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乌兰牧骑)农村文化工作队

吴老爹

<h1><b><font color="#b04fbb">&nbsp;&nbsp;&nbsp; 艺友心(江城子)</font></b></h1><div><font color="#b04fbb"><b style="font-size: 20px;">一骑乌兰进壮家,</b><br></font></div><h1><b><font color="#b04fbb">逢甘露,嫩红芽,<br>破土轻舞,美哉《向阳花》!<br>忽闻村头《铜锣》响,<br>喊《补锅》,跳《春插》。<br><br></font></b></h1><h1></h1><h1><b><font color="#b04fbb">寒来暑往冬复夏,</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勤磨练,蓄势发。</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惊涛闯罢,何怨浪淘沙!</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岁月已随鬓霜去,</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心有梦,艺无涯。</font></b></h1> <h1><b>  一九六五年</b><b>九月二日,根据广西区党委(1965)170号文件精神,柳城县(乌兰牧骑)农村文化工作队正式成立。“乌兰牧骑“在蒙语中就是红色嫩芽的意思,是蒙古族人民对策马扬鞭活跃在草原牧区,队员一专多能的文艺小分队的亲切称呼。</b></h1><h1><b> 建队仪式在柳城县委小礼堂举行,县委副书记林德昇主持建队会议。林副书记指出:乌兰牧骑式的农村文化工作队要求队伍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要活跃在广大农村。他笑着说,队员年轻化,不能超过二十五岁,你们的队长李惠德二十九岁了,是不合格的队长哦。</b><br></h1><h1><b> 岀席建队仪式的首批队员有:</b></h1><h1><b>李惠德、趙维英、全昆业、梁洪皎、梁庆发、钟敬文、温素玉、杨小芹、吴源智等九人。</b></h1><h1><b> 此后,陆续有欧业胜、邓兆息、韦桂明、刘秀琼、吴秀媛、梁润秀前来报到,至此,十五人的文化工作小分队组建完毕。</b></h1><h1><b>经柳城县委组织部任命:</b></h1><h1><b>李惠德任队长,趙维英任副队长。</b></h1><h1><b>经柳城县委宣传部任命:</b></h1><h1><b>李惠德任编导组组长,吴源智任副组长。</b></h1><h1><b><br></b></h1> <h1><br></h1><h1>队长:李惠德</h1><h1>1936年9月生,男,汉族,大专,1965年9月任柳城县农村文化工作队队长,1970年5月调岀,1972年5月调回县宣任指导员,1975年7月调任柳城县文化科副科长,1985年履职第三任柳城县文化局局长,1987年任柳城县人大文教卫委员会主任,国家三级作曲。</h1> <h1>副队长:趙维英</h1><h1>(1938--1995)男,汉族,初中。1965年9月进团,演员。1966年3月任副队长,1970年7月任“县宣“队长。1974年9月调任柳城广播站站长,后任柳城县广电局副局长。</h1> <h1>二胡兼演员:梁洪皎</h1><h1>&nbsp;(1941—2009.9)男,壮族,大专,1965年9月进团,演奏员兼演员。1970年8月调六塘中学任教。</h1> <h1>演员兼乐手:钟敬文</h1><h1>(1940.7--2013)男,汉族,1965年9月进团,演员、演奏员兼舞美。1978年任县文艺队副队长,1984年调任县文化馆副馆长、馆长,职称为馆员。</h1> <h1>乐手兼演员:梁庆发</h1><h1>1942年7月生,男,汉族,中专,1965年8月29日进团。器乐手兼演员,1973年任县宣副指导员、指导员,1978年11月调任古砦公社宣传委员。</h1> <h1>演员兼会计:邓兆息</h1><h1>1944年2月生,女,汉族,中专。1965年10月进团,演员兼会计。1968年10月调柳城县清仓办,1970年调县邮电局,1973年8月调任柳州地区医院统计员,高级统计师。</h1> <h1>演员兼岀纳:温素玉</h1><h1>1944年3月生,女,汉族,1965年8月27日进团,为我队主要演员。1972年4月调柳城县电影院、县新华书店工作,后调南宁市工商局,主任科员。</h1> <h1>乐手兼演员:全昆业</h1><h1>(1943.8—1981.2)男,壮族,中专,1965年8月28日进团。器乐手兼演员。1971年4月任柳城县文艺工作队副队长,1973年任队长。1981年2月11日不幸病逝。</h1> <h1>演员:梁润秀</h1><h1>1945年12月生,女,汉族,初中。1965年11月进团,演员。1970年3月调县糖烟公司。</h1> <h1>演员兼笛子:欧业胜</h1><h1>1946年2月生,男,汉族,毕业于广西经济管理学院,1965年10月5日进团,演员兼演奏员。1970年8月调柳城电影队、柳州地区粮食局。后任柳州市面粉厂工会副主席。</h1> <h1>演员:韦桂明</h1><h1> 1946年生,女,壮族,毕业于中国民政管理学院。1965年10月进团,演员。1969年5月调柳城糖厂广播室,1988年任柳城县民政局副局长。</h1> <h1>演员:刘秀琼</h1><h1>1949年6月生,女,汉族,初中。1965年11月进团,演员。1978年3月调沙埔供销社,后调柳州市果品公司工作至退休。</h1> <h1>演员:杨小芹</h1><h1>杨小芹&nbsp; 1948年3月生,女,汉族,1965年8月28日进团。为我队主要演员。1972年6月调出,后调柳州市农用汽车厂。</h1> <h1>演员:吴秀媛</h1><h1>1950年生,女,汉族。1965年11月进团,演员。1970年3月调柳城县医药公司工作,1980年调县人民医院任统计员至退休。</h1> <h1>编导兼演员:吴源智</h1><h1>1945年10月生,男,汉族,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1965年8月29日进团,编导兼演员。1987年12月任柳城县文化局第四任局长兼县文联主席。1992年7月调任柳州市彩调剧团副团长,柳州市剧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广西工学院兼职教授。</h1> <h1>  1965年9月9日,我队在沙埔大村首演,只有三盏马灯,演出了对口词、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小演唱《积肥小唱》等。</h1><h1> 从此,我们挑着汽灯、挑着装道具服装的箩筐,到农村山寨,厂矿部队演出,将一个个略显青涩、还很业余却充满活力和真情的节目献给柳城人民。</h1><h1> 1965年10月15日,我队排演了一批活报剧、小演唱《杀狗记》、《美军检阅记》、《云姐》等,深入沙埔公社巡回演出。在沙埔公社石门山,发生了两件挺有意思的小事:一是吴源智向村民借针线补衣,次日离开石门山约两三里,吴源智忽然发现裤腿还别着针,队长李惠德决定整个队伍停下,梁庆发自告奋勇陪吴源智返回还针;二是当晚演出布台时吴源智不慎踩死村民一只小鸡,他立即向该农户赔了五角钱。这两件事得到县委和当地群众的赞赏。</h1><h1><br></h1> <h1>  1965年9月27日至10月12日,全队人员到大埔正殿文化室培训声乐和形体功,辅导老师是县文化馆馆长杨钦华。同时排演了一批活报剧、小演唱《杀狗记》、《美军检阅记》、《云姐》等,再次到各乡镇巡回演出。</h1><h1> 1965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柳州地区文化局在柳州地区礼堂举办各县“乌兰牧骑”式农村文化工作队培训班,我队参加了培训。由区歌舞团演员罗弟、汤建智、唐家满、熊秀芬等任专业教师。学习了歌剧《补锅》(吴源智饰李小聪、杨小芹饰兰英、邓兆息饰大娘)、彩调剧《打铜锣》(钟敬文饰蔡九、温素玉饰林十娘),舞蹈《洗衣歌》、《春插》,对口词《毛泽东思想放光芒》,渔鼓《雷锋送钱》(温素玉主唱)、三句半《我们的炊事班》和《新风赞》等。</h1><h1> 集训后的首次演出在柳城中学,演出令人眼前一亮!开始有点专业水平了,从此,这支艺术水准渐渐提高的演出队伍,风里来雨里去,迈开双腿,活跃在柳城的山水间。</h1><h1> 1966年元月16日的春节前夕,我队首次参加县委组织的春节拥军慰问团柳城分团,前往鸡公山炮团、屯秋海军驻柳城某部后勤部和四塘农场驻军等部队慰问。</h1><h1> 2月4日,我队奉命到古砦公社大罗村演出,全队人挑着道具行装刚到向山村边,接到县委急令,全队立即返回大埔,为全县三级干部会布置会场,毫无怨言。</h1><h1> 2月10日,我队带着柳州集训回来的节目首次下乡到县面上社教试点的马山公社大龙大队巡回演出,并在此与社员“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h1> <h1>我们的七朵金花</h1> <h1>韦桂明和温素玉</h1> <h1>韦桂明和刘秀琼</h1> <h1>梁洪皎、全昆业和欧业胜</h1> <h1><font color="#010101">  1966年2月16日至18日,我队巡回演出到六塘公社三界大队,分别搭伙于梁美武、韦子荣等彩调老艺人家,受老艺人的熏陶,学习了不少传统彩调知识,听到了不少传统彩调故事。</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3月16日至6月5日,我队全体人员到古砦公社搞面上社教。李惠德、刘秀琼、吴秀媛在岭头大队,赵维英、韦桂明在汶炉大队,梁鸿皎在云峰大队,吴源智在龙袍大队,钟敬文、欧业胜、邓兆息在大户大队,梁庆发、温素玉、杨小芹在四巷大队,全昆业、梁润秀在古砦大队。</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12月18日下午五时许,我队全体队员征得县委同意,乘火车上京串联,12月20日抵达北京,住在国子监(当时的中国戏曲学校)。</font></h1> <h1>  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部份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在国子监聚集一堂联欢,庆祝毛主席生日。队长李惠德上台高唱客家民歌《共产党领导真是好》、百姓山歌《今年农业大丰收》,获得了满堂彩。</h1><h1> 12月31日,我队全体队员乘火车返回柳城。</h1><h1> 1968年10月,我县在壮校举办全县机关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我队全体队员参加,编在五中队。 </h1><h1> 10月21日,干部学习班首次“开宗”分配集训人员的工作,其中我队的韦桂明奉调柳城糖厂广播室工作,邓兆息调县革委清仓办公室工作。 </h1><h1> 11月2日至12月26日,我队全体队员随县直机关到洛埠修柳洛六级公路。 </h1><h1> 12月26日,我队在返程途中,滞留柳州参加柳江大桥剪彩仪式。之后,我队工作暂时处于停顿状态。 </h1> <h1>  1968年4月上旬,在柳城“县临革”的统一安排下,我队全体人员参加大型纪录片《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红太阳影展”活动。“红太阳影展宣传队”走遍全县各乡镇的山区、农村,进行放映宣传活动。每晚三个点,由三组送片员接力送影片拷贝,不管出路多崎岖,天多黑,放完一卷拷贝马上连夜送下一个点。此项活动一直持续到1969年5月15日,是当时最重要的文艺活动,县领导都将自己的下乡专用自行车交给送片员使用,县委书记牛贵明就献出了自己专用的“三枪牌”自行车。</h1> <h1>  文革后期,队员们各奔西东,农村文化工作队兴许是凤凰涅槃,柳城县委决定留下赵维英、梁庆发、全昆业、温素玉、欧业胜、杨小芹,着手筹备办文艺学习班,四下里挑选艺术人才,准备着柳城专业文艺工作的浴火重生吧。</h1><h1><br></h1><h1> 这是吴源智重返凉水山林场再当林业工人时与队友们留影告别。</h1> <h1>  果然,到1970年7月,又一支活力四射的文艺队伍登上了柳城文艺舞台,名字叫“柳城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县宣“。</h1><h1> 队长趙维英,副队长全昆业。</h1><h1>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代,充满活力、青春靓丽的文艺生力军!</h1> <h1>  不久,李惠德、梁庆发、吴源智、钟敬文等陆续回归文化艺术队伍。</h1><h1> 李惠德于1972年任县宣指导员,梁庆发于1973年任“县宣“副指导员,吴源智1975年调任编剧,钟敬文1978年任副队长。</h1><h1> 此后,柳城专业文艺走上快车道。从1978年的彩调剧《心中有数》、《茶林会》在柳州地区专业会演中引起轰动,到八十年代初的大戏《追求》、《凤芸趣录》和《追鱼》,连续在广西剧展等全区专业会演中勇夺大奖。这在当时的县级剧团来说是罕见的,从此确立了在广西戏剧界的地位。</h1><h1> 1985年7月,在柳州市文化局长牛秀的提议下柳城文艺队更名为柳城县彩调团。</h1><div><br></div><h1> 李惠德、吴源智、钟敬文参加柳城县第二届文代会。</h1> <h1>  1986年,吴源智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代表柳城彩调岀席了在北京召开的戏剧家盛会。</h1><h1>图为广西代表团全体成员。</h1> <h1>1985年,李惠德任柳城县第三任局长。</h1> <h1>1987年,吴源智任柳城县第四任文化局长。</h1> <h1>1988年,柳城县第三届文代会举行,吴源智当选为柳城文联主席。</h1> <h1>  1988年,柳城文化局举办农村戏校,聘请广西彩调艺术家傅锦华、梁友森任教。</h1><h1>图为戏校开学典礼。</h1> <h1>李惠德、吴源智和各乡镇文化站专干在一起。</h1> <h1>接待广西文化厅厅长韦壮凡</h1> <h1>接待广西文化厅副厅长冼光位。</h1> <h1>著名戏剧家张建军到柳城排彩调剧《凤芸趣录》</h1> <h1>陪同柳州市文化局局长刘沛盛视察柳城文化工作。</h1> <h1>群众文化工作,下乡是常态啦。</h1> <h1>  1985年12月21日至次年元月二日,第二届中南五省(区)剧本创作座谈会在广州及珠海、深圳召开。我队吴源智携彩调剧本《燕衔新泥》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曲体在戏曲艺术中的主导地位》的发言。在珠海,当吴源智向全国剧协主席曹禺汇报广西彩调简况和柳城县彩调团概况后,曹禺先生欣然在与吴源智合影的照片上题词:“吴源智同志,祝柳城县彩调剧团日益兴旺,更上一层楼,1985.12.珠海。”</h1> <h1>陪同全国文联主席曹禺参观。</h1> <h1>陪同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李超参观。</h1> <h1>拜访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心刚。</h1> <h1>宴请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王景愚和总政歌舞团歌唱家王庆君。</h1> <h1>  著名电影演员刘世龙、黄婉秋来柳领衔主演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吴源智创作的反映彩调老艺人生活的电视系列剧《戏迷盛老乐》。</h1> <h1>  1995年9月,柳城文艺队三十周年庆典结束后,谢燕春夫妇开车送第一代老队员专程前往六塘三界看望老队友梁洪皎。</h1> <h1>  接着又到柳州看望刚刚成功做完心脏手术的刘秀琼。</h1> <h1>刘秀琼身体恢复得很好。</h1> <h1>刘秀琼和杨小芹</h1> <h1>欢聚在南宁温素玉家中。</h1> <h1>都老啦,常来聚聚吧。</h1> <h1>老是老了,音乐一响,唱跳起来功夫还在,宝刀不老的咧!</h1> <h1>干杯吧,朋友!</h1><h1>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的家庭幸福,干杯!</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