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土的掉渣”

环渤海纪实摄影行

外地人都说盖州“土” 盖州“土”的原生态 盖州“土”的民风淳朴.厚道 盖州“土”的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盖州“土”的是日子越来越好! 盖州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地处沈大高速公路经济带中部,是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东与岫岩县、庄河市相邻;南与大连市接壤;北临营口市和大石桥市;西濒辽东湾和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具一市连三港(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之利。中长电气化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庄林路纵贯全境,从盖州驱车2小时,即可到达大连周水子和沈阳桃仙机场,区位十分优越。总面积2915.2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6个办事处,总人口72万。有汉、满、回、朝鲜、蒙古、壮等民族。   气候温和宜人,全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5℃,降水量636.3㎜,无霜期189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寒暑适中,温和宜人。 省级文物保护~盖州钟鼓楼 国家文物保护~仙人岛古烽火台 盖州北海国家海洋公园~北海禪寺 钟鼓楼下勤劳的人们 十八亿年,潮涨潮落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北海“龙宫一条街”,近两公里的海蚀地貌,盈盈仄仄的“御道”,以及“御榻”“龙首”“龙脊”“ 龙骨”“龙尾”等等,把“龙文化”阐释得惟妙惟肖。以龙之九子命名的“九龙泉”,是海边留存下来的九口甜水古井,从唐代传承至今,甘泉清洌,绵延不绝。 美丽的仙人岛 古船和幸福快乐的儿童 原生态的盖州山区 盖州山区古民居 在“龙宫一条街”北侧的盖州角,有一片殷红的红海滩,与盘锦的红海滩如情人般遥相呼应,酿造出一片片火红的生命邑泽。与红海滩相应和,在大清河入海口附近,是白鹭园自然保护区,群鹭于苇丛间栖息,在园区内飞翔,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 赶海归来 打海蛰的日子里 仙人岛民俗 围绕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2013年,北海新区投资1300万元,修建了长6.5公里的临海景观观光路。道路通车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激发了北海新区开发北海旅游资源、拉动北海新区经济增长的信心。自2013年11月起,北海新区启动了营口北海国家级海洋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步伐。  辽宁盖州有一个美丽神奇的小渔村仙人岛,传说八仙在这里流连忘返,张果老更是在这里追打玉兔,形成了仙人岛。仙人岛是一个伸向海中的半岛,三面环水,从远望去,它像一支卧在海边的兔儿,因形得名,又称兔儿岛。          仙人岛有一个独特的运输工具——海马车。由于仙人岛海滩平缓,渔船不能靠岸,海产品不能及时运到岸上,机械车辆也无法开到海里运输海产品。当地渔民就把马车赶到海里来回运输海产品,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每年七月是打海蜇的最佳时间。本地和外地的渔船齐聚仙人岛,场面壮观,万马奔腾,渔船的轰鸣声和马蹄声合成了一幅壮丽的交响乐。     小渔港 冰海淘贝 盖州赤山旅游风景区 盖州七盘岭,新开岭自然风景区。 盖州猫耳岭风景区 盖州绵羊顶风景区 盖州玉石水库湿地保护区 盖州雪帽山旅游风景区 石棚古迹是历史的见证。追溯石棚古迹的渊源和变迁,从中便可寻悉辽东古城__盖州的灿烂文化和历史踪迹……   石棚,古称“石室”,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为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的巨石文化遗产;汉代称其为:“冠石”,其建筑风格也确实形状宛如古代帝王的“冠冕”。   从它的结构说起:它原本是由六块大花岗岩石组建而成,其构造又如小屋状,全身高约3.1米,三块巨石围成三壁,上部从大石板为盖,盖石长约8.6米、宽约5.7米、厚约0.5米(花岗岩石密度为2.6×103千克米),下部有底石,现南壁已不存在,它迄今是我国保留年代最悠久、世界上最大的石棚;同时,也是古代巨石文化建筑之一。 70年代盖州山区的孩子们(历史纪录) 今天盖州山区金秋农家 收获的日子里 淳朴的山区人们 农村老井 70年代盖州山区的农家(历史纪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宁盖州高跷秧歌 木渔船建成庆典仪式 【美丽盖州行-1】 摄影:姚振海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副主席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理事 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 国际摄影家联盟UPI会员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 辽宁摄影最高奖“金像奖”金奖获得者 "大众摄影"中国影像十杰 "人民摄影报"沈阳十杰 辽宁旅游摄影“金像奖”金奖获得者 国际著名艺术摄影大赛“奥赛”金牌获得者 中华摄影艺术“金马奖 ”金马奖获得者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 勋带奖    

盖州

摄影

仙人

北海

石棚

山区

风景区

获得者

渔船

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