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哄越哭?看完这组漫画恍然大悟

💋路漫漫其修远兮💘

<h3>  很多家长在哄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大难题,那就是不管怎么耐心的哄,就是哄不好。其实你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有耐心足够贴心的时候,恰恰孩子不吃你那套,因此越哄越不能控制场面。</h3><h3>如果换一个角度,用<b><font color="#ed2308">“理解和共情”</font></b>的方式,站在孩子的立场,让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反而这样更能让孩子接受。</h3><div>我们来看一幅漫画。</div> <h3>爸爸悠闲的看着报纸,孩子边晃着腿边愉快的吃着冰激凌。</h3> <h3>冰激凌突然掉了......</h3> <h3>孩子:不开心,太让人失望了。</h3><div>爸爸: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好心安抚孩子</div> <h3>孩子:这可是件大事,爸爸不理解我……用大声哭,让爸爸看看自己有多失望。</h3><div>爸爸:真小题大做,本来就是你的错,不应该在椅子上晃来晃去。</div><div>孩子:非常不能接受爸爸严肃的语调和愤怒的言语,觉得很委屈,哭更大声了。</div> <h3>爸爸:怕麻烦,想让孩子赶紧安静下来,再买一个。</h3><div>为时已晚,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div> <h3>区区一个冰激凌竟然引起一片混乱,爸爸心想:这孩子该揍了……</h3> <h3>在上面的这场愤怒过程中,孩子出现了麻烦,拉响了自己的“警报系统”,爸爸用自己认为的最佳方式来安慰孩子,然而不但没成功,还让局面更混乱,家长看孩子不顺眼,孩子看家长也不顺眼,然后他们就冲到了“愤怒之巅”。</h3><div>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结局将会大不一样。</div> <h3>爸爸: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虽然不该摇晃椅子,但知道现在不是教训孩子的好时机。</h3> <h3>了解孩子的想法后,爸爸对孩子表示同情</h3> <h3>孩子仍然很伤心,爸爸给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爸爸的话,让孩子觉得自己获得了重视和理解,所以悲伤情绪没有加重,而是思考该怎么才能改善目前的情况。</h3> <h3>爸爸不断的安慰孩子,让孩子觉得爸爸是理解自己的。</h3> <h3>完全没有生气,喊叫!</h3> <h3><font color="#808080">① 爸爸可以给孩子再买一个冰激凌,并趁机让孩子明白以后吃冰激凌的时候,不要摇晃椅子。</font></h3><div><font color="#808080"><br></font></div><div><font color="#808080">② 爸爸如果不再给孩子买冰激凌,最好先向孩子解释原因,让孩子自己思考。</font></div><div><font color="#808080"><br></font></div><div><font color="#808080">③ 爸爸先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帮助孩子更好的控制情绪,并尽快消除抑郁情绪。过后孩子可能会重新思考,并想出解决办法。</font></div><div><font color="#808080"><br></font></div><div><font color="#808080">④ 孩子生气不开心或者难过,家长首先要暂时把自己的情绪与批评想法放在一边,体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font></div><div><font color="#808080"><br></font></div><div><font color="#808080">你可以告诉你对他想法的推测,不要过于自信或武断,因为你无法确定你说的就是对的。你也可以描述下你对他想法的看法,尽可能说的幽默点。</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