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br></b><b> 我的故乡是天津滨海小镇北塘镇毗邻的一个小渔村,名叫前庄。很早以前曾经叫前避风嘴村。我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b><b>前庄村有百余户人家,周家五十余户,</b><b>吴,包,张及其他姓氏共五十余户,我们吴家二十几户,约占四分之一。<br></b><b> 一条大河从庄前流过,前庄村与北塘镇隔河相望,过往行人及物资都靠渡船往返。<br></b><b> 前庄村被一条小河划分成两头(两块),小河西面叫西头,小河东面叫东头。小河约有五,六米宽,河上有一座木桥,连接东西两头。村里东西方向有三条街,南边沿河为前街,小桥连接的是中街,北边的是后街。我家住在中街最东头,家东侧的马路,往南通向河边,就是渡口码头,向北通往后庄村,以及通往青坨子村,蛏头沽村,再远通往汉沽,芦台。<br></b><b> 前庄码头直对着北塘码头。两个码头承载着两岸人们的出行及货物的运输。但是,每年有两次交通阻断,其原因是因冰冻封河和解冻。每年冬季,随着气温的降底,河水冻冰流冰排,到冬至进九前后,大河才能彻底封冻。</b><b>大河封冻后人们走冰过河,一直到开河。<br></b><b> 有句彦语叫七九河开,八九雁来。</b><b>立春以后,天气逐渐变暖,大河开始解冻,然后又要流冰排,等冰排彻底溶化,摆渡就可以通行了。所以,每年在冻河前和开河前,河里流冰排的时段,都会断绝两岸通行。<br></b><b> 村前的这条大河是由三条河流汇集而成的,即由永定新河,潮白河,薊运河汇集而成,然后经北塘河口流入渤海。</b><b>河水随着大海潮汐,有涨有落。渔船随着落潮出海,随着涨潮而归。我从记事时起,就不清楚,爷爷出海捕鱼什么时候走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后来,年龄大一些,听大人们说才知道。<br></b><b> 渔民有句俗语,叫“初一十五晌午潮”和“潮五落六”。这两句俗语说的大意是海水潮汐每半个月循环一周期,一昼夜两次潮起潮落,涨潮五小时,落潮六小时,第二天涨落潮时间比前一天相差一小时左右。长大以后才明白,这两句俗语揭示了海水潮汐与农历有关,也就是海洋潮汐与月球运动的规律有关。这些深奥的道理,很多人搞不清,但渔民们凭着每天的生活,可以亲身体会到大自然的规律,而依律而行。<br></b><b> 落潮了,渔民们驾船扬帆出海去了,家人们期望着亲人们平安归来。涨潮了,渔民们乘潮顺水,落帆入港,满载而归。鲜活的海产品,一筐筐地抬上岸。那时,码头上,扬溢着欢声笑语。老姑常带我去河边码头,遥望着点点白帆,由远而近,大家翘首张望,搜寻自家的渔船。当渔船靠近码头时,才能辨別出是谁家的船。</b></h1> <h1><b><br></b><b> 听奶奶讲,我家在三十年代有过一只小船,太爷爷,爷爷和二爷,爷仨经营。</b><b>后来,沒钱维护就废弃了。太爷爷和二爷去北塘一家大船打工,跑运输。有一次去大连运货,太爷爷突然发病,死在了大连。</b><b>爷爷一直在村里给别人家驾船做工。<br></b><b>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家一直没有船。后来,在“四清”运动中定家庭成份时,我家阶级成份定为渔工,相当于农村的雇农成份。<br></b><b> 爷爷驾的船来了,老姑指给看。我看到了爷爷,他站在船尾,双手紧握舵杆,全神贯注地操控船行方向。<br></b><b>爷爷那时五十多岁,中等身材,身体非常健壮,黝黑的面容,目光炯炯有神,一双粗壮有力的手,平日话语不多,老实厚道,是一个本份的渔民。爷爷生于1904年,那年是龙年,名叫吴庆龙。爷爷从十几岁上船出海捕鱼,已经有四十年了,有着非常丰富的海上驾船经验,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浪,凭着聪明和勤奋,很早就成为船家长(船长,船老大,撑舵的)。爷爷一生只照过一次像,生产队给社员办渔民出海证时照的。<br></b><b> 我记事时,和奶奶一家人一起生活,很少见到父母。父亲在汉沽工作,母亲把我留在奶奶家生活,带着弟弟去汉沽和父亲一起生活。<br></b><b> 奶奶家七囗人,爷爷,奶奶,二叔,三叔,四叔,老姑和我。<br></b><b> 那时国家很穷,我家也很穷。渔民靠打鱼为生,如果鱼虾卖不出去,一家人就没有饭吃,光吃鱼虾是不行的,而且剩鱼太多根本吃不了。那时沒有电,家家点煤油灯,更谈不上冷冻设备。鱼的保鲜是个大问题,直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公社成立了北塘公社冷冻厂。<br></b><b> 夏天,卖不出去的鱼虾,很快就变质腐烂了,沒有办法,只有倒进河里。到了秋天,卖不出去的鱼虾就可以糟虾醬,螃蟹酱,腌咸鱼,锅巴干鱼等。<br></b><b> 那 时,奶奶用烧柴灶常做一锅出。夏天的一锅出: 熬鱼,贴饽饽,顺便再蒸一盆米饭。一锅饭熟了,吃饭了,熬鱼,贴饽饽,凉水浸米饭是稀饭。冬天的一锅出: 贴饽饽,熬干鱼湯,蒸咸鱼,再配上馇鱼,馇蛤子,虾酱等。秋天最好选择,可以吃夏天的一锅出,也可以吃冬天的一锅出。渔民人家过日子平常只要买了粮食,鱼虾有的是,日子就好过了。吃蔬菜是奢侈品,吃肉更是奢侈品,因为沒钱买。只有到过年(春节),才能吃到肉馅饺子和炖肉。<br></b><b> 那时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人多。光靠爷爷上船打渔维持不了一家人生活,另外,爸爸每月工资的一半也得贴补家用,因此,爸爸每月发完工资,都要从汉沽来送钱,家里等米下锅。<br></b><b>爷爷奶奶都不识字,但他们都愿意满足孩子们上学的愿望。三叔在北塘中学上学,四叔和老姑在村里上小学。<br></b><b>二叔是个聋哑人(哑巴二叔),他上不了船做渔民,只能在村里给人干些零活,如织网补网,捻船刷油,泥房垒灶,简单木工活等等。</b><b>听奶奶说,二叔三岁时己经会讲话了,突然得病,由于无钱治疗,高烧三天三夜,后来烧退了,但是说不了话了,从那时起,二叔就成了聋哑人。二十多岁了,也娶不上媳妇。<br></b><b> 村里有个孟先生,经常教他认字,写字,算算术,因此,他能认能写很多字,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他心灵手巧,干啥象啥。<br></b><b> 那时生活虽有些困难,但奶奶却常常和我们讲,虽说现在生活有点难,但比起,兵荒马乱过贱年的年头,要强多了。我问奶奶,什么是过贱年呀?奶奶说,就是船出海什么货也没有,家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沒活路,只能出去找活干,别在家饿着等死。你爸爸十五岁那年两次去汉沽做工,第一次去修汉沽铁桥,怕孩子受不了,我去把他找回来,后来听说去日本人开的工厂,活不太累。第二次去了汉沽东洋化学厂去做工,一直干到现在。当时我年纪还小,很多事情搞不懂。长大后,慢慢地清楚了。<br></b><b> 父亲两次去汉沽做工是在1943年,只因家里生活太困难。<br></b><b> 1943年春天,某一天村上来人招工,说去汉沽蓟运河铁路大桥做维修工作三个月,管吃管住给工钱。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宁可上船打渔。村上只有四个年轻人去了,包括父亲。</b><b>不到一个月,有一个青年回村了,说不干了,活太累,又危险,还吃不饱。<br></b><b> 奶奶听说了,心里急成一团火,老伴出海打渔不在家,自己决定去汉沽铁桥把儿子接回来。第二天,天一亮奶奶就出发了,到天黑,把父亲从汉沽接回来了。那一年,奶奶36岁,是个瘦弱且小脚的中年妇女,徒步往返100华里把儿子接回家,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事后奶奶还说,我就是爬,也要把儿子接回来。多么伟大的母亲呀!可怜天下父母心。<br></b><b> 父亲在汉沽修铁桥期间听说,后庄村老付家前两年举家迁往汉沽,付家父亲付伯平及二个儿子一家父子三人都在汉沽东洋化工厂做工(后来另外两个儿子也进了那家工厂做工)。父亲决定再去汉沽,到东洋化工厂去做工,同奶奶商量,奶奶不同意,后来爷爷决定先不上船了,爷俩一起去,奶奶才同意。那年夏天,爷爷和父亲一起去汉沽东洋化工厂做工。干了半年,爷爷不愿意干,回家继续上船打渔,父亲留在工厂做工,一直干到退休。<br></b><b> 汉沽东洋化学厂是1938年日夲侵华期间在汉沽开设的化工厂,生产日本战争所需化工产品。是天津化工厂的前身。<br></b><b> 其实,奶奶说的过贱年,应该是1945年下半年到1946年全年。<br></b><b> 1945年8月太平洋战争尾声,美国向日本广島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由于原子弹污染波及到渤海,使得渤海渔业资源受到极大破坏,听老人们说,当时渤海里无鱼可捕,严重地影响了渔民的生存。<br></b><b> 关于兵荒马乱,听村里老人们经常议论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天津战役前,解放军在前庄村与国民党北塘守军隔河对峙,前庄村成为两军战斗的前沿阵地,所以,村民们为躲避战火,疏散(逃难)到四公里以外的青坨子村。等到北塘解放以后,村民才陆续回村。<br></b><b> 在解放初期,虽然国家经济还在恢复期,再加上抗美援朝,有些困难。但人民生产生活是稳定的,老百姓很知足,渔民们真心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b></h1><div><br></div> <h1><b> 奶奶家是三间正房。<br></b></h1><h1><b> 东屋一铺火炕住着奶奶,老姑,四叔和我。东墙供奉祖宗牌位及家谱。</b></h1><h1></h1><h1><b> 堂屋伙房兼歺厅,门口东西两盘灶台。东灶台上方供奉灶王爷。北面是水缸和饭桌。</b></h1><h1><b> 西屋一盘火炕,住着爷爷,二叔和三叔。北墙供奉妈祖娘娘。<br></b></h1><h1><b> 每年农历腊月廿三,奶奶都要点上香,跪拜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见吉祥。<br></b><b> 大年初一早上,点上香,分别跪拜祖宗和妈祖娘娘。跪拜时,嘴里阵阵有词,意思是保佑当家的(指爷爷)出海平安,保估孩子们无病无灾。跪拜结束,我和老姑都要去搀扶奶奶起身,因为奶奶是三寸金莲小脚,扶一扶站的稳些。<br></b><b> 我家屋后是一个晒网埸,有一些用大竹杆搭成的网架子,最北边还有一个两米高的溜网锅,是村民集资修建的,各家的鱼网都可以来这里晒网和溜网。<br></b><b> 为增加渔网的使用寿命和让渔网挺扩一些,减少渔网的吸水度,使渔网重量变轻更好用。溜网就是把新制成的渔网,或老旧的渔网,放猪血水中浸泡半天,然后放进溜网锅里去,盖上盖,下面烧火用蒸汽去蒸。溜即是蒸也,溜网锅就是一个用于蒸网的大蒸锅。渔网蒸完后,出锅凉干后就可使用了。<br></b><b> 渔网一般几米十⺇米,或更长的二三十米,所以溜网一般需要五至十人,大家协作,那个劳动埸面还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小孩子们经常去看熟闹。<br></b><b> 过去织渔网用的都是棉线,所以得溜网。以后出现了用桐油油渔网的情况,不用溜网,但是买桐油成本要高一些。再后来有了尼龙线和绦纶线织的网,就不用溜网了,溜网锅自然就被淘汰了。<br></b><b> 渔网是渔民捕鱼最基本的用具,那时渔网是用人手织成的。所以,全村男女老少基本都会织网,一货网一个人能织,多个人也能织,人多自然进度快。尤其是几个妇女围在一起,每人手执梭子,梭子上下穿梭,每人一行按序织,你一行,我一行,一会就织一大片。几个人围在一起织网,就像是一台织网机。<br></b><b> 那时我看家家户户都有妇女围在一起织网,有说有笑,挺热闹。后来才知道,这渔网里学问可大了。<br></b><b> 对妇女织网人的要求是又快又好。对男人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但要会织网,而且要会补网修网。更高的要求是会设计渔网。渔网有三要素,一是网长,二是网囗周长,三是网目。<br></b><b> 捕什么鱼用什么网,捕小鱼用小目网,捕大鱼用大目网。渔网的品种比较多,渔船海里捕鱼用的渔网与岸边捕鱼渔网有很大不同。渔船捕鱼作业渔网有拖网,围网,插网等。岸边捕鱼渔网有撒网,拉网,小围网等。<br></b><b>我的三个叔叔,都喜欢捕鱼,所以,家里有很多网具,而这些网具都是四叔设计,哑巴二叔制作出来的。有三个品种的网,每种网又分两个规格,一共六套网。<br></b><b> 简单说一种网具大目一套,小目的一套。因此,有了六套网具,各种大鱼小鱼,大虾小虾就都够能捕到了。省略渔网不说,只说渔网上所用的铅堕儿吧。<br></b><b> 需要帮助渔网上浮的是浮漂儿,需要帮助渔网下沉的是铅堕儿。铅堕儿的重量是四叔设计的,根据一套网具需要铅堕儿的总重量,再根据网囗长度计算出需要多少个铅堕儿,总重量除以总个数得出每个铅堕儿的重量。然后画一个铅堕儿的图样,用哑语告诉他,做的铅堕儿多重一个,做多少个,二叔点头了,大家都明白了,二叔就按要求去做了。<br></b><b> 二叔先按草图要求制作模具,用两块软石料分别雕刻出堕儿模,后熔化铅水,将熔化的铅水倒入合起来的堕儿模里,待铅水凉凉凝固后,取出来的铅堕儿就制作成了,最后需要多少个做多少个就完成了。</b></h1><h1></h1><h1><b> </b></h1><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北塘古镇街景</font></h3> <h3>北塘古镇街景</h3> <h3>北塘古镇街景</h3> <h3><font color="#010101">北塘古镇街景</font></h3> <h1><b>舅舅,老姨和我的合影<br></b><b>到姥姥家去做客<br></b><b> 姥姥家住塘沽新港三佰吨。那年,姥姥带着老姨回北塘娘家,后特意过河到前庄来看我,临走时,老姨吵着要带我去塘沽姥姥家玩几天。奶奶不同意,第一不放心我,第二怕给姥姥添麻烦。我也不愿去。最后,在老姨一再吵闹下,奶奶和我都妥协了。姥姥和老姨带着我,去到塘沽姥姥家了。 <br></b><b> 姥姥家四囗人,姥爷40多岁,是天津新港的一名带缆工,负责轮船靠岸时,将缆绳捆绑在码头地桩上,来固定船体。轮船离岸时,负责解开缆绳轮船准备离港。舅舅上小学六年级。那时老姨还没到上学年龄。<br></b><b> 在姥姥家住了几天,我感觉最好的是姥姥家有电灯,一拉绳就亮了,再感觉姥姥做饭非常好吃,品种也多。星期日,舅舅带着老姨和我去逛街,我看到塘沽比北塘更繁华,还有在前庄吃不到的奶油冰棍。我们还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br></b><b> 姥姥一家人对我非常好。吃的也好,玩的也好,还给我买了玩具和新衣服。不过,我还是想奶奶了。老姨不愿让我走说,真是个白眼狼,在姥家呆不住。又过了两天,姥姥带着老姨把我送回奶奶家。事后,我跟奶奶说,姥姥做饭可好吃了。奶奶说,姥姥做饭好吃,你就多去几趟,我就会做这儍饽饽傻饭。</b></h1> <h3>左营炮台近景</h3> <h1><b>三河島近景<br></b><b>北塘炮台的记忆<br></b><b> 北塘炮台是天津近代海防设施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塘沽大沽炮台。<br></b><b>我童年所知道的北塘炮台,很单一。<br></b><b> 六岁时,就开始跟着叔叔们去河边去打渔。有一天,我跟四叔到河口去打渔,出了村,沿河向东走了一里地,看到了一片高地,高地上还有些土围子,我问叔叔,他说,土围子是用三合土修建的防御工亊,是古代战争阻止敌人战船攻击的掩体,这一大片地方叫东大营炮台。我虽然不完全明白,但很好奇。<br></b><b> 过了东大营就是河囗了(即现在彩虹大桥的位置),叔叔就开始撒网捕鱼了,我在岸边提着盛鱼的网兜。四叔是个捕鱼高手,别看那时只有十二三岁,网撒的又远又园。两个多小时,就捕了满满一网兜鱼,我都提不动了,我们回家时,四叔左肩背着网,右手提着鱼,我空着手走回家。<br></b><b> 1974年国家海河治理工程之一的北塘三河改道工程以后,前庄村前面的大河改道后到了村后,前庄村与北塘镇连成一片,后庄村被新河道所占,村民整体搬迁到前庄村,东大营炮台变成了三河島。<br></b><b> 三河改道工程完工后,北塘渡口迁至北塘河口处,即现在彩虹大桥的位置。从那时起,前庄村的村民去北塘去塘沽再也不用渡河了。可是去青坨子,蛏头沽,汉沽则需要渡河了。<br></b><b>多年以后,通过学习,我对于北塘炮台有了较完整的认识。<br></b><b> 北塘炮台是大沽炮台的一部分,北塘炮台由五部分组成,即义正营炮台,仁正营炮台,仁副营炮台,左营炮台,右营炮台。关于北塘炮台的更多资料可上网查阅。<br></b><b> 左营炮台和右营炮台镇守在北塘河口南北两岸,最为重要,象两个犄角守护着河口。就是现在彩虹大桥两端的位置。<br></b><b> 左营炮台政府进行了改扩建,成了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北塘古镇一起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左营炮台重建后,代表了北塘炮台的整体形象。<br></b><b> 我儿时熟知的东大营炮台遗址,实际上就是右营炮台,现在座落在三河島上,成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基地和著名旅游景点。</b></h1> <h3><b>三河岛全景</b></h3> <h3>三河岛上右营炮台遗址</h3> <h3>三河岛上的右营炮台遗址</h3> <h1><b> 我在新奇和无忧无虑的生活中慢慢长大,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来到1958年,那一年,北塘人民公社成立了,前庄村成立了渔村生产大队。奶奶常说,自从有了大队,咱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全托共产党的福啊。奶奶说的一点不假,我家从那时起一年比一年好。<br></b><b> 北塘公社成立后,成立了一个集体所有制的北塘服务大队,其中搬运队负责码头物资搬运和渡口摆渡。实行计件工资。<br></b><b> 二叔被召收到搬运队当了搬运工。每月工资多时六七十元,少时四五十元。奶奶家生活水平一下子有了较大提高。<br></b><b> 八月的一天,爸爸找同事借了辆自行车,从汉沽来接我回去上学,我虽然有点不舍却有思想准备,年初爸爸来时说过,我今年后半年就要上学了。<br></b><b> 回到汉沽第二天,我带着户囗本,到天化小学去报名上学,老师看了户口本后对我说,按照教育局规定,九月一日前出生的可以报名上学,你是九月一日以后出生的,明年再来报名上学吧。征得父母同意,在汉沽住了几天,周日爸爸把我送回奶奶家,等到明年再回汉沽上学。<br></b><b> 成立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爷爷的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按潮出海捕鱼,回港卸货晒网。但意义不同了,过去给东家干,现在给集体干,也可以说是给自己干。过去给东家干一个月挣十几块钱。现在一个月生产队预支35元,年终还有分红,使得家里生活水平又有较大提高。<br></b><b> 过去织网是东家找人,为东家织网。现在是组成互助小组,到生产队领线织网,织完后交生产队,按劳计酬。<br></b><b> 寒露以后,渔村进入蛤子的生产季节,其他捕鱼作业都己停止,全部换上蛤子网,每隔三五天,就有几艘满载蛤子的渔船回港,然后各家各户到渔港领蛤子,回家加工剝蛤子肉,剝完蛤子按18%,向生产队交蛤子肉,交蛤子肉包釆用干制,超过18%的部分归个户,按蛤子总重付给报酬。<br></b><b> 例如,领蛤子1000斤,加工后交生产队蛤子肉180斤,生产队付合加工费20元(含劳务费,水电费等)。<br></b><b>我家闲人少,每年只是为了得点蛤子肉,象征性地剝个两三千斤。剝100斤蛤子出20斤蛤子肉,交生产队18斤,自己家乘2斤蛤子肉。另收入加工费2元。<br></b><b> 剝蛤子就是把蛤子壳和蛤子肉分开,蛤子肉留下食用,蛤子壳扔掉。具体方法就是,将蛤子放在小筐里,把盛蛤子的小筐放进水里,把蛤子晃洗干净。将洗干净的蛤子放进锅里,再放少量水,然后大火烧,烧开锅蛤子一张开壳就出锅,最后将蛤子壳和肉分开,就完成了。然后从头再来。<br></b><b>那时我另有任务,我的任务是捡船落。<br></b><b> 渔船在满潮水时卸蛤子,这时有些蛤就落水了。那时各船只要蛤子,不要海螺,把海螺都扔到水里丢弃了。等到卸完货,退了潮,船也随水退了下去,先前丢落的蛤子和海螺就显露在河滩上,每次都能捡上三四十斤。</b></h1><div><br></div> <h1><b><br></b><b>寒冬里的鲜活美味<br></b><b> 腊月二十八清晨,爷爷把我们全都叫醒,说吃完早饭,我们去打渔。<br></b><b>吃完早饭,爷爷,二叔,三叔,四叔和我(全体男人),带着冰镩和网具到河里捕鱼。按照爷爷指定的位置,二叔,三叔,和四叔用冰镩轮流镩冰,在冰上镩出一条三丈长,一尺宽的冰沟。然后,把张网放下去,缆绳固定在冰沟两侧。上午的工作完成了,大家一起回家吃午饭。下午两点多钟,我们全体下河,到冰上去起网。爷爷和三叔在冰沟一侧,二叔和四叔在冰沟另一侧,抓住缆绳,爷爷一声令下,两边同时起网,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网起上来了,看着起网的收获,实在让人高兴,打上来的是40多个河蟹和30多条银鱼。<br></b><b> 银鱼是我们北塘河口的特有名贵的水产品,银白色且通体透明,身子大姆手指粗,身长18~20公分,身上散发着淡淡清香,入口绵软味道鲜美,是上等補品。<br></b><b> 有了鲜活的银鱼河蟹给我们的春节晚歺,增加了浓重的色彩。<br></b><b>年底,前庄村通电了,家家点上了电灯。<br></b><b> 1959年初,三叔北塘中学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参军去了辽宁省葫芦岛。<br></b><b> 1959年8月我离开前庄村奶奶家,结束了我七年半的童年生活,到了汉沽,来到父母身边,走入校园,开始了我的少年生活。</b></h1> <h1><b> 2010年随着天津市建设中新生态城和北塘经济区的推进,北塘老街区及前庄村整体搬迁了,不存在了。但是,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还在,北塘古镇还在,那么,北塘古镇就是我的故乡。</b></h1><h1><b><br></b></h1><h1><b> 松浦老吴</b></h1><h1><b> 2018年元月20日</b></h1> <h3>彩虹大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