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生活中垃圾随处可见,虽说“垃圾”对人们的健康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但是,如果大家能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好生活中的“垃圾”,就会有益身心健康,保持环境的洁净。为了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了解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1月17日,旬邑县幼儿园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不乱扔,主动捡”的环保主题教育活动。</h3><div><br></div> <h3> 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图片,了解了“生活垃圾”对地球与人类的危害,老师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标志,如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的品种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小朋友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正确的分类方法,懂得了垃圾分类再利用的价值与意义。</h3> <h3>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h3><div>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div><div>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div><div>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div><div>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div><div>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div><div>医疗废物分类。</div><div>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div><div>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div> <h3> 老师还要求孩子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约束,在教室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要主动拾起,互相监督,相互检查。让孩子们明白教室的洁净和美丽的大自然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在老师的号召下,可爱的孩子们有的弯下腰,有的蹲下,有的趴在地上,将教室和楼道的环境整理的干净整洁。</h3><div><br></div> <h3>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环境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懂得了从小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相信,有了科学的方法,再加上我们的实际行动,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拥有一片美丽而完整的蓝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