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国泰民安将相和,<br>文武同心才施展,<br>国家富强是所愿,<br>将相和好万民欢!<br> <br>戏剧周,每天发生很多事,直到演出成功后才终于落笔记录,也许就是在等着这瓜熟蒂落的一刻才愿开启回忆之门,于是它们潮水般涌入,只恨手不够快、语言不能再丰富贴切一些。</h3> <h3>一、缘起<br>开学前安排最后一周是戏剧周,一是要“利用”一下我家爸爸这两年修炼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结合五年级的历史版块,让孩子们在戏剧中来个千年“穿越”,体验古时古风古人。<br>虽然心里有这么个打算,可具体排一出什么样的戏一直没个也主意。华德福五年级从神话到历史,主讲古代文明,第一学期先讲古印度古波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以及中国的上古故事,第二学期才会涉及到丰富多彩的古希腊文明和春秋战国时代。第一学期涉及的故事太多太零碎,也拿不准孩子们对哪个故事最有感受。</h3> <h3>就这样犹豫了两个多月,直到某天临下课十分钟,我进班看到延风老师让孩子们把刚学的《负荆请罪》现场分角色演出来,虽是一篇短小的对白文章,孩子们也演的很有感觉。心里再一次肯定了一个想法,他们确实是有表演的欲望的,平时说到有趣的事情时,他们总是连说带演的,非常生动!<br>下课孩子们来问我他们演的怎么样,我心想这明显是没过瘾啊,孩子们七嘴八舌说,YM同学提议我们月庆演这个吧,我说“好啊,不过这里只有四个角色,咱们得每个人都有的演才行”,YM说“我也觉得太短了,我们可以改编一下再多加几个角色”,我说“当然好啦,那谁来改编啊?”,YM马上说“我来写剧本,而且我觉得课文里的那些对白写的不太好需要改”,我嘴上说好,心中暗喜。心想离月庆还有两周时间,估计是赶不上了,最好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期末戏剧做准备。就这样,我们的戏剧启动了。</h3> <h3>二、编剧与剧本<br>YM同学对排戏这个事特别认真负责,被正式认命为编剧之后,多次主动来找我商量,比如“老师我改好了负荆请罪的那一幕,您先看看怎么样?如果可以我就接着写”,“老师,我打算把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也加在这个戏里,要不太短了”,“老师,我这个剧本还没写好,咱们这次月庆来不及了,还有别的机会演吗?”,“老师,女生的戏不好写啊,我只能给她们加点宫女之类的”,“老师,我们都已经商量好了谁演哪个角色了,我也想好怎么演了,我觉得咱们不需要导演啦”,“老师我衣服已经选好让我妈买了,和氏璧没有合适的要不用咱们班的水晶代替吧”…<br>与YM讨论这些问题,他觉得困难的部分我提供解决方案让他放心,剧本的创作自由则完全交给他,我只给予鼓励。唯一有分歧的就是角色分配,我建议女生也可以女扮男装,让导演来分配角色。男生子们却有不同的想法,后来男生们和女生们因此发生了冲突,以至于女生们谢绝参加《将相和》的一切演职工作!(这段后面再细说)<br>大概三四周之后,YM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查看了许多相关书籍,终于完成了16页的手写稿剧本。仔细读一读就知道我们这编剧可是相当有功底的!古装舞台剧对白不比日常口语,台词如果不符合那个时代和人物的特征,演技再好也无法入戏。</h3> <h3>有了手写稿剧本,孩子们再次热切期待期末戏剧了,一个劲的催我去复印说要开始背台词,我说输入电脑打印出来看的更清楚,他们觉得很好却又担心打这么多字会花费太长时间。我一再保证周五之前给他们打印版这才满意。可还有那心急的孩子,课间一看我有空就问我为啥还不开始弄剧本(>﹏<)!<br>我确实不着急,回家把剧本给了我家爸爸攒电子版,我就坐享其成了。我家爸爸略有工作狂倾向,居然一晚上全部搞完。第二天我把打印好的剧本拿给孩子们,他们崇拜地看着我说“看上去很不错啊,这是你一晚上加班做完的啊”,我很惊讶他们说加班这个词,告诉他们我没加班,是牛仔爸爸弄的,然后就收到了孩子们异样的眼神→_→。</h3> <h3>我家爸爸大赞YM的剧本,台词有板有眼,故事脉络清晰又简洁,除了一些背景和角色还需要交待的更清楚些,整个剧本当真是有模有样。后来第一遍排练时,孩子们自己发现了需要改动的地方,我家爸爸稍加改编,《将相和》剧本就基本定型啦。<br>另外,为了老少皆宜更有舞台效果,我家爸爸特意改编了著名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作为插入小品,让这出历史正剧有一丝诙谐又热闹的味道,并且这个插入小品还完美地化解了女生们拒绝参演《将相和》的尴尬。<br>三、角色<br>角色分配这事我基本没插上话,这个小集体有“自平衡”功能,每个孩子都非常清楚其他人的特点和能力,一般的事都不用我管太多,稍微给个方向他们自己就能讨论出得失利弊和解决方案来。所以还没等导演正式亮相呢,他们已经根据各自的能力特点选定/被选定了。<br>在选角这件事情上,女生非常被动,原因是男生们觉得女扮男装很奇怪,更何况男生们特别期待扮演王啊将军啊大臣啊,鉴于我班男女比例(7:3),基本上女生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话语权。其实女孩子们也没想去争重要的角色,只是“不让我们演重要角色也就罢了,凭什么我们就只能给他们‘端茶倒水’啊?这也太气人了。”<br>于是乎,男生和女生空前阵营清晰地对立起来了。女生们扬言要捣乱让他们演不了,男生们对此异常紧张,跟踪、偷听甚至阻拦女生们说话。女生们一句气话却被“如此”对待感到非常愤愤不平,双方火药味十足。我夹在中间,批评只能让事情更糟,只有感慨孩子们热情高的有点hold不住了啊。</h3> <h3>为了避免战争升级,我先将女生们领到一个隐蔽的地方避开男生们的追踪,JY和KX控诉男生时红了眼圈偷偷抹泪,还跟我说真想揍他们一顿可是他们人多力气大打不过。TT更多的是气愤,好像并不惧怕,她还鼓励其他两个女生“我们正常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不说跟戏剧有关的事,他们就没有理由对我们做什么了,不理他们。”<br>整个过程我只听她们说,适当表示了一些同理,等她们情绪一过,又有不同性格的孩子互相平衡,基本不用我说什么她们自己就想好应对策略坦然离开了“避难所”,去面对刚刚还让她们惊慌失措的男生了。<br>这场“战争”表面上平息了,可自此画下了“三八线”,女生们拒绝参与任何《将相和》的演职工作。后来男生们发现演员不够用,另外还需有人搬道具和做海报,想让女生们来帮忙,可无论怎么求情都只有一句No!直到《五官争功》的剧本出来给女生们看了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才开心的出了一口气似的准备她们的戏剧去了。</h3> <h3>除了性别问题,关于角色分配我还有其他的担心,他们自己分配的角色真的适合那个孩子演吗?想演的角色演不了会不会不高兴呢?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角色扮演者会不会没有热情呢?后来事实证明,这些问题都仅仅是担心而已,当孩子们自己确定要做并从中生发出来力量时,他们能接纳一切并为之努力,比成人介入和有目的的“管控”要自然和舒服的多。<br>剧本和分角的事情搞定,孩子们积极地为自己的角色选购服装,操心着准备道具,又趁假期背了台词,只等正式排练了。<br>有个小插曲,一个孩子家里按原校历时间安排了出行,比原定演出时间提前一周离开北京,这个孩子发信息给我说他非常想演期末戏剧,也为此准备了很久。经过再三考虑,我们决定集中精力一周时间全部排练,提前演出,因为戏剧的初衷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这个集体创作活动中来。</h3> <h3>四、导演<br>之前跟孩子们提起戏剧导演会是我家爸爸,YM同学自信满满地说觉得不需要导演,其他孩子也不知道导演能为他们做什么。我没有马上反驳他们,只是想用什么办法让他和孩子们磨合磨合再一起工作。直到我家爸爸在社区演了一场“一人一故事”的独角戏,孩子们看得乐不可支,我才觉得他们之间有某种链接了。正式排练前一天,我家爸爸还在忐忑孩子们到底需不需要他做导演?又如何让孩子们认可他,愿意听从他安排?我们甚至还商量了一些“对策”,打算让他一步一步介入其中。<br>第二天,晨颂后我们围圈坐下来先跟孩子们聊一聊,问问他们对演戏和自己的角色有什么想法。孩子们急不可待地想开始排戏,对于这种悠哉悠哉地谈心有点心不在焉。我家爸爸一直没有发声,只是默默地听着。聊了一会儿有孩子就问谁是导演啊?我问你们觉得呢?有孩子就提议我家爸爸。按照我们的设想,孩子们在排练中遇到困难时,再由我家爸爸挺身而出,没想到一上来他们主动提出来,这下可以直入正题了。于是,夏导正式上任了。</h3> <h3>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问孩子们为什么要演戏,有的孩子说好玩,有的蒙圈不知道怎么回答,YM同学想了想说“我最近特别有演戏的欲望”。第二把火问孩子们演戏为什么要有导演,导演是做什么的,有的说导演是演的不好喊停重新演,有的说都得听导演的。第三把火问孩子们演一出戏都要做哪些准备,有的说服装道具,有的说背台词,导演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做好准备。<br>五、排练<br>第一天,聊了一节课之后,夏导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想法先演一遍,互相观看。演完后夏导让大家围圈坐下,回顾分享观看感受,先说表现好的方面,再说意见建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几个核心问题都抓出来了,比如拉幕次数太多,换场摆道具时间太长太乱,有些角色没有交待清楚,有一人分饰多角的来不及换衣服,还有如果不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可能看不懂后面的故事。另外孩子们还想出了非常好的改进建议,比如五官争功最后嘴巴鼻子眼睛耳朵都要求换位置,光想着就觉得特搞笑,如果能真的呈现换位之后的样子一定非常有舞台效果,于是就有了带磁力的五官的创意。这次分享非常重要,基本上导演想做的一些改编和设计都由孩子们自己发现并讲出来了,接下来直接进入解决问题环节。</h3> <h3>导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分场次的演员表,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些角色换场有问题,哪些同学的演出任务太多或太少。虽然有些角色台词都已经背下来了,但为了大局孩子们也都接纳了导演调整角色的方案。通过重新分配角色,每个孩子的演出任务更均衡一些,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戏剧中得到锻炼。<br>没有交待清楚的背景和角色,导演承诺当晚改好剧本,可孩子们又担心自己会不会来不及背台词。<br>关于拉幕,导演给出的方案是没有幕布,当着观众的面换场,这个提议完全在孩子们的意料之外,他们大喊不可能!导演说我们试试看是否能实现。<br>接着导演又公布一个重大消息,《五官争功》要插入《将相和》中间上演。一个又一个“意外”直让孩子们觉得受不了了。嗯,第一天信息量确实有点大,我也有点担心他们受打击,不过一开始排戏,孩子们又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了。<br>导演给孩子们的第一个练习是练习演员的坐和站,通过这个练习让他们尊重演员的身份,尊重舞台和观众。之后每次排练和演出前,最先强调的也是坐姿与站姿,这是用演员的专注去创造戏剧的氛围和气场,第一时间把观众带进我们的戏剧中。<br>第二天新剧本打印出来,导演带着大家一起琢磨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体验不同性格的人物是怎么走路怎么说话的。之后一幕幕演,一点点改,语速、语气、表情、身体姿态、道具怎么摆等等各种细节,孩子们画正字表示重新排练了多少次,据说有的剧幕画了四五个正字才算过。<br>第三天导演有事只来了一个多小时,给每个孩子单独做了指导。剩下的时间孩子们制作道具、画黑板画、画海报贴海报和制作随喜箱。下午还完整彩排了两遍,导演不在,孩子们互相点评互相帮助。</h3> <h3>第四天在正式演出地点音语舞教室排练,第一件事是打扫卫生,这是对舞台和剧场的敬畏和感谢,然后搬运道具,布置舞台,带妆彩排解决换装换场的bug。最大的bug是蔺相如从门客到出使秦国的大臣间隔时间太短,大家开始想各种办法,差点又要改剧本,后来想办法克服困难,我和JY后台帮助YM快速换装,台上的演员放慢语速拖延时间。各种bug解决了,孩子们也越来越有状态了。</h3> <h3>第五天,下午三点第一场演出,导演说好好休息,九点到校。孩子们来了第一件事就抢着去拖地,前一天打扫卫生时还互相推诿,一天的排练时光与这个空间建立了很好的链接。演出前的最后一次排练,导演说了,这是最严格的一次,一丁点不满意都要喊停。好几次有孩子快要失去耐心了,但是想着下午的演出,所有人都咬牙坚持着。<br>六、演出前后<br>演出前一小时孩子到场准备,孩子、老师和家长一起布置好观众席。孩子们换好衣服到正式演出前五分钟是最神秘的时段,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热身,感谢场地,提前感谢观众,邀请戏剧之神护佑,放松,最后准备迎接观众入场。<br>观众进场前孩子们正襟危坐,导演是这么跟孩子们说的“你们就端端正正地坐着,那些小朋友们观众们进场时一看你们这么正正经经的,就会好奇会被你们感染,他们也会像你们一样安静严肃的进入观众席啦。”果不其然,现场效果非常好,几分钟时间观众们就都安静地落座了。</h3> <h3>第一场演出全校的孩子都来看了,听着观众们候场时的喧嚣声,小演员们有点紧张,不过邀请了戏剧之神后,他们多了些自信少了些紧张。演出非常成功,结束之后看到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br>第二天早晨的第二场演出,孩子们放松了很多,却也担心会不会除了家长没有其他观众了。TT妈帮我们拍照,也记录下演出前半小时发生的事情:<br>“开演前,导演领着孩子们做昨天演出的回顾,找出优点和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地解说。”</h3> <h3>“孩子们在导演的带领下,手拉手安静地走过每一个观众席的位置,在心里感谢每一个将要进来看演出的观众。站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大家默默看着将要演出的舞台,想象着自己将在那个舞台上演出。”<br>“导演领着孩子一边走一边说:“今天也许不会有昨天那么多观众,因为昨天各班的孩子都来看演出了。但就算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有责任尽心尽力地演给这一个人看。你们说,是不是?”孩子们大声回答:“是!”走回舞台,面对空荡荡的观众席,导演说:“我们不能在开演之前感谢观众来看我们的演出,现在让我们先对着这些将要坐上观众的空席,感谢一下吧!”</h3> <h3>“大家在祈祷戏剧之神的降临,戏剧之神将护佑这个舞台,护佑这场戏的顺利演出。在这一刻,孩子们一起亲手将空中降临的幸运之环接住,并将它安放在舞台的中央。然后,大家“一,二,三”,一起迈到这个金灿灿的幸运之环里去。”</h3> <h3>演出大家都看到啦,小演员们得到了许许多多的掌声和赞美,他们自己总结了许多这个剧的“第一次”。结束后的感谢和欢送戏剧之神的仪式也是必须的。</h3> <h3>七、感谢<br>这次演出的成功要感谢很多人,首先是我家爸爸,虽说我这是近水楼台,但还是要特别点赞我家爸爸认真负责和专业性,让孩子们体验到从最开始的“我们都想好怎么演了”,之后“排戏真是麻烦啊”,最后演出成功欢欣鼓舞的整个过程。<br>特别感谢癸巳班的家长,早早给孩子们买戏服攒道具,亲手制作白起将军的盔甲帽子、廉颇老将军的白发套和胡子,协助孩子们制作非常有创意、专业高要求的五官争功海报,还有演出时爸爸妈妈们各种帮忙,真真是我们班级的强大后盾啊。<br>非常感谢我们的老师,各种关心鼓励帮忙还有红包,这些爱孩子们都收到啦。<br>非常感谢喜欢这出剧的观众们,现在小朋友们跟我们打招呼都是鼻子啊眼睛啊脑袋啊…</h3> <h3>最最要点赞的是我们的孩子们,这出戏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要演戏,这个想要使得排练仅四天半就成功演出,这个想要使得十个孩子互相鼓励支持,这个想要支持着孩子们一遍一遍排练直到满足导演的要求,这个想要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做到了许多令人惊讶的事。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成功地实现了这学期最大的心愿!也从过程中体会到“和”的真正意义!</h3> <h3>这十个孩子,有的是安静的执行者,听从安排做事情,有的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是非常细心的观察者,有的一点就通,有的还有点懵懂,有的需要更多点力量才能改变自己…当他们在一起时,构建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而且他们内在纯净,自然而然想要追随真美善的人事物。只要我们让他们看见那真美善的存在,他们自己就会被吸引过去,而老师需要做的,是陪伴他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全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去追寻和触碰那些存在!<br></h3> <h3>最后附上夏导对此剧的感受:<br>孩子是天生的演员,因为他们天然的对一切打开,天然的对表演有着巨大的热情,这是我与孩子们工作完成《将相和与五官争功》这出短剧的最直接感受。<br>四天的时间,孩子们完成了排练,道具制作,海报宣传、黑板画等等。我将从大卫那里从《麦克白》戏中所学的瞬间换景、走位甚至打斗方法带入了这出戏中,出乎意料,孩子们接受起来完全无一丁点儿的障碍,仿佛本该如此似的。与成年人不同,孩子记台词超快,几乎是念两遍就全记住了,而且说的倍儿快,我不得不用各种方式让他们慢下来、沉下来……<br>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彼此关照,互相鼓励,看着这整个过程真是感动!最终,他们一切的努力都在今天下午的舞台上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他们出色的完成了整出戏剧,那在场上的专注度和表演不输我们的《麦克白》,为他们大大的点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