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南京现存的城门,主要始建于明代。明代南京都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城郭四圈城垣组成,城门“内十三外十八”,内城城墙33公里,外郭城墙长达60公里。 上世纪90年代,我与爱妻骑车环游了内城十三门,外城18门因条件所限而搁置。上周研究生班学弟介绍加入南京城市记忆群,周六就参加了南京外十八之沧波门麒麟门寻址活动,开始实现多年之愿望。</h3> <h3>上午九时,城市记忆群群友汇聚南京马群高铁站2号出口</h3> <h3>第一次乘坐南京第一条有轨公交车,很新鲜,很舒服。</h3> <h3>沧波门位于水系比较发达的地方,钟山、青龙山、珠山等山水均交汇在这里,是当时粮食运往南京城内的必经之地,所以取名沧波门。沧和仓谐音,代表仓库,粮仓;波,意为波涛汹涌,二者合一,代表粮食如波涛。寓意很好,又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地方和水有关。</h3> <h3>沧波门早已无踪影,沧波门遗址已经变身为公园,公园周围分别有以沧波门、南湾营命名的居民区及高楼大厦。</h3> <h3>沧波门外郭城墙已变为人行路,路两侧低洼,右侧最低处要低8米之多,由此推断该路就是原明城墙。</h3> <h3>运粮河是明初朱元璋下令为运输粮草而开挖的一条河,连接秦淮河,全长 13公里多。眼前的秦淮河已不再波涛汹涌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沧波门寻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1.20</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古粮仓在江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秦淮河道运粮船。</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帝沧波建码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确保金陵食平安。</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日秦淮河无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墙变路平又宽。</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代建筑已无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沧波门址成公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城市记忆群群友合影留念</h3> <h3>徒步去麒麟门途中路遇一形貌奇特的石狮子,当地老百姓供奉为神。</h3> <h3>文天祥诗碑亭坐落在麒麟集镇南外郭路一公里处西面的山坡上,诗碑亭坐西朝东,檐高约4米,梁、柱、斗拱均以石料构建,四角翘起、造型古朴,具宋代风格。亭额上书“文天祥诗碑亭”,左右亭柱刻文天祥《过零丁洋》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h3> <h3>亭内端立一碑,高近2米、宽约1米,碑正面雕刻身着官服、大气凛然的文天祥画像。碑背面竖排阴刻文天祥《金陵驿》全诗:</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草合离官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h3> <h3></h3><h3>麒麟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为南京明城墙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是外郭城门最东的一座城门,因位于宋武帝刘裕初宁陵墓道的两只石麒麟而得名。清末至民国时期,麒麟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旧址大概位于今天的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h3> <h3></h3><h3>宋武帝初宁陵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陵墓,初宁陵前遗物只存石兽一对,西侧为麒麟,独角,身长3.18米,残高2.56米,四足已失。东侧为天禄双角,身长2.96米,高2.8米。雕刻粗犷,体态凝重,属南朝陵墓石刻初期的风格。现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h3> <h3>麒麟是古代传说中仁兽天禄、麒麟和貔貅的统称。它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乃吉祥之宝,从古到今都是公堂上的装饰,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权贵的象征。</h3> <h3>这对麒麟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麒麟镇初宁路两侧的路边旮旯里,紧邻居民的厕所、厨房、放杂物的简易房及居民房墙根,汽车行驶扬起的灰尘,厕所散发出的臭气,满街道灰尘满面臭气熏天。这对国宝历经沧桑1600余年,没有被战火和文革破坏,却逐渐毁在改革开放后且被国家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文物的今天,实在令人叹息!同时也对改革开放后的历届文化厅政府官员们不作为痛恨不已!</h3> <h3>返程途中,与新结识的南京军区部队退役战友专程去革命烈士邓演达殉难处凭吊。</h3> <h3> 邓演达烈士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晨光社区沙石岗。</h3><h3>1931年11月29日被蒋介石秘密杀害在麒麟门外沙石岗,时任京沪卫戊司令陈铭枢出资在邓演达殉难处附近将他埋葬,并书墓碑:“故友邓择生先生之墓”。</h3><h3> 1957年,中央人民政府出资在紫金山南麓灵谷寺修建邓演达烈士墓,将其遗骸重新安葬。2001年由江苏省政府出资将 邓演达殉难处重新修整为占地约400平方米陵园。园内建有纪念碑1座,纪事碑1通,汉白玉石雕花环1组,台阶四层22级。园内植有松柏和冬青,环境清悠高洁。现为市级文保单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