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架峦峰,渠还是渠! 渠不是渠!

谢朝军

<h3>界址排渡槽全景</h3> <h3> 界址排渡槽位于宜章县关溪乡马头下村(图为湘粤交界处的渡槽),距宜章约50公里。远看渡槽,像一座天桥横跨在两座高山之间,其雄姿令人叹为观止。</h3> <h3>雄伟壮观的槽拱</h3> <h3>高大坚固的槽墩</h3> <h3> 整个渡槽长240米(其中槽拱跨度达168米),宽1.8米,高31.5米,全部用石料垒砌而成,除了中间合龙处用了一点水泥外,其他地方都没用一包水泥和一根钢筋。和我们一起参观的谭柳英老师说:“面对如此壮观的建筑奇迹,今天我们回想那是难以想象的艰难岁月,界址排渡槽反映了那个年代'人定胜天'的精神信仰。”</h3> <h3> 关溪的山上人烟稀少,山势陡峭险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修渠,有的同志跌倒受伤过,有的同志被蛇咬过,但前后三年无一人因公献身。据统计,修筑约50公里的渠道,用石料100多万立方。</h3><h3> 当时“红旗渠”的设计者之一的李湘明老先生回忆说:“当时整个工地只有空压机1台、碎石机1台、手摇绞车2台、电动卷扬机2台,施工架全部用的是竹木。高空作业,除了很高的肋拱采用卷扬机运送石块外,绝大部分石土料都是靠人力一担一担地沿着排栅挑上去。砌筑槽墩高达30多米,也是靠肩膀将数百公斤重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抬上去。”</h3> <h3> 工程最大最难的是鲁塘村附近的“界子排”山,渡槽要腾空横跨两座山头,其难度可想而知。</h3><h3> 在关溪,我还听到一个花絮:有位叫谭秋芬的女人,当时40岁左右,在修水渠时,连续半月不能下来,便在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搭建一个棚住下,吃住都在那,等到水渠工程完工时,旁边更加陡峭了,以致人不敢下山了,最后工程队派出一些“猴子”搭上人梯才将她“救”了下来。</h3> <h3> 《宜章县志》有记载,雄关渠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关溪乡修建的一座大型的水利工程,全长约50公里,耗时10多年,耗费数百万元,被誉为南方的“红旗渠”。潇湘电影制片厂还摄制了新闻纪录片《南岭飞渡雄关渠》。雄关渠道有过它辉煌的时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过甘露,它的设计和工程质量是没问题的,只可惜,这项浩大的工程并未全程通水,只有少部分通水多年,如今早已变成了断渠、废渠。</h3><h3> 如今在家务农 ,没有享受国家任何补贴,“红旗渠”的设计者之一如今80多岁的李湘明老先生面带愁容向我们展示自己靠着算盘计算、一笔一画绘制出来的图纸。通过他设计建造的栗源大桥等大大小小的几十座桥如今也依然坚固,令我们不得不佩服只有小学文化的他通过自学能够有如此深厚的理论功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