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看世界》(19) 比萨斜塔的神秘和魅力

闲暇(李大战)

<h3> 《闲暇看世界》———第十九集</h3><h3> 比萨斜塔的神秘和魅力</h3> <h3>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h3> <h3><br></h3><div> 意大利比萨斜塔于1174年8月9日开始兴建,其倾斜是建筑的疏忽所造成的。该塔开始建造,也是笔直向上的,但造到第三层时,结构发生倾斜;主要原因是建筑师对地质结构不太了解,土层强度很差,而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又重又高,加上基础仅3米深,故造成了塔身的不均衡下沉,工程因此而被迫停止。170多年后,人们又继续施工。为防止倾斜,尽量设法将塔的重心转移。但由于塔身底部三层倾斜已成事实,故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还是偏离了垂直中心线2.l米,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塔身还在不断地倾斜。据测定,从1829年到1910年间,平均每年倾斜3.8毫米,曾有人估计,约在1965年会倒坍,结果未倒坍。自1978年开始它几乎停止了倾斜。</div> <h3>  人们游览斜塔,不会忘记1590年,年轻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当时的欧洲人虔诚地信奉着权威的亚里斯多德,把他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这样的错误论断也毫不例外地当作真理。但伽利略却并不因为只是亚里斯多德说过某事如何如何,就轻易地相信它,他决定用事实来证明。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伽利略登上塔的最高层,面对塔下群众热切仰起的目光,庄严地缓缓举高两只手,充满自信地在同一时刻松开了紧握的双手,只见一大一小两只黝黑的铁球挟带着“呼呼”的风声向下坠落。随着铁球的急速落下,人们都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却看到前方的地上砸出了两个坑。干真万确,不同的两个铁球以相同的速度从同一高度同时落到了地面!人群震惊了,掌声响彻云霄,人们簇拥着伽利略,欢呼着一个伟大真理的诞生!伽利略推翻错误的亚氏定律确有其事,然而实验是否的确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这一说法却遭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不过,争论不休的舌战反而更增添了斜塔的神秘感和魅力。于1350年完工的比萨斜塔是属于比萨大教堂的钟楼,为八层圆柱形建筑,高54.5米,平面圆形的直径为16米,从下至上,共有213个由圆柱构成的拱形券门,为大理石用料,重达1.42万吨。塔内有螺旋状楼梯294级,沿梯而上至塔顶,比萨城秀丽风光可尽收眼底。人们还可以从塔中间的楼梯走到任何一层的围廊上向外眺望。比萨斜塔是意大利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被誉为中世纪七大建筑奇迹之一。</h3>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比萨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公元1068年比萨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主教堂,教堂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诺主持设计,另外还有一个圆形的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和一个钟塔即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构成一组建筑群,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的罗马式建筑 风格它们也是意大利仿罗马建筑之典型。在这组建筑群中,洗礼堂位于主教堂前面,与教堂在同一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角,这两个圆形建筑一大一小,一矮一高,一远一近,与主教堂生动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教堂平面呈长方形的拉丁十字,长 95米,纵向四排六十八根希腊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主殿与宽阔翼廊衔接空间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主殿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屋顶,祭司和主教的席位在中堂的尽头。圣坛的前面是祭坛,是举行仪式的地方,为了使它更开阔,在半圆形的圣坛与纵向的中堂之间安插一个横向的凯旋门式的空间。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设有三扇大铜门,上有描写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顶柱廊,以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券为标准,逐层堆积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教堂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鲜艳夺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