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新都桥

鑫雨

<h1>2013年6月9日&nbsp;</h1><h1></h1><h1><br></h1><h1> 下午6点,我从单位出来,蹬上单车,直接骑到贵阳火车站,在入口处拆下前轮胎,过安检后推着单车随拥挤的人流被推进站台,在列车员的指引下,把单车放在车厢的连接处后,找到自己的卧铺,上床一觉睡到成都,睁眼一看已是次日早7点40分的成都东站。</h1> <h1>2013年6月10日&nbsp; <br></h1><h1><br></h1><h1> 出站,在火车站附近处看到一家肥肠粉的专卖店,进去吃了一碗,没想到味道很一般。</h1><h1><br></h1><h1> 早些年,我和孩子的妈妈去成都看望一位老人的时候在他家小区里吃到过一碗肥肠粉,那是真好吃,我印象特别深。还记得红薯粉很糯实,肥肠有大节和小节之分,老板是先炸后卤再红烧的,所以肥肠很入味;高汤是用牛肉和鸡鸭骨、猪筒子骨来熬</h1> <h1>制的,牛肉有红烧和清炖两种,老板在肥肠粉里又加了一瓢红辣椒油和一勺花椒粉、一勺鸡粉、一勺蒜蓉和一把香菜,一碗麻辣软檽汤鲜味浓的红烧牛肉肥肠粉吃得十分过瘾,也就记得十分的牢,以至于后来发现是成都的肥肠粉一定就要去端一碗。</h1> <h1>  上午8点骑行正式开始,一早太阳就很辣, 从成都火车站骑了一会就看到一列一队一泼的骑友从不同的方向朝着318公路进发,一打听知道有从北京、西安、广州等不同地方来的骑友,都是来骑318线的,学生居多,中老年人也有,但像我一个人独骑的只有我一个。</h1><h1><br> 我妈说我孤僻,不与家人往来,其实我是不愿意与他人的意见发生分歧,每次分歧带来的都是伤害,我也不想打扰别人,宁愿一个人遵从自己的内心所为,遇到事情自己解决,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h1> <h1>  大慨骑行2.5个小时后终于出城,骑到了G108公路上,又骑了很久怎么也找不到传说中的318,心里纳闷,说好的318线,怎么看不到呢。骑了一会,看见前面有一群穿着骑行装的年轻人在路边等人, 我上去问:“你好,怎么没有看见318国道?”,其中一位骑友回答我说:“这段路108和318共用一条道”,“哦,原来是这样啊,谢谢!”,我挥手向这群年轻骑友告别,心想,原来公路也可以共享啊。</h1><h1><br></h1><h1> G318公路,号称中国最美的骑行线,从上海入海口处进,从西藏边境出,进入尼泊尔,其中成都到拉萨是很多骑者的梦想,要翻4000米以上的高山12座,克服高反、落石、滑坡、疲倦、大货车带来的危险,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体力去完成。但是,长途自行车骑行,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不知道为什要去骑那么远。对于一个真正的骑者来说是没有多少理由的,他们会说不要问为什么要去骑,因为路就在哪里。</h1> <h1>  除了平坦的公路和头顶上的烈日,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也没什么可看的,不过也正好契合了我这样孤单的人,我一点也没有觉得枯燥,中午到邛崃吃了一碗毛血旺加米饭,下午在路上吃了两个西瓜和三瓶水后继续赶路,一口气骑了近180km,终于在离雅安马踏飞燕雕像前2公里处停下来,找到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单间房住下后,走到街上寻找房东推荐的雅安的豆花饭。</h1> <h1>  我边走边找,在经过一家买鱼的饭店时,突然听到一声吆喝,我回头一望,发现是一位发福的中年妇女在叫我来吃饭,我问:“你这个雅鱼多钱一斤”,其实我还是想吃雅鱼,听说雅鱼和雅女雅雨是雅安的三雅,名气很大,所以想尝尝鲜,没想到这位妇女说:“你一个不要吃鱼,雅鱼200多一斤,一个人吃划不来,你就吃豆花饭,我家的豆花很好吃。”,话音刚落,她就叫人给我做豆花,我一想,跑了一天就吃腕豆花不够啊,于是我又叫她给我加了一份红烧茄子和一瓶小二锅头。<br>  </h1> <h1>  等上菜的间歇我问一位服务员,刚才那位是谁,服务员说是这里的老板。我发现她吆喝的时候脸有点发红,但皮肤很白,看上去气色红润且泛着光泽, 老板娘虽然有点发福,但小脸小鼻的模样还是挺讨喜的,她目测在1.6米左右,衣着得体,朴实无华,做事干练利落,在店堂门口吆喝来往的客人,十分的热情。看来,雅女并非浪得虚名。<br></h1><div><br></div><h1> 不一会的时间,辣豆花、红烧茄子、酒和米饭就送到我的桌子上,我吃了一口,味道还真是不错。</h1> <h1>2013年6月11日</h1><h1></h1><h1><br></h1><h1> 昨晚睡得不错,今早6点起床,收拾完后出发。路过一家面店,看到好多人蹲着端碗在马路边吃,心想,人多的地方肯定味道不错,于是停下单车,走进店内,叫老板煮了二两红烧牛肉面,加了一盘卤鸡肠、一个卤鸡蛋、三只鸡爪和一盘泡菜,吃得很满足,吃饱就赶路。</h1><h1><br></h1><h1></h1><h1> 清晨的雅安雾蒙蒙雨蒙蒙的, 青衣江穿城而过,带来了阵阵的风凉,空气像被洗过一样清新,无论你期望或者不期望,雅雨依旧来临,被雨淋湿的树下,想不到任何的诗意,不过还好,九点过钟天空开始放晴。</h1><div><br></div><h1></h1><h1> 这是一段下坡路,不一会的时间就溜到了马踏飞燕雕像前。马踏飞燕是这座城市的旅游标志物和文化符号,这匹马站在圆滚滚的石头球上向前移步,被人戏说为 ‘立马滚蛋’。当然,拍照是必须的,待我把单车停好拍照留影后就走。</h1> <h1>  自古以来,雅安一带产茶区就有一条古道把茶叶送往西藏,雅安是这条古道的起点,古道上有茶号遗址和其它很多的文物点,现已被保护起来, 这些文物点就像散落在古道上的珍珠,华丽地诉说着古道的辉煌。</h1> <h1>  茶马古道雕像就塑在青衣江边,看着古人们驼着满满的茶叶,特别是母亲喂奶的场景,再想到自己一个人骑着单车跑到这里,不由感叹:<br><br></h1><h1>古道男丁瘦马, 女人奶娃驼茶,</h1><h1>今有一人铁马, 流浪人在天涯。</h1> <h1>  青衣江就在路旁,看着欢腾的波浪逆江而上骑行, 呼吸着山上释放出来的负氧离子,感觉惬意的生活不过如此。公路边时不时的出现地震帐篷,向人们述说着那场悲伤的512汶川大地震,因为那场灾难,使这片土地也成为焦点,意想不到的坍塌灰暗了一些人的生命,阴霾了一些人的生活,也悲伤了我的文字,我决定赶快离开这片土地。</h1> <h1>  早上8点在雅安城里吃的那碗牛肉面已了无踪影,肚子里已经没有货了,一直沿青衣江往新沟方向骑行到现在已是下午3点,感觉真的有点饿。好在路边的餐馆也挺多,于是想找家饭馆吃点东西,看到有家带有院坝的馆子后停下单车,走到院坝边那个大灶台前观察了一下伙计的炒菜功夫后,定心就在他家吃饭。我问:“老板,有没有麻婆豆腐”,答:“有”,又问:“有没有炒莴笋片”,答:“没有,有笋子肉片”,我重庆人听得懂他的话,“好,就要这两样”,“来一瓶啤酒”。<br><br></h1><h1><h1> 一盘麻婆豆腐、一盘抄笋子和一瓶啤酒很快就端到我的桌子上,吃了一勺豆腐后感觉味道很重,是我要的麻婆味,比在成都吃的味更浓些,是正真的麻婆豆腐。竹笋是这家人自己在山里踩的,很嫩很嫩的那种笋,好吃😊。吃完继续赶路,从雅安到新勾98公路,不远也不算近,在山里转着爬坡,快到新勾住宿点的时候有一段长坡道,骑得很费劲。</h1></h1> <h1>  下午5点左右,离今天的住宿点就差一个长坡的距离,5点20分我刚蹬上坡顶,就被一个小孩缠住, 他说:“叔叔去我家住吧,我妈做的饭好吃。” 听他说这句话,我不由自主的就跟着这位小朋友就去了他的家。</h1> <h1>  其实,新沟有好多人在揽客,大部分骑友是提前预订好的,剩下的也被前面的客栈拦截了,后面的客栈只能派人到前面去抢客才有生意,这样一来,后面的客栈反倒是人少清净好多。招呼我的小朋友把我带到他家后转身离去,他妈上来和我谈价格,我问:“多少钱一晚”,她说:“50元包早餐,这条街都是这个价。”,我说“行,我看看房间吧”,这位妇人带我上了二楼,我看中一个单间说:“就要这间”。</h1><h1></h1><h1><br></h1><h1> 这是一栋用木棍在坡坎上支撑起来的二层木楼,坡坎下是涓涓溪流的新勾河,一楼是大厅兼厨房,炒菜吃饭都在这里,二楼是住宿房间,有单间和多人间不等,门口有一块很大的院坝,骑友们的单车就停在院坝里。<br>由于中午吃得晚,到现在还不怎么饿,不急着吃饭,就在二楼阳台上观看了一番,猛然发现这间房和我几年前在虎跳峡住宿的那个小木屋简直是太像了,同样是对面的青山下面的河,只不过这是新沟河罢了,这种感觉一来就有了一种归属感和亲切感,顿时喜欢上了这间小木房。木房下的新勾河在静静的流淌,对面满目青翠的山林里开满了一簇簇的小野花,不是仙境也是神往的地方啊! </h1> <h1>  老板娘热情地推荐我吃本地的新沟河鱼,也好,弥补我没有吃到雅鱼的遗憾。鱼是他们在新勾河里养的,河里的鱼背部黑的发亮,及其鲜活,老板娘宰杀后用泉水洗净,切成厚片,看她把鱼片加了一点盐、白酒、一个蛋清和生粉充分搅匀上浆后,再把鱼骨过油炸了一遍,加入筒子骨汤,把鱼汤熬得很白,又另起了一锅爆炒葱姜蒜和郫县豆瓣酱,待油炒得很红的时候,见她抓了一把花椒和干辣椒下锅炒,调料已被充分释放,满屋都充斥着这个香辣的味道,老板娘麻利的把鱼汤倒进锅里,待鱼汤微开时把浆好的鱼片一片一片的放进去,开小火慢慢煨熟,然后用篦子捞出所有的料,锅里剩下红汤,将选出鱼片再回到锅里,加盐、味素、鸡粉和胡椒粉,稍煮出锅,倒进一个青花盆里,上面撒把白芝麻、蒜粒、花椒粒、辣椒粒和香菜,最后泼了一勺冒烟的滚油,再激香出所有的味道,使这道菜更加油亮光滑,红彤彤的呈现在我的面前。老板娘的手法如同大厨,估计也是专业学过的人,下料狠,一板一眼的,讲究厨具,出菜美观华丽,是我目前看到的做菜最走心的一位老板娘。<br> 一条鱼做出来后成了满满的一大钵鱼。我问老板娘:“这上面是什么花椒”,她说:“是我们山里的野花椒,你尝尝味道怎么样?”,见她认真地做这盘鱼用了近一个多小时,怎么好意思再点评一番,赶紧对她说:“肯定好吃,肯定好吃,闻着好香哦!”。此时,下午六点过,太阳的余晖把院坝周围染得半红,老板娘搬了一个小方桌和竹櫈放在那里,让我去院坝里吃,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h1> <h1>  我发现,这个时候不断的有骑友上来,一对年轻的男女骑友停在这家门口,商讨是不是要住宿在这里,兴许是看见我满满的一钵鱼一个人在一个大院坝里十分的惬意吧,他俩决定留下来,正说着,其中那个男的骑着车朝原来的路下去了,留下那位女孩一个人在那里等,我便问她:“怎么他走了”,她说:“他下去接其他的人”,我又问她:“你介意和我一起吃吗”,她说:“不用了”,我说:“天下骑友一家人嘛,不要客气。”,“嗯,那好吧”她回应我,我赶紧叫老板娘又搬来一个凳子,送来碗筷,另加两瓶啤酒和那女孩一起共享这钵老板娘精心制作的新勾鱼大餐。</h1><h1><h1><br></h1> 真是一场愉快的晚餐啊!</h1> <h1>  酒后回到木楼休息,闻着特有的木香味、听到楼下娟娟的新勾河水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我很放松哦。躺在床上听到隔壁哪对青年骑游恋人的彬彬诗语,使这个穷山僻壤的夜色也变得暧昧与温暖。 本来想早点休息的,现在反到睡不着了,干脆下楼转转,看到有块墙壁被骑友们的各种留言和涂鸦占满,很有意思,住足仔细观赏。 </h1> <h1>2013年6月12日&nbsp;</h1><h1></h1><h1><br></h1><h1> 今天的任务: 翻 越 二 郎 山</h1><h1></h1><h1> 今天正好也是端午节,昨晚看见老板娘在洗粽子叶,手被泉水冻得通红,今早六点她就把粽子煮好了,早餐还有煮鸡蛋、稀饭和素面,稀饭和面条管饱不收费,一个鸡蛋也不收费,超出的一元一个,我买了两个鸡蛋和四个粽子,收拾好行禳,向老板娘告别后就出发了。</h1><h1><br></h1><h1> 一提起二郎山,很多人就会想到那首歌曲---《歌唱二郎山》 ,是的!当年修这条路时牺牲了好多人,为了纪念他们,有人编写了这首歌,并把它做成碑文立在隧道口傍边供游人了解。 二郎山是川藏线上的第一道险关,它海拔3437米高,上山的路况很是复杂,弯多、车多、坡大、路窄,骑车在这条路要特别小心往来的大车,驾驶员根本就没有把骑车人放在眼里,大车从身边呼啸而过时就好像要把你吸进去。我小心翼翼的在峡谷中骑行,时不时看看周围的情况,只见路边河流水势汹涌、山林茂密、 满目尽是青山绿水, 飘过的几朵白云时不时遮挡遮挡盛夏的骄阳,在蜿蜒的山路埋头苦蹬,噗通噗通的心跳声伴随我一步一步向着二郎山顶挺进。</h1> <h1> 路过蜂子桥时看见有些养蜂人住在非常简易的棚子里,她们在哪卖蜂蜜,因为这带山林没有被工业污染,蜂子踩的是野花,所以蜜很纯,当然也很贵,要卖100元一斤,我买了一瓶一斤的带回去给老妈吃,又买了半斤留在路上自己吃。我边吃边蹬,快到山顶时,看见一美女在推车,我习惯的伸出拇指为她加油,她却嘟着嘴巴对我说:“我没搭车哦。”,我立即应声道:“嗯,加油啊,美女!” 。</h1> <h1>  又转了不知多少个弯,在不知不觉中就骑到了山顶,远远地就看见大大的一个洞,那就是传说中的二郎山隧道,隧道全长4172米、宽9米 、高5米,是目前我国第二高、长的隧道(第一是秦岭隧道)。隧道旁边有一个小型广场,广场上聚集了好多的游客和骑行者,他们在那里做出各种胜利者的姿态拍照,不亦乐乎。 组团的骑友们要等到人到齐后才能穿越隧道,因为我是一个人,只要有人进洞,我就跟随。正在这时,我发现有七人要进洞了,于是赶紧尾随在第八个位置跟进,和他们一起钻进洞里。</h1> <h1>  第一次骑车穿越这么长的隧道还是挺刺激的,嘿嘿。其实洞里很凉爽,有灯光照亮,但是穿洞的大车把灯打在远光灯上,让我们这些骑者感到刺眼炫目,根本看不清前面的路,特别是汽车的轰鸣声在洞里回响,好像是从头上压过来一样,五雷轰顶哪般,很吓人。好在穿洞时间不算太久,大家一字排好,有领队有押后,有惊无险的穿过了二郎山隧道,出洞时,有骑友振臂高呼,也有人骂娘,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骑车穿越这么长的洞,当然很兴奋。<br> 刚从洞里出来,兴奋的心情还没有平息又被眼前壮丽的风景吸引过去。出洞口不远处有一观景平台,我推着单车来到一个观景台,远眺大渡河, 放眼过去,蜿蜒的路在阳光下闪耀,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大渡河旁,那里就是红色的圣地-泸定。</h1><h1><br></h1> <h1>  从观景台上眺望大渡河还能隐隐约约看见泸定县, 红军“飞夺泸定桥” 的桥就在那里。 红军飞夺泸定桥讲述的是,1935年 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守敌将桥板大部拆去,并在东桥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左路军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通过大渡河。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名勇士身挂中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沪定桥。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 ,我们胜利了”</h1> <h1>  几年前我就去过泸定桥,还在桥面木板上晃荡,踏在上面,如泛轻舟,我在桥上扮红军、披斗篷、跨战刀、做各种剪刀手。 这次从二郎山骑着单车下来就没打算停留,在进城的牌坊下拍完照后,骑着车快速越过了泸定公路桥,我决定继续往上骑,就像红军战士一样飞夺泸定桥,谁也无法阻拦。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翻越二郎山后应该在泸定休息一晚,恢复体力后,第二天再走,因为前面是川藏线上一条非常变态的漫长的上坡路。</h1> <h1>  对,前面就是瓦斯沟,骑行要逆瓦斯河而上。路书上说过,要在泸定休整半天,绝大多数骑行者都住足停留,只有疯子或叫牛人的人才会继续往前蹬车,因为前方从瓦斯沟开始到康定是延绵不断的山坡啊,没有一点下坡,哪怕是一段平路也没,偶然发现50米的平路,就有骑友挥笔涂鸦,“操,这坡是假的” ,可见是多么难缠的上坡路。</h1> <h1> 路过一片农地,看见有农夫在种树,我问这是什么树,他说是大红袍花椒树。我是第一次看见花椒树,顺便问一下大红袍花椒和青花椒的区别是什么,老农说:“新收的花椒没加工过,味道较麻,就是青花椒。红花椒是老花椒或是经晒过的,有些是烤过的,就是红花椒,麻味轻些,但味道更为醇厚。一般我们做鱼用青花椒,炖汤用红花椒。”,呵呵,老农回答得一本正经的,厉害!</h1> <h1> 一路上就这样慢蹬慢摇,摇啊摇,晚上九点左右终于摇到了康定的桥,过桥后骑到一个汽车站时被一声大叫吓了一跳,一位妇人对我叫:“停下!”,我回头一看,昏暗中她是一阵小跑过来的,我不由放慢车速,等她上来,她还没有接近我时,我就感到这个女人一身酒气,她好有喜感的对我说:“大哥,我刚喝喜酒来了,嘻嘻。”看她上气不接下气的和我说话,我只好下车陪听。 她说:“哥哥,你骑车累了,到我家休息吧,我家房好呀,房前有条河,风景好空气好、安静、还有停车地、离汽车站也比较近,今天早上才走了一批骑车人,他们都很满意。”。我向来对喝酒的女人有好感,她这样一讲,我就不由分说地跟她去了。 &nbsp;</h1><h1><h1> &nbsp;</h1><h1> 这是一栋四层砖瓦房,前面有一块很大的园地,停放着留宿人的车辆。从折多山流下来的两条河流在她的房前交叉汇集后不知流向哪里去了。这栋房披红挂禄的已有藏区的味道了,进园一看,许多单车整齐排列,心里顿时明白许多。 她虽然喝酒了,但口齿清晰,叫我拿出身份证来登记,待验明正身后,她叫人安排我到三楼的一个标间。这个标间的床单被褥是新换的,有淋浴和独立卫生间,还行吧。 </h1><h1><br></h1><h1> 这天蹬二郎山又蹬瓦斯勾坡到康定,累得像狗,不想吃的只想洗浴,待我洗完才感到屁股疼肚子也饿了。于是换好衣服赶紧下楼去找吃的。从她家大院出来走过一座小桥,来到街上看到沿街有好多川味馆子,尽管是晚上11点了,餐馆却还是灯火通明的,我找到一个人多的川馆进去,让老板给我炒了一份鱼香肉丝、一盘清炒的小南瓜丝、一碗豌豆尖蛋花汤、一瓶二锅头和一碗饭,这晚吃得很香很香。&nbsp;</h1><h1> </h1>新沟到康定骑行12小时,108公里。</h1> <h1>2013年6月13日</h1><h1></h1><h1><br></h1><h1> 今天的目标:折多塘<br><h1> 折多塘是折多山下的一个小村庄,因为有一塘野温泉,使这个地方成为川藏线骑行路书上有名的驻足点。<br> 昨晚吃完饭后已差不多夜深12点了,有点累,睡得也比较沉,今早9点才起来。一想到今天从康定到折多塘只有17公里的山路,心里不由轻松了许多,打算吃过午饭后再走,现在还早,有时间先去逛逛康定县城。 告别老板后,我推着单车沿着河道边往情歌广场方向边走边看,县城还是蛮宽,中间有条河,河边有的居民小楼精致而小巧,有藏式的平顶建筑风格,但又不失汉族建筑注重环境教化的影子。</h1></h1><h1></h1><h1><br></h1><h1></h1><h1> 河岸两边有卖水果的铺子、饭店、宾馆、商场,一些买菜的小贩占道经营,使本来就窄的人行道显得更拥挤。早上的风很大,呼呼的在耳边着响, 带有一丝丝的寒意 ,把脸都吹得很痛。我问一位买菜的大哥:“这么大的风,你们不冷吗”,他说:“习惯了,一年四季都这样”,我又问:“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风”,他说:“这里落差大,折多山上下来的水带来的”,看见他瑟瑟的样子,我在想,冬天这里又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两岸挂满了冰珠,一定很风凉吧,哦!好有画面感。</h1><h1><br></h1><h1> 我转眼朝这条河看去,感觉折多河是带着冰雪的晶莹和寒意、气势汹汹的从高山上闪亮着浪花奔腾而下,咆哮着穿城而过,风之下,两岸的经幡,在远处蔚蓝的天空背景下涌动,飘来荡去,仿佛在对我说:欢迎来到情歌的故乡。</h1> <h1>  不知不觉,我推着单车就到了康定的情歌广场,广场上有很多游客,有的在藏民生活场景雕像前留影,也有人站在广场上引颈眺望远处的跑马山;广场的周边一圈有很多卖吃的,我找来找去,终于在广场右边的一个角落看到一家卖牦牛肉的面店,进去吃了一碗红烧牦牛肉面,之后又去一家卤菜店买了点卤猪耳朵、鸡爪和一厅啤酒,边吃喝边和老板聊,我问:“这里就是情歌广场吗?”,他说:“是啊,晚上热闹哦。”,我又问:“是有节目吗?”,他说:“不是,每晚7点开始,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什么民族的人,都到这个广场来跳舞,热闹得很,你晚上来跳吧。”,我问:“是跳广场舞吗?”,他说:“跳锅庄舞”。我说:“不行啊,吃完东西我就要去折多塘,跳不了舞啦。”</h1> <h1>  逛完情歌广场,我继续推着车往上走,坡越来越陡,河流越来越急,慢慢的我已走出了县城,我抬眼一望,远处一座雪山在阳光下闪耀,回头一看,康定已在脚下,我跨上单车,向着折多塘方向蹬去。</h1> <h1>  从康定到折多塘只爬17公里,但感觉很难爬,人还处在放松状态,所以蹬起坡来很吃力,拐了无数个弯,就是看不到那个小村庄,有些心急的骑友开始在骂娘了,我骑到一块路牌前停下看上面的涂鸦,上面写着:“身在地狱,眼在天堂”,我想这句名言会不会是出自于这块路牌上的涂鸦啊。</h1> <h1>  下午3点,终于爬到这个群山环抱下的小村子,村里的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去了,留下一些老人看守房屋,因这里的一口温泉,让他们多余的房子有了生意可做,出租给到这里来留宿的骑者。我随着一行十余骑友来到其中一个两层楼房的客栈,两个老藏民迎接了我们,在我的要求下,他把一间房安排给我住,我看到他家有两人到八人不等的床位,床已变成藏式的靠背床了,像椅子一样,每人50元,还包早晚餐。后来才知道,这个看上去的老藏民其实只有58岁,他的老伴也只有55岁,但岁月吹走了他们的芳华,一幅老态龙钟的样子。</h1><h1></h1><h1><br></h1><h1> 温泉就在我们住宿的后山上,顺着一条小路爬了大概一公里的山路,远远地看见群山里飘扬的红经幡,知道那里就是我要去的地方。</h1> <h1> 心里一震,走近一看,只见是一个20平米的月牙泉,冒着淡淡水雾,水很清亮,已经有早到的骑友泡在里面了,池子的周围用石头垒成了一米高的围栏,围栏上搭满了骑友们的花色骑行服。我脱去外装,穿了一条三角内裤下到水里,果然舒服哟, 池塘下面是柔软的泥沙, 泉水从高处的地底下冒出来,又从低处的石缝里流出去,是个流动的泉水池子,泉眼处的水温有五、六十度有余,其他位置的温度刚好与体温接近,躺在这个不要钱的野温泉里,看着远处的雪山山顶在盛夏的阳光照耀下发出金色光,四周青山环抱,空气清新,微风轻抚,经幡飘动,在蓝天白云下,享受下午四点的太阳,真是赚大了。</h1> <h1><font color="#010101">泡着泡着,又来了一些骑友 ,其中有位韩国骑友,印象深刻,他头发染得金黄,身着紧身衣拿着相机在周围不停的给人拍照,然后与人分享他的作品,大家都竖起拇指赞他拍得好,但他听不懂我们说什么,和他同行的骑友拿他路上的奇闻调侃,在山下时忽悠他,说这里不能拍照,于是,他就忽忽地登上来等着大家,在这个可以拍照的塘子里拍个够,他骑的是小圈的折叠车上来的,很牛哦!还有一个小伙也很搞笑,他穿着骑行服也要下塘来泡,被大伙一阵狂笑,于是他索性脱掉衣裤光着身子就跳入池中!!刚入水就有人逗他:“来姑娘啦”,他急忙把骑行服往屁股上拉,拉上来后发现没有姑娘,待他又把裤子脱光下水后,有人告诉他,大哥:有个女的来了,哈哈哈!又是一阵狂笑,但这回是真的,这小伙发现来了一个女子就急忙拉快旧布来遮挡,可是布太小没完全挡住,哈哈哈!大家笑开了花,等他刚好穿上裤子,这位美女穿着裙子就已来到了池子前。</font></h1> <h1>  更让人惊艳的是,这位女骑友在众人的怂恿下也水了,但她是穿着裙子就直接下水的,笑得我,一会她怎么回去哦,哈哈哈。</h1> <h1>  欢声笑语在山谷里回荡,池塘边倒影着围栏上的骑行装,五彩斑斓的色彩如同他们的青春年华,激情在这个小小的池塘里释放。</h1> <h1>  下午六点,老板约好的吃饭时间,我回到客栈,在院坝里用水管里的凉水冲洗身体后,第一次吃了一次藏民做的晚餐。<br>  晚上躺在床上无聊,翻看网上很火的一个叫二姐的骑行游记,她写到:“人生中太多的束缚,太多的身不由己,无可奈何。这样开怀纯粹的欢乐,你有多久没有经历过了?如果可以,你是否愿意拿那些无谓的虚荣角斗,渐渐苍白无力的奔波徒劳来交换?有时候不是我们得到的太少,而是要求的太多,我们舍不得昨天,错过了今天,奢望着未来,放不下别人眼中的自己,抛不开自己眼中的贪念,为了一个毫无定数虚无缥缈的明天日复一日压榨着自己的青春,无视内心深处的呐喊。”。<br>  这个号称二姐的姑娘,其实才26岁,写出这么深刻的话,着实让我惊讶,也很佩服她。她25开始学骑单车,第一次上路就是去骑滇藏线,还是在路上拜的一位老骑友教会的,她给自己的自行车做了一块车牌,车号是:sb2222,二姐就是这样来的,后来她环骑中国,还骑出国门。她能歌善舞,笔墨留香,点点文字散发出的是一个又一个欢快故事。她的勇气一直激励着我,去克服路上的种种困难,我相信我也能做得很好。</h1> <h1>  2013年6月14日</h1><h1><br></h1><h1> 早6点,已有骑友起床洗刷。昨天泡温泉又好好休息了一晚,近段时间的疲劳全无,神清气爽的我吃了一碗“老藏民”煮的面条和鸡蛋后,准备出发,看见陆续有骑友上路,我也告别藏民,蹬上单车就走。</h1><h1></h1><h1><br></h1><h1> 今天任务很重,要翻第一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折多山,对于第一次爬高山的人来说,还是有点担心,担心高反翻不过去,所以骑友都把翻越折多山看着是个试金石,能翻过去,以后就问题不大,翻不过去的,只有打道回府或搭车前行,依我看,主要还是心里没底,翻过去心理得到安慰,翻不过去不代表后面就不行,适应了就好。其实翻折多山并不那么痛苦,对于我来说,翻过折多山后,我的假期就结束了,那才是真正的痛苦。<br> <br> 清晨,浓雾弥漫,小村庄还在沉睡,只有几户烟窗在冒烟,估计是在为骑行的人准备早餐。拐了一个弯,骑出最后一户农家,开启了骑行后面的无数个弯。折多多的一坐山哦就是折多山吧,我心里这样想着,抬眼一看路牌,此处海拔1800m,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高海拔地区了。</h1> <h1>  折多山是传统意义上的藏汉分界线。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山每年只有6、7、8三个月不下雪。“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在山顶的观景台,就可以眺望“蜀山之王”贡嘎山。</h1> <h1> 随着海拔不断的升高,头也时痛时好,心里总想是不是高反了。看着眼前的蜿蜒山路和缓慢骑行的队伍,我想,他们能上我也能,不断的给自己打气,加油啊!你能行。</h1> <h1>  骑到半山回眸,一辆一辆的军车在云端缓慢的往上爬,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看着前面艰难蹬踏的骑友绕着山转来转去,心里咕咚,这山的折褶也太多了,真是折磨人的山啊!<br>  <br>  正在闷头登踏时,突然听到一阵强劲的音乐声,寻声望去,一个女骑友在播放汪峰的“北京北京”,峰爷沙哑的嘶吼,在此刻是那样的应景。</h1> <h1>  快到哑口的时候,在一个拐弯处,我看见一个年轻的藏民手里拿着一把长长的尖刀蹲在路边,他要干嘛呢?心里一阵阵发毛,我提醒周边的骑友注意,还好,平安通过,是我想多了。<br>  <br> 中午十一点半,骑行近五小时,到达折多山哑口,海拔4298米,垂直爬高近2500米。<br> <br> 传说中的折多山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难翻,虽然一路上时有头痛,但无大碍,保持冷静,继续向前,头痛就会消失。没有翻不过的山,只有过不去的心坎,心态决定一切。 </h1> <h1>  蹬上折多山,映入眼帘的是一公里外的那四个大大的字:“康定情歌”。</h1> <h1>  折多山顶,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多彩的经幡在风中招摇,骑友们把碎纸花抛向空中,随风飘散,</h1> <h1>  每个人都在祈祷和祝福,祝福通过手机传给亲人和朋友,祈祷平安顺利的骑到目的地。</h1> <h1>  接下来是近四十公里的下坡路,一直到新都桥。新都桥之前的四公里路段号称是摄影家的天堂。</h1> <h1> 颜色亮丽的藏居、满山坡的牛羊、大片的草地、藏式的佛塔,星星点点的小溪流,恰到好处地点缀在各处,随手一拍都是一幅画。</h1> <h1>  一些牦牛站在雪山冰水汇成溪流里一动不动,像在纳凉一般,走进给祂拍照,最多也就翻翻眼珠,很呆萌很呆萌,一副陶醉的样子。</h1> <h1>  今天翻越的是川藏线上的第一座高山,总骑行七十多公里,用时近六小时。</h1> <h1>  有人说318公路,是一条改变之路,五味咋成;有人说,是一条爱情之路,运气好的话,捡个她(他)回家;我们虽无法改变命运,但挣脱束缚,向往自由的心永不停息;让我们在纯净的天空下,任魂飞翔,去想去的地方。<br>  <br>  唵嘛呢叭咪哄 愿菩萨保佑</h1> <h1>小结:</h1><h1><h1><br></h1> 七天假期, 2013年6月9日 下午 17点下班,18点达乘火车去成都,从成都骑行到新都桥,到达新都桥的当天下午坐班车回到康定住宿一晚,第二天早坐汽车至下午回到成都,晚上再搭乘列车于第二日早7点半到达贵阳,上午9点到单位上班,时间刚好。</h1> <h1>后记:</h1><h1><h1><br></h1> 从新都桥回到康定后又去那个客栈住了一晚,吃了一顿牦牛肉火锅,晚上去情歌广场跳锅桩舞,康定确实是一个很有情调的地方, 这里有跑马溜溜的山、有蜀都之王贡嘎山、有七色海的小九寨、有朝圣者的塔公寺、有山花烂漫的芳草坪,这里还少不了康巴汉子的豪迈和犹如江南女子温婉狐媚的藏女、还有广场上的舞者,昏暗处的站街女等。当然, 这里还是骑行者的休整补充聚集地,一些外国鬼子、高学历者、辞职的、失恋的、失业的、变态的、流浪的、励志的、挑战的骑行者,怀揣着自己的心思一起从康定这里开始真正的天路,去寻找他们心中的天堂。 </h1><div><br></div> <h1>提示:</h1><h1><h1><br></h1> 骑行路上的危险主要来自急速的大货车和自行车高速下坡,要加倍小心。</h1> <h1><b>感谢伴我一路骑行的友友们!!!</b><br> <br>帮家人揽客带路的小男孩 <br>路边卖奶饼子的藏族少女</h1> <h1>背个西瓜爬折多山的山东大汉<br>一路手机直播骑行的女骑侠</h1> <h1>一块纱巾遮脸到底的蒙面王</h1><h1>背个吉他满山跑的文艺哥</h1> <h1>一边骑行一边练习瑜伽的美女</h1><h1></h1><h1>两次骑顶不留遗憾的完美哥<br></h1> <h1>踩滑轮蹬三轮车进藏的长发男</h1><h1>逢坡就推的装备哥</h1><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h1> <h1>巾帼不让须眉的美丽女孩</h1><h1></h1><h1><br></h1> <h1><b> 感谢你的阅读<br></b><b> <br></b><b> &nbsp;</b></h1><h1></h1><h1><b><br></b></h1><h1><b> 鑫雨</b></h1><b> 2018.1.18</b><div>(注:原创文,所有照片来自鑫雨随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