 影片中,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爆炸声隆隆,烟火弥漫,真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在这生死边缘,师生们齐心协力保护着恐龙化石逃命。他们在深沟里、掩体洞乃如饥似渴学习,醉心于物理数学、诗歌哲学。他们的生命都朝不保夕,还在为未来祖国的复兴而勤奋读书;饥肠辘辘,依然锻炼体魄,随时准备为祖国献出生命。</p><p><br></p><p> 此时的清华,它挺立在星空阔野下,傲然于炮火连天中,即便是茅屋草舍,深沟峡谷,清华依然胸怀天下,只要大师在,清华就在。 </p><p><br></p><p> 有了这样的一大批执着地近乎殉道者的师生,中华民族才有摧不垮的脊梁。想想今日之大学生,生活安逸,条件优越,可是他们中有的已经失去了信仰和追求,失去了努力奋斗的目标,不少人醉心于手机游戏,时尚娱乐,美酒美色,他们在虚掷光阴。想想我们的先辈们吧,又如何不惭愧至极?</p><p><br></p><p> 影片中,两个场景拍的最有诗情画意。一个是雪地里九个师生拉小提琴。即使烽火连天,大师和学子们依然有一颗怡悦优雅的心,泰然自若的面对苦难,那份从容与淡定,已经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p><p><br></p><p> 再一个场景就是静坐听雨。雨打在屋顶的铁皮上,哗哗啦啦的雨声盖过老师的讲课声。课是没法上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师生们静静聆听雨声,青衫淋湿,却怡然自得;大雨如注,却心无旁骛。</p><p><br></p><p> “风声雨声风雨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国家事,事事关心。”这一瞬间,你感受到的是对治学的敬畏,为师者是杰出的圣杰,为学者是虔诚的信徒。在国家危亡之际,有一种使命感在引导着师生们发奋磨砺,自强不息。</p> <p> 知识分子天然就有一种清高孤傲的品行,一身正义凛然的风骨。这内在气质源自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源自他们眼界开阔和学养深厚。他们有一种从心底散发出来的自信和自尊,那种行到云水处,坐看风云起的从容,有着蔑视一切世俗和权威的力量,即使权贵在他们面前也矮了几分。</p><p><br></p><p> 看过胡适与蒋公的合影,胡适翘着二郎腿,神态自若,从容自信;蒋公则正襟危坐、毕恭毕敬。即使一世之君,在风骨面前似乎也黯然失色。被蒋介石抬举过的刘文典,才高学广,学富五车。他在安徽大学校长任上,因为学潮,当面顶撞蒋公,不称“蒋主席”反而叫他“军阀”,蒋公盛怒之下打了他一个耳光。刘文典也毫不示弱,当众飞起一脚踢在蒋主席的小肚子上,蒋主席捂着肚子疼的大汗淋漓。这个校长大有士可杀不可辱的气概。结果,蒋公仅是以“治安条例”中殴斗处理,把刘文典关了七天后释放。七天后,清华大学聘请他出任国文系主任。我们不仅慨然喟叹:文人的骨气和蒋公的雅量一样值得称赞!</p><p><br></p><p> 也是这个刘文典,他说:“大学不是衙门,不需要向权贵献媚。”民国时期的大学,独立于党派之外。那些赫赫声名的大师,更注重的是思想的自由,人格的独立,学术的争鸣。在清华,到处开放着自由的花朵,散发着民主的芬芳。教授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们填写一张表就可以随时转系,去学自己喜欢专业。课堂课外教授和学生可以随时探讨争论。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藐视权威,甚至可以叫板权威乃至一国之君。胡适"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更是自由主义的宣言。</p><p><br></p><p> 陈寅恪的“四不讲”直至今日,世界所有知名学府的教授也难以做到。西南联大,称之为中国教育的珠穆朗玛峰名副其实。有人说:“教育,需要梦想家和诗人来经营,需要信徒和殉道者来朝圣,需要肉体的投入、灵魂的参与、精神生命的支撑。”所有这些在西南联大都具备了。</p><p><br></p><p> 梅贻琦校长一席话,充满温情和诗意;静坐听雨又似乎是一种对治学的朝圣;用生命保护着教学用具恐龙化石;赵忠尧教授为了把50毫克镭带到昆明,化妆成难民,冒着杀头危险,把装镭的铅筒贴身抱在怀里,天涯孤旅,千里走单骑,坐火车数天数夜不敢合眼,抵达昆明时胸膛已烙上两道血印。赵教授却欢呼雀跃,他保全了中国高能物理的全部家当。这不就是教育家的献身精神吗?</p> <p>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的知识分子素来清高,以谈钱为耻。在西南联大,梅贻琦校长一家就连青菜汤都喝不起,偶尔吃一顿菠菜豆腐汤就是过节。梅夫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上街摆摊卖米糕。物理学教授吴大猷为了给妻子治病,每天不得不化妆成乞丐在菜市场捡剩骨头为妻子熬汤。为了生计,闻一多摆摊治印,儿子还骂他发国难财。朱自清被乞丐纠缠无奈说了一句:“别跟我要钱,我是教授。”乞丐听了扭头便走。连乞丐都知道:“教授教授,越教越瘦。”即便是这样,财政部孔祥熙拨给10万大洋,联大师生们一致投票同意,将这笔钱捐给昆明人民,以报答收留之恩。</p><p><br></p><p> 1942年教育部决定给25位兼行政职务的知名教授每人发放一笔"特别办公费",但25位教授联名致函拒绝。他们写到:“抗战以来,从事教育者无不艰苦备尝,十儒九丐,薪水尤低于舆台,故虽啼饥号寒,而不致因不均而滋怨。”看!这就是大师们的风骨。</p><p><br></p><p> 反观今日之中国,大学越办越多了,大楼越盖越高了,实验室越来越齐全了,实施越来越豪华,可我们的大学也越来越浮躁了。试问:现在真正的大师有几个?真正的教育家在哪里?培养出多少真正杰出的人才?某些大学的少数教授堕落成拜金主义,沦落为文化流氓。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少数害群之马而贬低整体知识分子形象,少数人不代表中国文化人的整体素质。今天的中国不缺少成为大师的人才,我们缺少的是培养出大师的土壤和环境。</p> <p> 《无问西东》这部影片恰恰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我们如何再能产生一流的大师?如何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特别欣赏作家张曼菱在《西南联大启示录》中一句话:“大学的本质是启蒙,而不是愚昧;大学的灵魂是思想,而不是驯服。”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在北大演讲时,她对学弟学妹说:“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再相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不等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我想,只要中国知识分子能传承西南联大一代大师精神,永葆学术风骨,民族脊梁就不会塌下来。只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人民,才有可能实现大国的复兴。</p><p><br></p><p> 祈愿:中国之知识分子敢于做一个逆行者,具有为真理向死而生的勇气,逆行在滚滚的红尘中,做民族的中流砥柱。直面现实,“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p><p><br></p><p> 祈愿: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精神和信仰早日回归!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p><p><br></p><p> 【注:参考资料拾遗先生《西南联大,中国大学的珠穆朗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