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很多年了,我记得以前有部电影,对我印象深刻,但只有两个画面能记得细节了。一个画面里,有个美女,穿个袍子身上放着迷人的光晕。她手里拿把叉子,在餐巾上画一道曲线,坐在旁边的男生一看就晕倒了。另一个画面是一个小男孩,在滑楼梯的栏杆,但栏杆底坐着另一个男孩,远处模糊一片,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什么坏事要发生了,可又不知是什么,一动也动不得。是什么电影啊?怎么也想不起来了。</h3><h3><br /></h3><h3>怎么办?是要看心理医生吗?是心理压抑造成的记忆丢失吗?小时候受创伤了吗?恋母情结?不用费心思了,谷歌一下就行。这是大学年代看的另一部电影《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 directed by Hitchcock, starring Bergman and Peck). 虽然是五十年代的电影,但我是八十年代看的。一入眼,就真心真意地spellbound 。</h3><h3><br /></h3><h3><br /></h3> <h3>藵曼(比德森)和派克(爱徳华)第一次见面的镜头。</h3> <h3>爱德华小时候在滑杆上误杀兄弟的镜头。</h3> <h3>你看她是不是glows?看了她就再也看不上别人了。怎么办?Look that vulnerability, you surrender。</h3> <h3>难怪即使是派克这样的帅哥也想不起前生了。</h3> <h3>八十年代(85年,86年?)北大一段时间风迷弗洛伊德和心理分析。知识青年必读巜梦的解析》,《自我与本我》,还有荣格。作为心理分析看不太懂,作为性教育太抽象,所以有《爱德华大夫》形象化了,太好了。</h3> <h3>多好的医生!北大医院的没法比。</h3> <h3>天天去看心理医生吧,心情会好起来的。</h3> <h3>电影里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Salvador Dalí 设计的梦境。以前也从未见过,仿佛又学习了一个文化青年的必修课。</h3> <h3>你做这样的梦吗?</h3> <h3>那这么印像深刻的电影怎么刚才就是想不起来了呢?是失望带来的压抑,无节制的自恋,还是本我对自我的否定?唉!</h3><h3><br /></h3><h3>"晚安,祝你有个甜美的好梦,吃早饭时我们一起去分析。" Good night and sweet dreams... which we’ll analyze at breakfas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