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绽放在废墟中的玫瑰

英姐

<div><br></div><div> 吴哥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不知道你的存在,这个一千多年前全世界最繁荣的国度,这个十五世纪坐落在柬埔寨曾在地球上消失了的王朝。在王家卫的经典电影《花样年华》中梁朝伟将无法对人倾诉,甚至自己都无法面对的一段情感秘密讲给吴哥窟的一个石洞听,再把它盖上,让发生在花样年华的故事从此留在了吴哥。</div><div><br></div><div> 吴哥窟,无论行前做过多少遍功课,但当你走到眼前、见到真身的时候,它都能让你像第一次驻足它面前一样感受到震撼。</div><div><br></div><div> 9-13世纪,高棉人创造了灿烂的吴哥文化。然而随着战火和迁都,这个璀璨文明的杰作被生长迅速的热带丛林所湮没,本无间隙的石块在树根的缠绕下崩溃、坍塌。美丽的古都渐渐被世人所遗忘。</div><div><br></div><div>1861年亨利·穆奥为寻找珍稀的蝴蝶,跋涉进入东南亚的热带丛林。某一天凌晨,在经过了一片沼泽地后,穆奥发现脚下软塌塌的落叶变得坚硬起来。他用砍刀向下挖掘,碰到了排列整齐的石块。经验告诉他,这一定是条古代文明之路。大约行进了一个小时,当那五座莲花蓓蕾般的石塔,随着金色的朝阳呈现在穆奥面前时,吴哥窟,在被湮没400多年后,又重新进入世人的眼帘!这五座莲花塔,已经成为柬埔寨的标记,并出现在他们的国旗上。</div><div><br></div><div>柬埔寨吴哥窟是没来时你充满各式幻想,你来过了还想再去的国家,她的美是荒凉的也是坚强的,最主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逐渐消失在你视野中,没到过这里,将会是你一生中的遗憾。高棉人在建造这伟大帝国时,再也没有想到已成为废城的吴哥,依旧带给了世人无穷的震撼。吴哥窟,如同绽放在废墟中的玫瑰,穿越千年,无欲无求,伤痕累累,用尽心血,燃尽生命中最后一抹红。</div><div><br></div><div>从萧山机场出发直飞吴哥窟,也就是直达柬埔寨暹粒机场。暹粒是柬埔寨暹粒省的省府,这里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古迹门户,是参观吴哥古迹唯一和重要的停留地。</div><div><br></div><div>去吴哥窟旅行,主要分大圈、外圈、和小圈。大圈是大吴哥王城建筑群,有圣剑寺、东梅奔寺、龙蟠水池、巴戎寺、巴肯山、塔布隆寺等,距离都比较近;外圈是女王宫、洞里萨湖,崩密列(自费项目),离吴哥窟比较远,有一个多小时的汽车路程;小圈是小吴哥,最最精彩!</div><div><br></div><div>我会推荐没有去过吴哥的你,先走大圈和外圈,把最精彩的小圈留在最后,也就是尽可能地把小吴哥放到靠后。这样的安排,会让你觉得那心心念念的吴哥窟总是能带来惊喜。</div><div><br></div><div><br></div> <h3>小吴哥——古代东方奇迹</h3><div><br></div><div>小吴哥,又称吴哥窟、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西北方。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div><div><br></div><div>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当时建造的吴哥庙,主建筑部分的祭坛由大中小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座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五座山峰。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台阶陡而滑,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让信徒在攀爬过程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以前的台阶是没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台阶一侧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剧重演。从此这一侧阶梯也被称作“爱情阶梯”。楼梯很高,要登顶的话有服装上的要求:不能穿无袖的衣服,裤子也得过膝盖,女生最好不要穿裙子。爬上高高的楼梯后可以俯瞰小吴哥。</div><div><br></div><div>吴哥寺装饰浮雕丰富多彩,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的,令人目不暇接。浮雕描述了毗湿奴的传说和吴哥王朝的历史,有名的壁画搅动乳海、对于天堂和地狱的描述,战争情形等。寺庙外为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与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千佛坛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联合国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旅游胜地。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div><div><br></div><div>吴哥窟处处是天然相框,走在最外圈回廊就像走在时间的回廊 把人们拉回到了公元15世纪。吴哥庙不仅本身规模宏大无比,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直通庙宇的大门,堤路的两边也都竖立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div><div><br></div><div>吴哥窟在建筑结构和雕塑艺术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吴哥古迹乃至整个国家的象征,并且出现在柬埔寨王国的国旗上。虽然时间给予吴哥寺的腐蚀是无法回到最初模样的,但是那段昌盛的历史是无法被时间抹去的。</div><div><br></div><div>《花样年华》的结尾,梁朝伟把心中的秘密说给吴哥窟旁的树洞,然后以草封掩。据说从此以后,不会有人,包括他自己,能记起那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是吴哥窟留给我们的一个神秘侧影。如果你忘不掉过去,一定要到吴哥窟去把秘密藏在这里。承载了太多秘密、神奇而沧桑的吴哥窟,即使美丽,即使深爱,也总带着淡淡的哀愁。</div> <h3>圣剑寺—层层的石门</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圣剑寺寺名来源于阇耶跋摩二世传继承人圣剑的传说。阇耶跋摩七世重建吴哥城时曾在此居住,这里曾经是高棉人最重视的寺庙之一,最重要的节日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数千人供养和维护着这座寺庙。</div><div><br></div><div>圣剑寺也可以说是吴哥窟的一个小小缩影,就像是一个浓缩的胶囊,虽然不大,但却都是精华。它的看点是:圣剑的传说、珠宝镶嵌的塔、男性的象征物石器,层层石门、仙女雕塑。</div><div><br></div><div>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的围墙长800米,宽700米。通往寺庙有四条路,在寺庙的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的天神,与吴哥窟的入口相似。在圣剑寺东边入口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座房子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它的圆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风格。</div><div><br></div><div>整个建筑呈十字型,中心是中央圣堂,寺内通向中央圣堂的道路由拱顶长廊组成,连着的东、南、西、北四扇大门,一扇扇石门边上装饰着诸神的雕像,墙上装点着无数的仙界跳舞女神,姿态曼妙。整个寺庙墙壁上、门栏上面都会有这种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洞,不要小看这些洞噢,它曾经辉煌的镶满了宝石。</div><div><br></div><div>长廊两侧以粗大的四方石柱支撑,门外则是漫长的甬道。寺庙的结构比较复杂,往里看是一个又一个越来越小的石门组成的长廊,这是希望人们越往里走,就越需要低头,以表达人们对神的尊敬和膜拜。相比其他迷你的寺庙,这里值得多逗留一点时间来品味。</div> <h3>巴戎寺——高棉的微笑</h3><div><br></div><div>最震撼人心的是巴戎寺,它犹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山,49座佛塔如同山峰连绵耸立,中间一座即是顶峰,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全部簇拥在她的周围。49座佛塔顶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四面佛的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安详中带有几分神秘。乍一看都笑得差不多,但是仔细看看还是能发现不同之处,也不知道是工匠的技巧高超,还是岁月的侵蚀。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这里石刻的每一个脸上的嘴角都是上扬的,显示出高棉族人的淳朴善良,这就是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div><div><br></div><div>穿行在众多佛塔间,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发现有带笑的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如何解读“高棉的微笑”?阇耶跋摩七世时期高棉的宗教已从印度教转为佛教,是在表达佛教文化的宽容、含蓄与忍让的理念;还是想告述后人这个世界需要另一种境界:耐心,宽恕与和平?</div><div><br></div><div>巴戎寺是一座砖结构建筑,除了大量的巨型微笑雕像外,还有非常丰富的回廊壁画,内容包括战争和市井生活。地方不大,而且石阶都很高很陡, 虽然已经被风化但是仍可见当年的风采。</div><div><br></div><div><br></div><div>回望巴戎寺,围墙挡住了其中观光的人潮,一尊尊笑脸依旧矗立在那里,以一种安静而有力的姿态。再浮躁的心,在此刻也会平静下来......</div> <h3>东梅奔寺</h3><div><br></div><div>看了一个下午的寺庙,感觉大同小异,有点审美疲劳的感觉。最后来到东梅奔寺,几个女同伴嫌累又没有啥看头了,天气又热出汗多,没有力气了,就坐在车里吹空调。我是走过路过绝不肯放过的人,抓起相机就奔过去了。</div><div><br></div><div>东梅奔寺是一个很传奇的寺庙,建于公元953年,是一座祭祀祖先的寺庙,因为原本位于东大人工湖上的一座岛上,登寺还要坐船,现在池水已干涸,是已经完全看不到有水的影子了。</div><div><br></div><div>东梅奔寺的阶梯较高,金刚宝座塔形式,三层五塔。第一、二层台阶的四角分别有四座与真象同样大小的大象雕塑,源于四巨象支撑宇宙的古印度神话。塔的主体中间是门楣的雕饰,有独特的假门。门楣雕饰相当丰富,古高棉人擅长工艺建筑,尤其是砌石雕刻的浮雕壁画,加上印度教神话史诗的栩栩如生,在蓝天白云下,显的非常壮魄。屋檐壁上的坑洞,为当时镶嵌水晶宝石的地方,现在当然都已剩下坑坑洞洞,宛如痘疤般失去了当时华丽的光芒。</div><div><br></div><div>东梅奔寺的正门,据说就是当时上岸参拜的码头。当然现在人工湖早已干涸,看看四周,除了茂密的树林,就只有滚滚黄土而已了。</div> <h3>塔逊寺</h3><div><br></div><div>塔逊寺离龙蟠水池不到2公里,是一座很小的寺庙,它的正门朝东,因为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从龙蟠水池或圣剑寺方向过来,所以把西门当成了参观这里的必经之门。</div><div><br></div><div>塔逊寺是一座东西轴向的寺庙,外有三层围墙,最里面是一座高塔。门上端的高塔上有阇耶跋摩七世的象征性标志-四面佛。塔逊寺就是三层围墙围着的一座塔,围墙倒塌得差不多了,中央塔也无法走到跟前,路都被大石块堵死了。</div><div><br></div><div>塔逊寺东塔门外侧,整个塔门被一堆无花果树所缠绕,树与门合一,随着树根的生长,若干年后,石门肯定会瓦解,直至倒塌,就像吴哥城里其它寺庙、围墙一样。</div> <h3>女王宫——玲珑精致的美女</h3><div><br></div><div>班蒂斯蕾(Banteay Srei),俗称女王宫,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也是作为“圈外线”最重要的景点。女王宫,依照柬埔寨文来翻译,是”谋求幸福”&nbsp;的意思,整座神庙通身散发红色的光彩,它的建筑以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而著名于世,有“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div><div><br></div><div>与大小吴哥大气,辉煌所不同,这里更加细腻,温婉,好似待字闺中的少女,又似等候夜归情人的少妇。其实这个地方和女王什么的完全没关系,是967年罗真陀罗跋摩王朝时建造,供奉湿婆用的。叫她女王宫是因为寺庙用红砖建成,雕刻精美,所以人们以为是为女性建造的。从用红砖建造可以看出其建造时间比较早,要早于吴哥寺这些建筑,因为红砖较易切割。随着文明的发展,切割技术的提高,人们才开始使用砖石作为材料。</div><div><br></div><div>女王宫采用方形或长方形的层层城廓式规划,它坐西向东,由三层红砂岩围墙围护,围墙外还有一条壕沟。第一道围墙长110米、宽95米,通过第三道墙正东面的三个拱门,便可看见里面神塔梵宫。</div><div><br></div><div>女王宫的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精美的浮雕覆盖,美仑美奂而且在各个小地方都有美丽的浮雕。可以看到这些雕塑都是镂空进去的,非常有层次感。没想到那么早的时候高棉工匠的技艺就已经那么高超,让人惊叹,带着赞叹离开女王宫。</div> <h3>巴肯山日落</h3><div><br></div><div>巴肯山以日落而出名,所以来这里拍日落的游客也是相当多!</div><div><br></div><div>巴肯山不是一座很高的山,上山的路不陡,走个2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山顶的巴肯寺。一路上会有两三个小观景台,可以远眺一下,景色还是不错的。</div><div><br></div><div>到了巴肯寺,要从一个很狭窄的木质梯子上到寺庙的平台,在巴肯寺前排起了长长大队,想象等待看日落的人都是和我们怀揣着一样的心情来的吧。</div><div><br></div><div>巴肯山的日落可遇不可求。多时候因为天气原因,是没有办法拍到好的日落的,我们运气好,这天天气很好。到下午6点左右,我们看到了日落的壮观情景,山上人挤人,视野有限,大家欢呼雀跃, 争相拍照。</div><div><br></div><div>巴肯山的日落,有一种深沉的美,这个民族背负着太多沧桑,但在今天,他们依然悠然享有着自己的生活。每天的生活都在继续,每天的日落都是那么美!</div> <h3>塔布隆寺,树与塔窒息的拥抱</h3><div><br></div><div>塔布隆寺,是吴哥窟遗址中一个很热门、最具有东方神秘气息的景点。电影《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曾在此取景拍摄,影片中,性感冷艳的茱莉就是在这个寺庙中寻找到了一片残缺的三角。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整个寺庙弥漫着仙境般的神秘气息。身手矫健的劳拉在小女孩的指引下,穿行在巨大树根缠绕的廊道间,最后来到茉莉花的门洞。而这棵树也成为塔布隆大家合影留念最多的一棵树了。现在还如同国内的景点一样,在树前修了个小木台专门供人照相用。</div><div><br></div><div>这个寺庙最有名的就是树与寺的共生。寺内有很多被参天大树压垮或覆盖的残缺建筑,但是依然很美,树和建筑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或许是一个自然和神明同在的地方。看上去整个寺庙就像被丛林所吞噬了一般,这种被当地人称为卡波克(Kapok)的蛇树由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开始,历经数百年努力,将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建筑的梁柱、探入围墙石缝、盘绕屋檐、裹住窗门,紧密地与这座神庙痴缠纠结在了一起。简直就像修炼成精的千年树妖,有些让人恐惧。“树和塔是两名互相抓住对方的摔跤手,只是这场比赛不是用分钟而是以世纪来计时的”,让人感受到令人敬畏的大自然的力量。</div><div>在塔布隆寺,文物保护工作是陷入两难。如果任由古树生长蔓延,已经部分受损的古建筑最终将分崩离析。如果将缠绕的古树砍掉,那些古建筑又可能瞬间坍塌。因此只能通过加固、保护的方式,来维持这种共生。</div><div><br></div><div>石头和生命如此结合太美妙了。然而这样融合的平衡迟早会被破坏掉。寺庙迟早会被大树所分解、压垮。在它被大自然收回,重新化为一地败石前,我们能亲眼目睹这一奇迹,也算是难得的幸福了。</div> <h3>崩密列,丛林里的千年废墟</h3><div><br></div><div>一个地方,如果原本就是荒芜的,那不叫废墟。一定要曾经辉煌过,曾经繁华过,却因为种种原因,辉煌不再,繁华逝去,这样的所在,才能被称为废墟。</div><div><br></div><div>崩密列 ,位于吴哥寺以东约40公里处,是吴哥古迹建筑群中最神秘、最为遥远、也是最难前往的寺庙之一。它完全陷落于荒野之中,要想体验吴哥窟未被发现前在丛林里沉睡的摸样,崩密列是导游竭力推荐的地方,说是过二年就将全部坍塌,见不到这个地方了,是自费项目,需要另交人民币300元,我们同行10人中只有3人有兴趣前往。</div><div><br></div><div>“崩密列”意为“荷花池”,在进入大门前有一条土路,可以看到一路摆开的多头蛇神像,旁边的河花池中已经没有了荷花。</div><div><br></div><div>在崩密列的入口处立有“地雷已清除干净”的告示牌,这里曾被红色高棉占领,为防止敌人进攻而埋设了大量的地雷,是红色高棉做最后顽抗的据点,直到2007年7月地雷才被清理干净。</div><div><br></div><div>走近寺庙,正面大门(南门)坍塌的景象一片狼藉,游客只能从旁边堆砌的乱石进入。据说美国曾想修复崩密列,但考察过后也只能望而生叹,实在是无从下手,无法拯救。</div><div><br></div><div>现在,废墟内已经全部搭上了木道供游客通行,不会要在巨石阵里胡乱攀援探险了,只是所有建筑除了一点加固,基本保持了原貌未加修葺。丛林的神秘气氛在断裂的柱石、坍塌的墙壁间弥漫。崩密列的主殿也已倒塌,四处的断壁残垣引人遐想,给人一种想要探索的冲动。巨大的树木在这里肆意生长,和残留的建筑纠缠不清,似乎要融为一体。仔细观察,你依然可以欣赏到石门、墙壁上不完整却不失精美的雕刻。</div><div><br></div><div>在堆满石柱和石块的门洞里爬进爬出,光影交织中也不乏摄影的好素材。主殿旁有一些木栈道,是2004年在拍摄电影《虎兄虎弟》时修建的。沿着木栈道走,再顺着一条楼梯可以登上最高的石塔旁,从高处能够一窥主殿大致的格局,当然还需要你发挥一些想象。</div><div><br></div><div>穿过整个建筑来到北面,崩密列的围墙内外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看到一些已倒塌的零散建筑。此外,东北方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藏书室,但可惜的是,由于保护不力,崩密列的很多雕塑已被盗走。崩密列原始而破败的氛围造就了它的独特之处,它的与众不同依然值得你花时间特意游览一番,也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div> <h3>洞里萨湖 ——水上人家的原味生活</h3><div><br></div><div>距离辉煌的古迹吴哥窟以南20多公里,有东南亚最大的湖泊---洞里萨湖。洞里萨湖,在高棉语中“洞里”是海,“萨”是淡水,意为“巨大的淡水湖”,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湖底有一条七头蛇神,有一天,蛇神的女儿即将嫁给印度王子,于是这蛇神便张开大嘴,把大部分湖水吸进肚里,很快就变出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作为女儿的嫁妆。据说,因为有蛇神驻守,洞里萨湖的旱雨两季变化才会如此明显。&nbsp;</div><div><br></div><div>听景点名字原来以为洞里萨湖是像中国的洞庭湖那样碧绿的湖水,那么在这里你一定“大开眼界”。</div><div><br></div><div>旱季的柬埔寨晴空万里,下了车我们坐上船驶向洞里萨湖,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湖水荡开的水花没有并不是蓝色的,而是像啤酒一样丰富的黄泡沫,水质略显混杂肮脏,倒有点像黄河,鱼腥味随风而至。</div><div><br></div><div>船行不久,两岸视线逐渐开阔,一个个水上人家跃入视线.用茅草顶,参差不齐的旧木板,破旧塑料布就搭成一座在湖面上的房屋,有学校,商店,餐馆...只要仔细辨认,还是能从那些破旧得如出一辙的船坞间认出各具功能的不同场所。</div><div><br></div><div>生活在此的人们吃喝拉撒都在水上屋,有些人家还悉心布置了一下自家的阳台,摆上鲜花来调剂一下这里简单的生活。这些功能齐备的建筑物,在波浪中竭力保持沉稳与宁静。</div><div><br></div><div>水上人家似乎早已习惯自然地进行自己的活动,刷地、洗澡、理发、修船等等,犹如看不见外来者的注视。</div><div><br></div><div>水上人家实际上是洞里萨湖区的一些特殊的聚居群落,这里有许多靠湖为生的人家,组成了特色鲜明的水上村庄。</div><div><br></div><div>在洞里萨湖一带,他们的生活就像湖水一样也是“浮动”的。这些飘在水面的房屋,下面全都绑着竹子,想要固定的时候就抛下锚,想走了,就拉起锚,随波而去。所以,在当地,所谓的村子其实只是一个方便的称呼,实际上没有任何行政上或者宗族上的约束。&nbsp;在任何聚居地,随时有船家加入,也有船家离开,自由来去。村子本就是漂泊的。&nbsp;一户人家,甚至几十户人家,一个时候在这个地方,一个时候又在那个地方,而一切,全取决于洞里萨湖水位的高低。</div><div><br></div><div>这里的原始与原生态,可谓是从未见过的,看到这里心里有不少的感叹,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喧哗城市,无从想象这里渔民的水上生活。</div><div><br></div><div>船行进了半个多小时,我们的船来到了为游客而设立的观景台,可以登高眺望。里面有水上餐厅、鳄鱼池和商店,除了水上人家生活所需之外,还排放着悬挂着可以供游客选购的小商品。这是方便游人在观赏洞里萨湖风光,了解水上人家生活时能有一个小憩的地方。</div><div><br></div><div>我们船上的有2个男孩,皮肤黝黑而健康,他们可能只上了几年学,就随着家里人每天在船上劳作,游船一开动,j就到船头用船桨撬开旁边靠着的船只,帮着大人调整船的方向。在船上给游客敲背按摩,挣钱养家。我们请他们合影,给了些钱和糖果,他们2个都很乐意开心。看着他俩,一丝忧伤浮上我的心头,这样的孩子,他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div><div><br></div><div>随着游船开回码头,远处的浩瀚的洞里萨湖辽阔无边,身后的水上人家早已成一线,伴随着烟波浩渺的洞里萨湖湖水的朝夕涨落,在我们眼里也许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似乎没有“根”,但他们依然自得其乐.这样的生活延续了几百年,如柔和的慢板缓缓地进行。水上人家的魅力在于,它完整地保存了独有的生活状态,将一个真实的柬埔寨呈现在你眼前,这在人流如潮的吴哥是看不到的。</div><div><br></div><div>我为洞里萨湖的见闻所感动,生生不息中充满了朴实无华。 我告诉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要珍惜身边触手而得的幸福。</div> <h3>吴哥窟的孩子们</h3><div><br></div><div>吴哥窟之行,除了吴哥的古遗迹带给我的震撼,更多的震撼来自于生活在吴哥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孩子。那些面带微笑的善良的孩子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我很想一直看着他们,对他们说,贫穷总会过去的。</div><div><br></div><div>去之前就听闻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很苦,于是,我们都带了一大包春节还没有吃完的糖果饼干等小零食,准备送给孩子们。</div><div><br></div><div>每次一下旅游车就有孩子们蜂拥而至,每一座古老的遗迹前总会遇到不同的孩子,他们每天都在如织的游客中徘徊,伸出小手,口里用不标准的中文念着:糖果、糖果,钱、钱……或者&nbsp;缠着你买围巾买纪念品,“阿姨漂亮,阿姨漂亮,买一个吧,没钱读书”声音中略带哭腔,叫卖的小孩&nbsp;几乎都能说简单的英语、中文、日语、韩语……每个孩子都争抢着卖出自己手里的东西,只为可怜的一点点钱&nbsp;!&nbsp;小小的年纪就知道摆上一个姿势,可以换来糖果,饼干以及小费,减轻妈妈的生活压力。让人看了,好心酸!虽然我我手中拿的,只是小小的糖果。虽然这样的行为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帮助和改善,但是对当地小朋友來说,就是无限的开心和喜悦。</div><div><br></div><div>景区附近都是光脚到处跑的小孩,司机告诉我们,在他们这里仍然有买不起鞋的家庭。也许在他们眼中,我们就是他们生活的“希望”。也许你会感叹,为什么那里的孩子都不去上学,答案可想而知,因为没有钱。</div><div><br></div><div>回来到网上查了资料,据柬教育与体育部官员指出,由于家庭贫困,柬埔寨全国超过10%的学龄儿童上不了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官员表示,尽管柬埔寨政府希望改善教育,但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每年政府用于每个学生的教育投资仅1.5美元,因此,柬埔寨教育落后的现象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div><div><br></div><div>所以,由于当地学习资源缺乏,建议以后去吴哥的朋友们,最好带点学习文具给当地的小朋友们,比如铅笔和写字簿等,因为吃了太多的糖果,对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不利,有很多的小朋友张嘴笑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很多牙齿都被蛀烂了!而铅笔文具能让他们学习,发展未来!</div><div><br></div><div>对比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也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度,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天使。哪里都有像这样需要关爱的孩童,特别是在亚洲,希望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