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娃幼儿园好老师好方法——蕾一班陈昊老师

🍃️

<h1><b>如何培养幼儿团结协作</b></h1> <h3><b>中国儿童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孩子不会交往比学业失败还要严重,没有伙伴的孩子一定是问题儿童。缺乏团队意识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也会因为缺乏他人的帮助,无法与他人合作,难以融入到社会,甚至都无法维持一个正常的家庭,所以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儿童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b></h3> <h3><b>那如何正确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呢,首先</b></h3> <h3><b>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b></h3><div><b>民主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合作精神的首要条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愿意、乐于合作。因此,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人格,全方位地接纳自己的孩子,不失时机地以赞美、鼓励的语言同孩子说话。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理解与尊重孩子,用委婉的语调与孩子交谈,就比较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如孩子有了差错,家长可借故暗示孩子的缺点,而不当面数落,给孩子一个自我省查的机会。家长有了差错,也要向孩子认错道歉,请求谅解,这样做让孩子信服的同时,也无形中为孩子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一方面可以使孩子明白父母已经考虑到了他的观点和利益,同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另一方面,委婉的口气可以增加协调的气氛,减低反抗心理并赢得合作。如对孩子说:“很抱歉打扰你”“如果你乐意帮忙,我会很高兴”,“谢谢”“对不起”等等。</b></div> <h3><b>2、为孩子树立合作的榜样</b></h3><h3><b>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他们往往会依照父母的做法和小伙伴交往合作。因此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爸爸妈妈之间,爷爷奶奶之间、婆婆媳妇之间是否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妈妈烧饭做菜,爸爸在旁帮着洗菜、拣菜;家里搞卫生妈妈拖地,爸爸在旁帮着整理;奶奶买衣服,妈妈则帮着出主意,这在无形中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另外,父母与邻里之间、与同事之间、与亲戚之间的合作也是孩子观察、学习的榜样。</b></h3> <h3><b>3、为孩子创造合作的机会</b></h3><div><b>父母应多为孩子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合作。父母应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小区的绿地等热闹的公共场合,或亲戚朋友家去玩,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多为孩子创设结交小伙伴的机会。也可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如,孩子玩娃娃家角色游戏时,孩子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如“拍打气球”的游戏,孩子必须轮流拍打气球,相互配合,气球才不会掉下来,此外,共搬玩具筐、共整理玩具、帮助邻居看小弟弟、小妹妹等大带小交往活动都可以为孩子提供大量的学习和实践合作的机会。</b></div><div><b> </b></div> <h3><b>4、教给孩子合作的技能</b></h3><div><b>孩 子年龄小,缺乏社会交往经验,孩子往往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家长教给孩子合作的技能,指导孩子怎样去合作。家长可通过图书、画册、电视,或孩子发生矛盾时通过具体事件,生动形象地向他们讲明什么是分享合作,还可针对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如“两个小朋友,只有一个玩具怎么办”?引导孩子归纳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两个人轮流玩”,或者“两个人一起玩”,等等。</b></div> <h3><b>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唯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功。</b></h3><h3><b>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孩子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关心他人、协商合作的行为。在孩子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性。</b></h3> <h3><b>在当今社会,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这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由于孩子不懂得合作,不善于合作,经常会因争抢玩具而发生矛盾,之后他们就会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只会求助于老师而从不知道要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去协助解决的意识。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