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原创文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h3><h3>绘画摄影:岁月静好现世安稳</h3> <h3>题记: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回不到昨天,哪怕是上一秒都不能。我只有细数留在时光里的落花,目送芳华。<br></h3><div><br></div> <h3> 今天,儿子放假回来了。晚饭时说起了近期热播的电影《芳华》,我说我也想看这部电影。儿子说在秦皇岛看过一遍,但没看懂,可以再看看。一拍即合,一呼即应,手机订票,吃过饭稍事休息,开车愉快地直奔电影院!<br></h3><h3> 我是带着太多的期盼认真的观看的。思想里有太多关于芳华的宣传、渲染和评论,总想通过观看,得到或印证我是否也有此感?。事实证明,不能苟同,“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观内容,或许都会有期待过高后的小失落;不得不承认,电影给我的回味和想象更丰富更丰满些吧。</h3><h3> 无论看书还是看电影,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带进里面。我站在每一个人身边,既是个旁观者,又是里面的每一个角色;既目睹每一个情节故事,又经历着他(她)的经历,痛苦,情绪……观看的过程中,我的思绪乱飞。一开始就想起小时候看电影的场景;然后又想起读师范住校的集体生活、集体宿舍,还有那时候上学的青春懵懂、矛盾酸涩,青涩和幼稚;读中学时候给老山前线英雄写信的模糊记忆……好多好多往事偷偷的悄悄的从尘封中撞回我的眼前和脑海里。</h3><h3> 先说说剧情印象吧。电影开始,就是文工团排练舞蹈的场景。接下来,文工团这个集体接受一个新的成员——主角何小萍出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出现在这个集体中,因为种种原因,被搁置在遭戏虐、鄙视、嫌弃中。集体是别人的集体,孤单是自己的孤单。幸好有刘峰(男主角)给予她的同志般的关怀和尊重,这让何小萍感到些许安慰,也只有他才能给她温暖的感觉。在送走刘峰时,一句“能抱抱我吗?”在心里压抑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后的何小萍,看似坦然实质却饱含无奈、期盼和信任地告诉刘峰这句话时,步入中年的刘峰给了何小萍一个二十年前芳华时的拥抱。我想那一幕,一定碰触到每一个人的最柔软的部分,打开了泪腺的闸门。对自小缺少关爱的何小萍,我无限的怜悯和心疼她!我想抱抱她,也想被抱抱。在过去、现在、将来的某个时刻,我也想,也会特别特别的需要有个人“抱抱我!”</h3> <h3> 何小萍的集体生活,勾起我读师范时集体生活的回忆。记忆里有暖流经过,也有孤独涌出。</h3><h3> 十六岁的我考入师范学校。入学那天的景象至今在我的印象中极清晰。父亲送我去的。在校门处,遇到一个个子不高,眼睛很亮很有神,皮肤很黑的男生。家长之间搭讪着,知道他来自**乡。我俩是到校报到最晚的。(后来我们两个同班,再后来他和我家先生成为最好的铁哥们,现在我们两家是至交。)进校后,我们报到、交钱、进宿舍。宿舍给我留个一个靠近门的床位(别人都不愿选的),我上下观察别人的床,看着面前的床板,有些不知所措的发呆。这时,上一届的师兄(后来知道,是老乡的哥哥),非常热情的走进来,帮我铺好床垫,整理好行李。男生帮我这个小女生整理床铺,我既紧张害羞又如释重负、心里暖暖的,充满感激。</h3><h3> 我和我们班的另一个女生,住的是合班宿舍,其它六个女生是上一届体育班的。这样的开端,让我和我的728似乎隔着一道墙的距离。我们每天下午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是放松且欢愉的时刻。加入兴趣小组时画画、打鼓……更多是我跟宿舍里的的二姐(上一届)一起走走。在商店里买了爱吃的鱼皮花生豆,然后一边吃,一边在学校周围的田野小路溜达散心……除此之外的时间,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只读圣贤书”。连续三年六个学期我都获得品学兼优一等奖和三好学生,既有奖学金,还有奖状和奖品。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好学习的好学生。我却觉得缺少些什么。究竟缺少什么呢?只是缺少了在宿舍里跟更多的同班同学交流打闹的机会吗?当时我也不清楚。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再想想,这些都是成长的烦恼而已。</h3><h3> 来自同学间的关爱并不缺少。记得我与敏生日是一天,每当生日那天,她都会从家里(她家比较近)给我带来一份礼物,哪怕只是一个鹅蛋;还记得上三年级时冬天的一天,李姓老乡让我跟着出校一趟。没有正当理由学校是绝不允许的。我就请假说自己感冒发烧,要去县医院。同学们知道了,纷纷跑到我的宿舍,嘘寒问暖,还给我拿来她们的围巾、厚些的防寒服,帮我穿戴好,嘱咐我路上小心……我心里暖暖的,有种被照顾被宠爱的快乐和满足感。那一次,我哭了。无独有偶,电影中的何小萍六岁时,不也是为了得到母亲的关注,故意淋雨发烧吗。母亲抱了她,惟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那时那刻她觉得幸福极了,之后记了一生。</h3><h3> 是的,能记一生的一定有它刻骨铭心的理由。</h3><h3> </h3> <h3> 家通往学校的路总是长长的,孤独的。</h3><h3> 由于公共交通不便,我回家很少坐车。每周或每两周回家、回校都是骑自行车,学校里的绝大多数同学也都是如此。我家到学校有七八十里地左右吧。小小的年纪,漫长的路,父母也会担心,可是,家里的孩子多,农活繁忙,根本顾不上我们。农村孩子几乎都是在任凭自生自灭的放养中长大。三个姐姐,一个弟弟的我,没有哥哥,所以特别羡慕有哥哥的同学。有时常常听到同学说“我哥送我来的,这是哥哥给的,那次是哥哥帮我做什么的,上学被欺负时是哥哥替我吓唬谁谁的……”听得我羡慕、嫉妒。如果我有个哥哥,让我依靠多好啊!。如果我有哥哥,他会保护我的。“哥哥”是父母关爱不能到位时的爱的化身。</h3><h3> 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也并不是所有的实现都能永远。</h3><h3> 每次回家、上学,骑着自行车在长长的路上,我陷入了孤独。内心渴望偶遇能保护我的“哥哥”。还记得,有一次回学校,雾很大,视线仅仅有几米。骑车需要努力辨认方向,骑得很慢。独自一人,恐惧包围着我。在快进城的路口,遇到一个同校男生。我们都惊喜于巧合遇见,兴奋地有说有笑。在同行的快乐中,浓雾迷漫的路不显艰难了,却很快就到达终点。三年里,只有那么一次,那么一段路途,有人陪伴我,让青春懵懂的我渴望、喜悦、兴奋、心动、满足……多种情感交揉杂织在一起。无法用语言说清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是青春吧!后来,那个男生追求我,我没有接受,就没有后来了。</h3><h3> 漫漫人生旅途,我渴望陪伴我一生一世,保护我一生一世的男生哥哥。我在心里不止一次设想勾画了他的样子。他应该有男子汉的外貌,有男子汉的胸怀,有保护我、关爱我的无怨无悔。心里的形象为他准备——我的另一个同班同学。后来,他追求我,再后来我们在一起,直到今天已经走过二十七个春秋冬夏。</h3><h3> </h3> <h3> 毕业至今也已二十七年,好像只一晃的功夫,把我们晃到了多事的中年。许多简单重叠的日子,就这样散了,生活不待人,举头扬手之间,把有些东西隔到了光阴的对岸,此时我细数着留在时光里的落花。</h3><h3> 电影中文工团解散了,告别了曾需要它的时代。二十七年前师范毕业,728解散了。那些我熟悉的人,熟悉我的人各奔前程。多年不见,熟悉的陌生了;再见,已是纵使相逢应难识,尘满面、鬓如霜。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来过我生活中的你我他啊,只能在我的回忆里复活。</h3><div> 电影也好,现实也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色彩,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美丽,许多历史的产物和阶段的特点随着那个时代和阶段的结束而结束。曲终人散,各奔东西,留在记忆里的永远是苦涩也奔放,无奈也热烈的芳华。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能唤醒何小平的记忆,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最能惊醒我们都需要坚强的活着。</div> <h3> 面对不能重来的过往,面对不再的初见,面对逝去的芳华,我只想说:我来过,走过,认真的爱过……我现在在这里,把你就留在过去,保留过去的样子,是对过去的尊重,是对青春的缅怀,是给那段轰轰烈烈的忘我投入的自己的敬意和交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