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妈

戈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原发表于 2000年1月2日 《武汉晨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50年代,6岁的我随家人从四川迁居武汉中南行政干部学校(现古田四路)。当时正值中苏关系“蜜月期”,武钢、武重、武汉长江大桥等“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大项目在汉兴建,干校就是培训新中国急需管理人员而设立的。舅舅是延安抗大毕业的老革命,时任校领导,因此我们有幸与几位苏联教员合住一幢红砖平房宿舍,由此也认识了一位打扫清洁的俄罗斯大妈--玛丽娅(Maри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我的记忆里,玛丽娅大约40岁,人高马大白白胖胖,蓝色眼珠隐含忧郁,但平日总是乐乐呵呵十分风趣,中国话也说得相当流利。当时我们初来乍到,不懂武汉方言,于是她就自告奋勇担当起“汉语”翻译。记得有一次闲聊,她拿出手帕扮鬼脸,用拇指食指在嘴唇上一比一划说:武汉人管手帕叫“胡子”,逗得外婆、母亲十分开心。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玛丽娅还是我初学俄语、认知俄罗斯文化的启蒙老师。闲暇时,她常牵我在校园散步玩耍。有时她会仰望蓝天教我说:“把锅打,哈罗沙 Погода хорошая”(天气好),有时她会拎起拖把说:“洗吧洗吧 Спасибо”(谢谢),有时她还会指着自己招手说:“她是位大娘 До свидания”(再见)等等,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另外也是她,让我第一次听到了普希金《渔夫和金魚的故事》和克雷洛夫童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玛丽娅有一辆半旧自行车,在那年月是稀罕之物,校园里基本上苏联人才有。车架深绿色,前面装了个大车灯,车杆标牌图案大约是:太阳光芒四射燕子展翅高飞。她很爱惜这辆车,总是擦得光光亮亮。兴致来了的时候,她会让我攀上后架,要我挽紧她壮硕的腰身,然后迎着天边嫣红晚霞,在校外空阔沙石路(现解放大道)上兜风。我往往会把面颊轻贴她温软的后背,任由她徜徉在周边田园牧歌般的暮色里。那时那刻,耳边微风轻抚,车轮沙沙作响,不时飘来她夜莺般的吟唱,一缕莫名的依恋之情油然而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玛丽娅与我们分别,大约在1957年夏天。记得是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舅舅与几个苏联教员在家聚餐饮酒过量。玛丽娅进屋收捡时,不慎把一只捷克镂花玻璃果盘滑落摔碎。苏联教员当场破口大骂,舅舅也一时酒性,掀翻桌布上的餐具扔出窗外。玛丽娅忍气吞声冒着瓢泼大雨出外寻找,几番周折浑身透湿,才把锅碗勺盘一一捡回来。我在一旁吓得不敢作声,第一次看到她那深受屈辱的泪脸。没过几天,连句道别话都没有,她便无声无息在校园里消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多年后,我曾问起玛丽娅的身世。母亲说,她是沙俄贵族的后代,十月革命后举家逃亡中国哈尔滨。她在中国长大,一直靠做家佣为生,独身未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至今,我偶尔仍会想起儿时这位俄罗斯大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弗洛伊德说,童年的体验会影响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50年代“中苏友好”的浓烈社会氛围,玛丽娅的朝夕相处,舅舅的延安抗大草纸油印俄语课本、俄罗斯名画挂图、俄文《知识就是力量》、《鳄鱼漫画》期刋等,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一辈子眷爱苏俄歌曲、文学、绘画、电影和这个伟大民族的方方面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初中时,我因俄语突出而当上俄语课代表,还在操场面向全校师生朗诵高尔基《海燕》章节,后受老师指派与苏联学生通信交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80年代初在工厂搞技术工作,参与两项国家机械部标准制订,因工作需要,我搬来大部头专业辞典,硬着头皮翻译了多项俄语资料,中级职称考试也选择俄语,并以当时不错的80多分通过。在以后的日子里,读大学到报社搞新闻,到政府部门搞经济研究,直到退休一直对苏俄兴趣不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或许,这就是潜移默化的俄罗斯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约10年前,这篇童年回忆曾在自行车运动《环湖网》》发过,也有数万人次阅读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图片说明:上: 1950年代家人合影,小孩是我;中 玛丽娅;下一: 2014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俄导游在列宁纪念碑前留影。下二: 2016年在莫斯科红场与俄罗斯人合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