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厚积薄发 汲古新我 </p><p class="ql-block">——王建民的书法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孟云飞(教授、博士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在河南,王建民的老家在河北,中间隔着古老的黄河,我们虽相距甚远,但却很有缘。原因有三:一是我们都心仪王立群先生,王建民特别爱听央视《百家讲坛·王立群说史记》,而王老师则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二是我和王建民都对国学富有兴趣,听建民说他案头必备有三书:《增广贤文》、《孙子兵法》、《道德经》;三是我们年龄相当,性情相近,骨子里都有一种文人情怀。基于此,当有一天建民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要印书,并嘱我写序时,便很爽快地答应了。</p><p class="ql-block"> 王建民很快把他的作品发到了我的邮箱。这些作品真、行、草、隶、篆五体俱全,篇篇可圈可点,幅幅可品可鉴,行行行云流水,字字珠圆玉润,颇能引人入胜,称之视觉盛宴似不为过,一件长十五米的《孙子兵法》手卷足以当之,我想诸君看后定会赞叹有加。王建民的书法以草书为强项,作品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有多种情调,多种风格,兼之一幅一貌,一幅一景,令人百看不厌,但总体上都是章草的体式。凝重含蓄之作多有陆机《平复帖》的意味,奔放动感之作多见颠张醉素,以及王铎、傅山的影子,而其楷书分明是颜、欧之结合,有颜之厚重和欧之谨严,加之墨色之变化,自成风韵,当谓之今楷;其隶书则取法高古,将《张迁》、《曹全》、《石门颂》诸多汉碑融合杂糅,所作恣肆开张,超脱不俗;篆书作品虽仅一件然雄强朴茂,含蓄老辣,意趣发扬,似得力于《散氏盘》、吴昌硕及近人刘自椟。总的感觉王建民的作品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艺术感染力,从中可以看到这位青年书法家厚重扎实的传统功底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很令我心动和敬佩。几年未见,他竟有如此长足的进步,作为朋友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他的苦功真的没有白费。</p><p class="ql-block"> 建民的书法给我印象深者当是他的草书,不仅量多而且质优,其书首重者乃情趣之发挥、性灵之坦露。他的书法集中收入的作品大多是兴之所至,情之所注,信笔随心,率性而为之作,王建民用自己的作品忠实地践行了“书如其人”这一经典理论。正如他在《平复轩学书缀言》中所写:“吾之所谓书者,乃书人之文采、精神、思想、修养、心性、情趣、气韵,甚至生命体验之自然展露、外化和散发,是精神产品,它表现人的一切,写字就是写人。”王建民特别善于向古人学习,师古而不泥古,且能融会贯通。其法多是精读、熟读、苦读,整年累月连续不停地浸泡其中,使神与帖通,心与帖通,情与帖通,将帖之神、气、骨、血、肉吸纳、溶化,变成自家胸臆、风骨。王建民常引用黄宾虹先生的名言:“吾人唯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写山之真。”作为其理论注脚。他还自悟到:学习古人经典,必须善于抓关键,知己所需,明己所求,从一点一丝入手寻突破口,深入进去,凿之不止,必得泉水。如他对《平复帖》的学习就是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能数小时乃至一整天地静观、静思、静悟,及入神处,茶饭不思,他好俱忘。为此,他还有诗书作品《咏陆机平复帖》入展第二十届中日自作诗书展,诗中有两句可表其心迹:我于《平复》最服膺,苍厚浑拙驻心间。但其学书范围决非囿此一家,而是放开眼量,博采众长。古人的经典法帖凡令其心动深思者,他都尽力吸收消化,融为己有,以达到扩心胸、展才思、学致用的目的,此乃真善学者也!慧者必善积人之长,元代杨维桢言曰:“艺必贵乎积,积而能化,化而后神。”王建民于此理深有体会,并切实用以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他认为厚积而薄发是一切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王建民虽心仪《平复帖》,但观其书迹,不拘形似,而是取其神味,揉入到《十七帖》、《古诗四帖》、《自叙帖》以及王铎、傅山等明清大家的不凡气势中,将章草、今草、狂草和谐有机地融为一体,不见牵强与生硬,唯见自然与高妙。其书法创作的总体指导思想为:厚重洒脱、饱满开张、纵横委曲、酣畅老到,雄健古拙,大气浑沦,任情恣性而不失对“度”的理性把握。</p><p class="ql-block"> 王建民沉迷书道已近三十个春秋,幼小时侯做教师的父母点燃起他对书画艺术的热情从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退,却在时间和机会的磨练中日益高涨。虽然书法已成为王建民生活和事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他并不是一个一天到晚只知信笔涂鸦,开口闭口即谈书法的人,他特别爱读书、抄书,可谓是得见奇书手自抄。他还将“我是一个抄书匠”七字认真恭敬地书写后印入作品集,并自号曰读书人。可以看出王建民对书法有一种超脱的心态,始终把它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和表达自己的方式,从未囿于笔墨纸砚,而是着意追求作品的书卷气、厚重感、情趣性和自身品格的完善,即以书练人、以人作书,有意无意之间打造着书人合一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 王建民,字水石,号平复学人,斋名平复轩,祖籍河北永年,中文本科学历,曾任政协邯郸市邯山区第九届委员会常委,现为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书协理事,原邯郸县书协副主席,供职邯山区文化馆。其作品百余次在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以及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等专业机构主办的书法大赛中入选、参展、获奖,并屡获等级奖、金、银、铜奖以及王羲之书法奖、孔子艺术奖、东北亚艺术奖、拔尖人才奖等政府奖项,五次荣获河北省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一一燕赵群星奖(八届、十届为一等奖),另有多篇专业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荣获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其书法作品曾赴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入编多种类书法专集或发表于报刊,很多作品被文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收藏。其本人多次应邀到北京大观园、绍兴兰亭、华西村等地参加学术交流、采风笔会,2018年中国邮政出版了他的个人专题邮册——新时代新思路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王建民卷。近年来先后被党和政府授予“邯郸市优秀文艺工作者”(市文联)、“邯郸市百佳青年之星”(团市委、市青联)、"邯郸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委、市政府)、邯郸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市委宣传部)、邯郸县第七届优秀拔尖人才(县委、县政府)等多项荣誉称号。面对成绩和荣誉王建民不敢自喜,从未自满,继续在书山墨海中焚膏继晷,孜孜以求,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凝聚着不断超越、突破自我的内在力量。2008年春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旭宇先生为王建民书法长卷欣然题词:“……散淡、清逸、有情致,大有前进之空间……”老艺术家的眼光毕竟不凡,旭宇先生不仅敏锐地看到了王建民书法的现在,而且语气果断地预见了王建民书法的未来,诚是对后学莫大的鼓励和殷切的期望。现在十多年过去了,王建民委实没有辜负旭宇先生的厚望,他的人生没有虚度,而是在马不停蹄的跬步累积中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在融会贯通的苦心探索中开拓着新的艺术境界,他的书法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面目多样,五彩缤纷,内蕴日渐丰赡。王建民真是值得我为之叫好!治学勤谨,成果丰硕!而我更欣慰的是他为艺扎实悟性高,做人低调志气豪,相信王建民一定会继续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为自己打拼出一片广阔无垠、深邃奇异、瑰丽灿烂的艺术天空!</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建民兄一帆风顺,更上层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孟云飞,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书画家》副主编,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p> <h3>在北京李可染画院幸遇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先生,我将随身携带的一把折扇赠送老领导留念。</h3> <h3>和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在绍兴兰亭合影</h3> <h3>资深专家题词(旭宇,当代文人书法大家,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h3> <h3>领导题字(刘健生,曾任邯郸市委书记、河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h3> <p class="ql-block">王建民,字水石,号平复学人,斋名平复轩,祖籍河北永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曾任政协邯郸市邯山区第九届委员会常委,现为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书协理事,供职邯郸市邯山区文化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旭宇先生评其书曰:"王建民书毛泽东诗词作品散淡、清逸、有情致,大有前进之空间"。其作品百余次在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以及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等专业机构主办的书法大赛中入选、参展、获奖,并屡获等级奖、金、银、铜奖以及王羲之书法奖、孔子艺术奖、东北亚艺术奖、拔尖人才奖等政府奖项,五次荣获河北省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一一燕赵群星奖(八届、十届为一等奖),另有多篇专业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荣获河北省第十一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其书法作品曾赴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入编多种类书法专集或发表于报刊,很多作品被文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收藏。其本人多次应邀到北京大观园、绍兴兰亭、华西村等地参加学术交流、采风笔会,2018年中国邮政出版了个人专题邮册——新时代新思路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王建民卷。热心公益事业和送文化下基层活动,2010年被邯郸市文联授予热心公益奖。近年来先后被有关部门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中国文联艺委会、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邯郸市优秀文艺工作者”(市文联)、“邯郸市百佳青年之星”(团市委、市青联)、"邯郸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委、市政府)、邯郸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市委宣传部)、邯郸县第七届优秀拔尖人才(县委、县政府)等多项荣誉称号。</p> <h3>陪同领导参观书画展</h3> <p class="ql-block">2004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p> <p class="ql-block">2005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首届大字展作品</p> <p class="ql-block">2009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第二十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二十周年纪念大展,作品在北京炎黄艺术馆、日本东京日中会馆展出后完好退回。我写的诗为: 咏陆机《平复帖》</p><p class="ql-block"> 中华书艺数千年,流派纷呈齐争妍。</p><p class="ql-block"> 我于平复最服膺,苍厚浑拙驻心间。</p><p class="ql-block"> 此帖有字八十四,字字如神把魂牵。</p><p class="ql-block"> 朝摹夕临从不倦,如对至尊自庄严。</p> <p class="ql-block">飘洋过海,完璧归赵。</p><p class="ql-block">作品在日本东京日中会馆展出后退还。</p> <p class="ql-block">应邀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参加笔会</p> <p class="ql-block">《邯郸日报》刊发孟云飞博士后为我撰写的评论文章《厚积薄发 汲古新我一一王建民的书法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孟云飞简介: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书画家》副主编,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p> <h3>很荣幸在母校的留言册上题写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五言诗《登鹳雀楼》</h3> <p class="ql-block">基层活动</p> <p class="ql-block">送文化进学校</p> <h3>乘兴书王维《终南别业》</h3><h3>字债累累逾十篇,</h3><h3>双休得暇书意酣。</h3><h3>连下十纸兴不尽,</h3><h3>狠笔狂扫终南山。</h3><h3>一纸四尺须臾间,</h3><h3>顷刻又把六尺捲。</h3><h3>大书特书心气舒,</h3><h3>胸中块垒化云烟。</h3><h3> ——平复轩七律</h3> <h3>得意之作</h3> <h3>在绍兴兰亭茂林修竹旁参加曲水流觞~诗书大会活动</h3><h3>(以下为本人自撰,曾发表于《邯郸日报》)</h3><h3> 兰亭偶书 (作者:王建民)</h3><h3>兰亭乃书法圣地,余心向往久矣。今方如愿。甲申阳春三月三,兰亭书法节庆典,余为“王羲之书法奖”得主应邀赴会,兰亭之行始成。是日</h3><h3>风和日丽,群贤毕至;曲水之滨,列坐其次;流觞所至,或饮唱自乐,或赋诗作词,或乘兴挥毫,佳作连连,蔚为大观。沈鹏、史树青、孙轶青诸老英辞妙墨,宝刀犹健;中青年俊彦亦清词丽句,别有洞天。此则兰亭雅集之盛况也!余怀古思今,欣然挥笔。</h3><h3> 书圣美名天下传,兰亭作序越千年。</h3><h3> 曲水流觞今又是,与时俱进续新篇。</h3><h3><br></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br></h3><div><br></div><h3><br></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今天翻找资料见到我90年代初的几张作品复印件,它们曾发表于当时邯郸日报、晚报、电视报,现在20多年过去了还依然能打动我的心。这几张作品创作感觉来源于明代徐渭《杂花图》以及现代写意画大家崔子范、陶艺狂人邢良坤等,特别是“大风起兮云飞扬”这件作品在1992年曾获全国青少年书法大奖赛优秀奖,无疑给了年青的我很大的鼓励!</p> <h3>用两个多小时写成的二十四开的大册页,草书七言古诗二十四首。</h3> <h3>应邀在中国白云书院参加书画笔会</h3> <h3>丈二匹</h3> <h3>在苏轼小字书《前赤壁赋》的基础上</h3> <h3>送文化下乡</h3> <p class="ql-block">参加邯山区政协九届一次常委会</p> <p class="ql-block">盛夏烈日炎,</p><p class="ql-block">兴来书小扇。</p><p class="ql-block">情急不可遏,</p><p class="ql-block">涂抹刷写点。</p><p class="ql-block">似入忘我境,</p><p class="ql-block">意到不求工。</p><p class="ql-block">醉心尺幅间,</p><p class="ql-block">狂笔自灿烂。</p><p class="ql-block">——平复轩夏日书扇</p> <h3>为朋友的玉器店题字</h3> <h3>作品刻碑上石</h3> <p class="ql-block">捐赠作品</p> <h3>我写的“福”字被陶艺大师葛军刻在紫砂壶上</h3> <h3>参加第一届中华台北鼎盛和安书法双年展</h3> <h3>在绍兴兰亭鹅池留影</h3> <h3>在汉画拓片上创作,内容为自作诗《题汉画车马图》</h3><h3> 骐骥一跃日千里,但叹疆场无边际。</h3><h3> 奋蹄若得东风便,横绝四海定有时。</h3> <h3>参加宣传十九大文艺演出</h3> <h3>为跑马场题字</h3> <h3>我写的“君子膳坊”被朋友制成印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