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共读红楼 再续都市清流 广州红迷会活动

秋水长歌(QQ蜜糖薄荷茶)

<h3> 重启共读红楼 再续都市清流</h3><div><br></div><div> 一个再平淡不过的冬日下午,手机里悄悄挤进一条微信消息,原来是广州红迷会会长笙歌,相邀重启共读红楼活动,吸引更多的老中青红迷;想起多时不见的红迷朋友们,甚为想念,有此一聚机会,岂有不应之理?</div><div> 正是好事多磨。到了聚会这天,正是大寒节气,老天早已拨乱了节气,使地处岭南的羊城春意融融;因报名人数问题,读书会原定取消又定继续按时举行。我仿佛看见夜空中的一颗星星,调皮地向我眨了眨眼睛,躲在云后面去了,一会从云后面出来,比先前更大更亮了。</div><div> 几年前,骨灰级红迷笙歌、零人、青青提出了红迷共读红楼的创意活动,并大力推广 ,效果显著,如今他们已在周三的读书会活动读完了前八十回,形式多姿多彩,如加入角色代入,更是活泼有趣。在人人嚷浮躁的当今,静心读红的他们有如俗世红尘里的一股清流,潺潺流动。现在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吸引还更多的红迷,又重启红楼读书会活动,实为一大乐事与善举。多日不见的红友们,还是那么年轻,会长笙歌还是那么才情四溢、零人还是那么秀骨姗姗,玉树临风,小清依然温润如玉,也许是腹有读书气自华,也许是爱读书的人恬静淡泊,岁月没有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div><div> 首次见面的有艺然堂堂主王菲,才情一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香道与羽磐造诣很深。铁杆红迷芳子老师和常喜也是第一次见。帅哥叶云飞经历丰富,现是一名编辑,有小说创作经验。还有病中仍然赶来的美女依然,虞美人、LINDA、张宏等一众年轻美女,看着新进了这么一群美女红友新鲜人,会长不由喜上眉梢。也引得没到现场隔屏相望的老少爷们扼腕叹息,后悔没到现场;当下旧雨新知,济济一堂,名家领读,会长点拨,气氛热烈。</div><div> 此次重启读书会,计划每期邀请一位名家带读,今天读的是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带读名家是原韶关学院文学院院长王富鹏教授;王教授知识渊博,表达精准,旁征博引,理论知识、典故引用,都信手拈来,大家在朗读之余,听得如醉如痴,又觉如醍醐灌顶。王教授随意讲的一个小主题,适度拓展又加入红楼,估计一篇千字论文轻松写就。为使能日后重温,又为投石留声,特粗略记了主要内容:</div><div>1.由远及近的写法:有如电影的镜头从远处拉到近处,先从贾府远处的一些旁枝末节人物写起,再渐近到贾府这个中心;</div><div>2.开篇用神话引入,再开展故事,这种写法还存在哪些古典小说中?</div><div>3.小说多个别名的由来与成因:如石头记、风月宝鉴、情憎录、金陵十二钗等;</div><div>4.小说结构性人物的前后呼应:如甄士隐、贾雨村、空空道人、香菱等人物。</div><div>5人物名字谐音的应用与这种应用的普遍性;</div><div>6.香菱这个悲剧性人物在古代的普遍性:虽长在中上家庭,容貌美丽,但幼年被拐,所嫁非人,产厄;</div><div>7.弄引法、獭尾法在小说中的应用;</div><div>8.小说结构:凤头猪肚豹尾,为何较多小说做不到豹尾?</div><div>9.曹家家史与程伟元其人; </div><div>10.红楼梦各种版本成因与各自特点:如手抄本、脂砚斋批本、程甲本、程乙本、庚辰本等;</div><div>11、其他原文相关问题。</div><div> 两点半开始的读书会,到读完合影,窗外已经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原来已经六点半了,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总是很快乐,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大家都表示期待下一次的读书会。</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