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3日,第五届肇东大似海渔猎冬捕文化节开幕。活动以“赏冰乐雪新时代,相约渔猎大似海”为主题,以当地传统的渔猎冬捕文化引领,吹响了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加快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北国冬季体验式冰雪乐园”的集结号。</h3> <h3> 大似海渔场坐落于松花江北岸的肇东市涝洲镇安乐村,水域面积3000亩。<br></h3> <h3>据介绍,“大似海”有个古老的蒙古名,叫乌珠古尔泊,与科尔沁草原上的郭尔罗斯先民游牧封地的历史有关,自古就是天然的渔猎湖泊。</h3> <h3>即将消失的东北老物件</h3> <h3>醒 网</h3><h3>大似海的 "醒 网" 有两层含义:<br></h3><div> 一是通过祭湖祭祀天父、地母、湖神,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div><div> 二是通过祭网,唤醒己经沉睡的渔网,张网下湖,顺畅平安。</div> <h3>祭 祀</h3><div> “祭 祀” 的场面非常壮观,带有几分神秘与神奇。首先要在选好的场地上布置祭坛,冬季在冰面上,春季在湖岸山地上。祭坛设置方向按祭祀时间确定,一般在上午举行,面向太阳,并供奉猪头肉等祭祀用品。</div> <h3>萨满舞蹈</h3><div> 萨 满 舞 是随着原始宗教产生的,其动作则是从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发展阶段,对原始渔猎、采集、原始农耕、牲畜等劳动生活的反映。所以,从现在萨满的神衣(服饰)、法器(道具)、跳神(舞蹈表演)中,都可以看到原始氏族生活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痕迹。</div> <h3>炖鱼大赛</h3><h3>“ 百里天河捺钵宴,千锅竞炖万斤鱼 ” 现场摆放50口移动式锅灶,由50位农家大嫂,现场烹饪大似海野生鱼。</h3> <h3>上午10点左右。大似海冬捕主会场前,鱼把头手托酒碗,跪地高喊:大似海冬捕开网了!祈愿河神保佑开网大吉,渔业兴旺,国泰民安。轰轰烈烈的冬捕正式拉开帷幕。</h3> <h3>东北秧歌 </h3><h3>东北秧歌 是我们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发展到今天的一种民间歌舞。</h3> <h3>东北大秧歌助兴</h3> <h3>友人也入乡随俗,这身装备很“萨满”吧!😁</h3> <h3>各新闻媒体现场报导</h3> <h3>天然滑雪场</h3> <h3>马拉爬犁</h3> <h3>湖面上摆放着新鲜的鱼货。</h3> <h3>刚出水的鱼就地出售。</h3> <h3>千里海面冰封 万里大地银装</h3> <h3>大锅现场炖鱼</h3> <h3>等待鱼出网的游客</h3> <h3>出网</h3><h3>随着鱼把头一声令下,绞盘开动,鱼网从冰下托出,一条条大鱼跟随渔网跃然冰面。据鱼把头预测,这一网鱼最少10万斤。</h3> <h3>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群众</h3> <h3>头鱼竞拍</h3><h3>“头 鱼” 寓意吉祥、好运,历来都是游客以及商家争抢的好彩头。买头鱼是一种喜庆,意味着新的一年有好的开头,年年有余,预示着企业或者家庭在新的一年昌盛、繁荣。在民间一直都流传着一种传说,吃头鱼将带来好运。</h3> <h3>出鱼时,挂在网上的鱼直接随网拉到冰面然后摘下,浮在出网口的鱼用"捞子"捞出。最后,因每拉赶鱼的原因,更多的鱼都集中在网肚之中。网肚是网后端的一个兜,一个网肚最多能容纳百万斤的鱼获物,捞完网肚中的鱼后,将网肚拽出冰面,将鱼装车运走。由打镩、扭矛、走钩的将网再次装到爬犁上,到此,一网次冬捕结束。<br></h3> <h3>仪式结束,回到屋里坐在火热的炕头上边玩儿边等待品尝野生鱼宴。</h3> <h3>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午餐吃上了现场捕捞现场炖的纯野生鱼。😋</h3> <h3>就是鲜啊!😁</h3> <h3>至此,第五届大似海冬捕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虽然东北的天气寒冷,但人们的内心是火热的,愿我们勤劳勇敢的东北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h3><h3>感谢好友盛情邀请,让我们亲历了这场文化盛宴!</h3><h3> 2018年1月1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