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喜欢英国作家毛姆,喜欢他那独特的风格――幽默中带着些许嘲讽、刻薄里又透露出他的深沉;他那精湛的文笔――洗练流畅,从不故作高深,他笔下诉说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手捧着他的书,其中的文字魅力让我感到无比亲切,让我爱不释手。</h3><div><br></div> <h3> 能让我为一本书,不停地写读后感的作家,除了托马斯.沃尔夫以外就只有英国作家毛姆了。他的这本《读书随笔》写的实在是精彩,这要归功于他写作背后的观点――一个作家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取决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在他的《读书随笔》里有着大量优秀著作背后作家的生平。他笔下的作家生平可不是简单地叙说一通了事,而是更加关注作家的私人生活和作家的品行。</h3><div> 他善于去掉那些文学巨匠的光环,通过对作家一生十分严谨的考证,在他笔下:巴尔扎克、司汤达和狄更斯都是佯装气派却负债累累的普通人……毛姆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先通过描写作家的私人生活让读者了解作家的真实品行,然后把目光转向作家的著作(通过品行、经历和文笔相结合)再加以点评。</div><div> 这样真实而又有趣的点评方法,往往会让读者眼前一亮;他独特的写作手法,又吸引着读者不停地接着往下读。除去他的写作内容,仅仅是阅读他的文字,就已是一场美的体验。</div> <h3>仰望月亮时,莫忘脚下的六便士。</h3><div> ――《月亮和六便士》</div><div> 这样诗意的题目,不像是一部小说的名字,却又像极了这本小说的内容。作者设计这样复杂的搭配是为了突出了这本书的主题――关于梦想与追寻。“月亮”是触不可及的美丽,代表着人们心中的梦想;“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月亮和六便士”代表着梦想与现实,追寻梦想结局可能会一无所有,选择现实你又可能会不甘平庸……这类“月亮和六便士”的问题,看似很诗意、很美好,其实很现实、很残酷,它是一道决定每个人终其一生、为其奋斗的选择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月亮和六便士也不可能全都拥有。</div><div> 一本书的价值在于可以为你答疑解惑,为你指引方向。这本书的主人公选择终其一生去寻找他心目中的美,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但当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书中的内容无疑在为梦想奋起的人加油打气,它告诉我们梦想是伟大的,被梦想击中的人是幸福的。</div><div> 当我捧起毛姆的这本书,看过之后便是叹服赞赏钦佩甚至敬畏。放弃诗与远方的代价,是数不尽而又难以忍受的眼前的苟且。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任何一件伟大的作品,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承受了多少孤独。主人公的一生,是法国画家高更的写照,他放弃了殷实的生活、抛弃了幸福的家庭,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绘画这条路。整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他没有沮丧难过,反而让他更加快活自由地去寻找美、发现美。伟大的作品诞生了,他也因麻风病而撒手人寰了……真是为梦想而生而死的人。</div><div> </div> <h3>(以此纪念法国画家高更)</h3><div><br></div><div>你是这样的厌恶</div><div>与贫瘠世俗的人同流合污</div><div>你是这样的孤独</div><div>心未曾停留在一处</div><div>文/静</div> <h3><br></h3><div>一生在寻找美</div><div>当死亡气息逼近的时候</div><div>他创建了――</div><div>一个世界</div><div>一幅伟大的杰作</div><div>站在巅峰的他</div><div>处于弥留之际的他</div><div>傲气而蔑视地</div><div>摧毁了世界</div><div>摧毁了身后的真善美</div><div>与他一起火化</div><div>升天</div><div>文/静</div> <h3> 一个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享受愉悦,更多的是精神指引,指引人们去欣赏身边更美好的事物,走更远的路。我喜欢毛姆的书,是因为他的书指引着我该如何对待一本好书,该如何去鉴赏书和书中的文字。<br></h3><div> 一本书的选择,主要选择的是作家。普通的作家,你读后会收获一棵树;好的作家,你读后会拥有一片森林……</div><div>文/静</div> <h3><br></h3><div> (毛姆的文章很有力量,已经看完他的两本书了,今后也会陆陆续续看完他其他的著作。无论是小说也好,散文也罢,毛姆都深知如何抓住读者的口味。他的故事有趣,随笔精彩,他的书不容错过,所以诚心推荐给大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