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俗

猪婆婆

<h3>  俗语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家乡地处冀中平原,加之历史文化的传承,从而形成了极具北方特色的年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家乡的年俗之一 腊八粥</h1> <h3><font color="#010101">  儿时的记忆中,家乡过年,其实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就开始了。准确的说,一进腊月,喝上“腊八粥”就开始有年味儿了。 </font></h3><h3> 过“腊八日”,喝“腊八粥”,这是家乡过年的第一道门槛。那时家乡虽然还比较贫困,但大家仍然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迎接这个节日。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的起来,用小麦、大麦、高粱米、小米、红豆、绿豆、花生、红枣等杂粮参在一起,熬上一大锅糨糨的“腊八粥”。一来这是人们年前的第一顿美餐,虽然不像过年时的馒头、包子那样诱人,但对吃了一冬饼子、窝头,喝了一冬黏粥的人们来说,香香甜甜的“腊八粥”,也已经是个不小的改善了。二来腊月初八正在“大寒”前后,三九、四九之间,是一冬中最冷的时候,家乡就有“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儿’”的俗语,这时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但可以饱腹解馋,而且还可以驱寒增暖。同时,每当这天大人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喝“腊八粥”的时候,老人们都要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腊八粥”的故事。 </h3><h3>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财主,虽然富有,但娇生惯养的独生儿子却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都听不进去,财主怕儿子以后没饭吃,就给他积存了很多囤各种各样的粮食。财主老两口死后,儿子仍然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坐吃山空。终于有一天把父母留下的所有粮食都统统吃光了。而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外面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不时地从露天的屋顶上和破旧的门窗里飘进来,衣单衫薄、冻的哆哆嗦嗦的儿子和儿媳,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拿着一把破笤帚又去扫那些已经扫过了多少遍的囤底,把扫来的仅有的几粒麦子、玉米、豆子、花生、小米等杂粮,都凑在一起,勉勉强强的熬了一顿稀粥喝。由于冷饿交加,两人当天晚上就冻死在屋里的墙旮旯了。 </h3><h3>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一颗勤劳、节俭的种子也在不经意间播撒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家乡的年俗之二 小年</h1> <h3>  腊月二十三,家乡称之为小年儿。一向有“糖瓜辞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裹脚布,老头子要新毡帽”的民谣在乡间传诵。据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庭述职的日子,所以家家都要蒸年糕,还要给孩子们买些“糖瓜儿”吃。一种说法是吃了年糕和“糖瓜儿”,就能封住那些毛毛愣愣的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嘴,让他们少说一些犯忌讳的话,以免灶王爷上天后和玉皇大帝走汇报,给人间和自家带来灾难。还有一种说法是,用糖瓜儿给灶王爷上供,“甜”他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给下届降吉祥,以保来年的风调雨顺。总之就是盼着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强。<br></h3> <h3>  为了干干净净迎新年,小年儿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的起来扫房子。一把从集上新买来的扫地的大笤帚,绑上一根长木棍,无论是屋顶、墙面儿,还是犄角旮旯,都要挨排挨儿的清扫。讲究的人家,还要把正屋的旧顶棚扯下来重新裱糊。橱柜要里外擦拭,碗盘要全部清洗,长时间不穿的旧鞋烂袜子、破瓶烂罐子都要统统扔掉。一年下来烟熏火燎的屋子经过彻底清扫之后,窗明几净,焕然一新,人们心里也敞亮了许多。</h3> <h3>  扫完房子稍微喘口气儿,家家就开始操持着蒸年糕了。</h3> <h3>  蒸年糕之前先要烧好开水,因为年糕面儿要用开水烫了才好蒸。家乡的年糕面儿有黍子的,也有黏高粱的,当然以黍子面儿为好,但因为黍子产量低,还是以黏高粱面儿的居多。因着我们家乡是金丝小枣的故乡,所以蒸年糕用的都是小枣。小点儿的年糕一般放3个枣儿,大的年糕也有放5个枣儿的。有的把年糕蒸成窝头样儿,然后把枣按在外面,金黄的面儿,通红的枣儿,煞是好看。也有的把年糕蒸成馒头样儿,把枣儿裹在里面,家乡把它称之为“瞎年糕”。因此还形成了一句歇后语:瞎年糕——少找儿(枣儿)。过去由于孩子多,一口八印大铁锅,家家都要蒸上两三锅,除了自家吃以外,还要留出些年糕来正月里走亲用。家乡还有在年糕蒸熟之后,邻里互送品尝的习俗。在品尝年糕的同时,也更加融洽了邻里关系。</h3> <h3>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当家家揭开热气腾腾的年糕锅时,家乡“年”的序幕也就随之被徐徐拉开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家乡的年俗之三 年画</h1> <h3>  家乡过年有贴年画儿的习俗。腊月二十五,是家乡年前的最后一个大集。这时,家家的年货基本上都已经置办齐。男人们赶集,大多是挤在炮仗市里转炮仗。而女人们赶集,则除去再买些豆腐干、豆腐饼、大葱、老姜等零碎儿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买年画儿。在家乡人看来,不贴年画儿就没有年味儿。</h3> <h3>  在拥挤不堪的年集上,都专门辟有一块卖年画儿的地方。有的在墙上揳两个钉子,拉根绳儿,将年画儿一张张的挂起来。有的则直接打地摊儿,把年画儿一沓一沓的铺在地上,供人们挑选。</h3> <h3>  年画儿的种类很多,喜庆吉祥的“莲年有余”,是家家必选的。其次就是神话故事、戏曲人物等。连张的年画儿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都是把戏曲的片断缩小成一张张八寸左右大小的彩色照片儿,有纵排两列八张的,有纵排四列十六张的,并都在每张“照片儿”的底下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使这些年画儿变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连环故事画儿。</h3> <h3>  单张的年画儿有李铁梅、杨子荣、江水英等人物剧照。李铁梅身穿一件带大襟儿的红夹袄,两手紧攥着那条从背后甩过来的又黑又粗的大辫子,一副咬牙切齿、怒火中烧的表情,让对《红灯记》早已烂熟于心的人们一看便知道,此时此刻正在唱着“咬住仇,咬住恨,咬碎的仇恨强咽下……”杨子荣则是外穿一件吊着雪白“羊羔皮胆”的黑大衣,内着一件黄黑豹纹儿的皮坎肩儿,头戴一顶皮帽子,脚蹬一双高筒靴,手里拿着一根马鞭子,表情激昂而自信,正在策马扬鞭“穿林海,跨雪原……”打虎上山。这些“年画儿”虽然早已被人们从“样板戏”中看过多遍,但在崇尚英雄、思想革命的年代,仍是人们的首选。</h3> <h3>  但也有一张特殊的年画儿——民间故事《画中人》,深受乡亲们的喜爱。画儿中是一位发髻高挽、模样俊俏、衣袖长长、裙带飘飘的美丽姑娘。据说是一位仙女,她爱上了人间一个父母早逝、勤劳勇敢、心地善良的小伙子,于是便隐身到画儿中被小伙子买回了家。每当小伙子出去劳作时,姑娘就从画儿中走下来,把小伙子的家收拾的干干净净,并给小伙子做好可口的饭菜,然后又返回到画儿中。终于有一天这个秘密被小伙子揭穿了,于是姑娘便留了下来,并与小伙子结为了夫妻。当年,这幅画儿不知让多少“光棍儿汉”们心痴,更不知给那些娶不上儿媳妇的老婆婆们带来了多少梦想和期盼。</h3> <h3>  还有一张时代气息极浓的《我是海燕》的年画儿。那是一个年青的女电话兵,绿军装上佩戴着鲜艳的红领章。她正冒着狂风暴雨,蹬着“脚扣”,镇定自若的站立在电线杆上,测试着刚刚修复的电话线。雨水打湿了她的全身。腰间那条把她和电线杆儿连在一起的窄窄的保险带、以及那一脸接通电话后的兴奋表情,无不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女战士的勇敢、顽强和乐观。从她那手握着的话筒和那微张着的嘴巴,似乎已经让人听到了“我是海燕”的呼叫声。而她身上那被狂风高高掀起的雨衣,让她更像一只在暴风雨中展翅飞翔的“海燕”。</h3> <h3>  “海燕”曾经成为了无数青年男女心中的偶像,也深深定格在了那一代年轻人的脑海中。</h3><h3> 当人们兴冲冲的把自己选好的年画儿买回家时,还要为贴年画儿再忙活上一阵子。因为那时的屋子都是土墙,浆糊一般都粘不住,所以人们得细心挑选几棵既没虫子眼儿、又细长的高粱杆儿,用刀劈成两半儿,用扁平的那面儿压住画儿的上、下两边儿,然后再用合适的小钉子钉上,画儿才能被“贴”在墙上。</h3> <h3>  刚刚扫过的房子,再贴上几张喜兴的年画儿,屋里立刻就清新亮丽了许多,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乡的年俗之四 蒸干粮</h1> <h3>  赶完腊月二十五的最后一个年集,腊月二十六,家家就开始忙着蒸过年的干粮了。除了小年儿蒸的年糕外,过年的干粮主要是馒头、包子和豆包等面食。</h3><h3> 在家乡,一般都认为过年的干粮蒸的好,就意味着自家的日子过的好,并预示着来年一切都顺当。所以,对过年的干粮是非常认真和讲究的。</h3> <h3>  首先,面要磨的白。从喝完“腊八粥”开始,家家就操持着“捞麦子”、“擦麦子”准备着磨过年的面了。一个大白洋铁盆,放上多半盆水,把麦子倒在里面,用手来回搅和着淘洗两遍,然后用柳条笊篱把麦子从大盆里捞出来,放在一个大簸箩里,再用干抹布转着圈儿的擦,目的就是把麦子里的浮土和麦榆子都擦干滤净。随后再往外捡捡坷垃瓦块儿,就放到一边儿晾着去了。等过上三、五天,抓几粒麦子放到嘴里用牙咬咬,觉得有八分干了以后,就收进口袋里送到村上的磨坊里去磨面了。面的黑、白跟麦子的干、潮有很大关系。麦子潮点儿虽然出面少,但磨出来的面却格外白,蒸出来的干粮也好看,当然更好吃。平时各家是舍不得磨白面的,一般都是90粉(一百斤麦子出90斤白面,其余的是黑面和麸子),还是预备着来戚来人吃。更有的人家甚至磨“一烂儿净”,根本就没有黑、白面之分,只是叫“面”而已,为的是干累活儿时吃或是给孩子们解解馋。还有的人家为了省面,在蒸馒头时掺上些白玉米面儿,家乡人管这叫“掺假”。虽然蒸出来的馒头也挺白,但吃起来却没“咬劲儿”。可过年时就不同了,庄稼人忙活了一年,就盼着过年了,日子再紧也得磨点儿好面,蒸点儿白馒头,况且还得上供和走亲呢。所以过年时家家磨的都是80粉。看吧,每到这时,村上大队旁边儿的磨坊里,那些粗细不一、装着麦子的口袋就排成了长队。以后每天的日子里,都有人去磨坊里打听自家的面磨出来没有。这是磨坊里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也是家乡过完“腊八日”后,开始过年的第一道景观。</h3> <h3>  其次,蒸干粮的面发的要好。过去没有发酵粉,只能用“老面肥”发面,等着它慢慢发酵。所以一般把面和好以后,都放在“热炕头儿”上,再盖上个小棉褥子,这样面会发的快,也发的好。面发好以后,“接面”更重要。过去发好的面都得再用碱“接”一下。如果面接不好,碱放少了蒸出来的干粮发黏、发酸;碱放多了蒸出来的干粮“不起”,而且还发黄,再白的面也没用。过年要是哪家儿偶尔蒸出一锅“不起”的死面疙瘩“黄梨”,或是又酸、又粘“上嘡”的馒头或包子,全家人都会不高兴,觉得不吉利。而且这样的干粮也没法儿带着去走亲,更别说上供了。所以家家在过年的干粮上都非常用心。一般人家在干粮刚揭开锅时,还要拿一个小茶碗儿,在茶碗儿背面儿的“娃娃坑儿”里用水沏点儿“红颜色儿”,拿根儿筷子蘸着,趁热在馒头或包子的中间点上一个小红点儿,使干粮看起来更好看,同时也增加了过年的喜兴劲儿。</h3> <h3>  过年的干粮,除了馒头、包子、豆包外,有的人家还要蒸些如“枣花”、“寿桃”、“石榴”、“刺猬”等象征着人寿年丰、多子多福、早日发财的“面花儿”。那些心灵手巧的主妇们,只需用剪子尖儿在抟成型儿的面团上剪一剪,再用黑豆粒儿点上两个眼睛,一只满身是刺儿、栩栩如生的“小刺猬”就做成了。还有那“石榴”和“寿桃”,也是先把面捏成型儿,然后再揪点儿面做成叶子形状,并用细竹皮儿压上“叶筋儿”,再用凉水把它们粘在“面型儿”的底部,一个个“石榴”和“寿桃”就做成了。为了逼真,还要用剪子在“石榴”的顶部剪出一些裂口儿。而那“枣花儿”,则是把面搓成细条儿,来回折上四、五折,然后拿根儿筷子从中间一压,花儿型就出来了,再在各折的中间按上一个红枣儿,既好看又好吃的“枣花儿”就做成了。等蒸熟揭开锅后,还要把“石榴”的顶部和“寿桃”的尖儿都染成粉红色,并把各自的叶子染成浅绿色,往锅盖上一摆,打远儿看,简直就和真的差不多,直馋的孩子们围在旁边儿转磨磨。</h3> <h3>  家乡过年有多蒸干粮的习俗。因为蒸与“争”谐音,寓意不好,所以年前要蒸出半个多月的干粮来。家家的干粮差不多都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劳累了一年的人们,有的还恋着玩儿几把小纸牌儿(那时还没有麻将),有干粮一熥也就省事儿了。另外,头十五里总有亲戚来拜年,虽说近处的来了放下几个包子、馒头、年糕之类的干粮拜个年就走了,而那些远处的亲戚,一年到头才来这么一回,必定要坐下来唠唠家常、问问年景,留下来吃顿饭。有时来的戚多,好几拨儿赶到一块儿,没有干粮哪行。同时,还要富余出一些来留着自己走亲拜年用。</h3> <h3>  由于过年蒸的干粮多,那时又没有冰箱,怕时间长放坏了,所以家家都把晾凉以后的干粮,放到一间不起火的屋子里的小缸中,随吃随取。有时赶上过年那几天天儿冷,缸里的干粮都可以上冻,一咬一个白茬,但家乡那些“吃石头化碌碡”的孩子们根本不在乎,照样拿着边跑边吃。</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家乡的年俗之五 年三十</h1> <h3>  年三十儿这一天,是人们最忙活的一天。</h3><h3> 男人们早晨起来,首先要把水缸挑满,然后把院子打扫干净。而女人们,则忙着摆供品,开始给祖宗上供。各家一般都在堂屋的三节柜上摆有过世先人的照片儿或牌位,供品就摆在照片儿或牌位前。在家乡,过年给祖宗上供是家家的一件大事,所以贡品都很丰盛。一般都是五碗饽饽五碗菜,每个碗里要放五个馒头,一桌供就要摆二十五个馒头。一些讲究的人家都要专门蒸一锅上供的馒头。至于菜,则有荤有素。有的人家还要摆上整鸡整鱼。摆好供品,点上香烛后,男人们就开始放鞭炮,意思是告诉先人,我们给你摆好供品了,赶紧来享用吧(据说先人们的魂灵只是来看看,闻闻味儿而已)。</h3> <h3>  吃过早饭后,男人们就要找人推头了。家乡有“正月不推头,推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人们都要赶在年前推头,不然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时,头发就太长了。推完头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打“烧纸”(过去烧纸都是自己用“烙子”打出来的,不像现在有现成的卖),为初一给祖宗上坟做准备。这时女人们则都忙着洗衣服,擦玻璃,然后炒瓜子、炒花生。家乡炒花生一般都是用烧柴禾的大铁锅,里边放上沙子或炉灰,这样炒出来的花生不但不煳,而且还格外香。等把这些累活、脏活都干完后,也就差不多该晌午了,正好趁着暖和洗头。这时,无论哪家院子里,都会挂着一绳洗过后被冻的直挺邦硬的衣裳,每个女人的头发也都是湿漉漉的披散着。人们都希望把“脏、累”放在头年里,干干净净、轻轻松松地走进新的一年。同时,家乡还有正月头几天里不动刀剪、不干活的习俗。据说初五前干活就预示着要劳累一年,所以头年里都尽量把吃、穿、用的东西准备好,等到“破五”(正月初五)破了这些规矩后,才开始干些零碎活。</h3> <h3>  三十下午就开始包饺子了。这时,家家户户都会传出一片“噔、噔、噔”的剁馅儿声。家乡对年三十的饺子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它不但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更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所以都是一家几代人围在一起共同包。这时擀皮儿的一般都是家中十多岁的女孩子,这也是锻炼和考验她们的好机会。饺子皮儿不但擀的要圆、要匀,而且还要快。因为家乡有个说法,擀皮儿能供上两个或更多包饺子的人,将来才能当的开家,所以家乡的女孩子们个个都是擀皮儿的能手。包饺子时虽然热热闹闹,大家有说有笑,但忌讳却特别多。比如:不能说“面没了”,“馅儿少了”,“饺子包坏了”等等,老人们认为这些话都是不吉利的。还有,要格外小心,不能摔坏东西。如果有谁不小心摔了什么,老人们就会忙不迭口地连声说:“岁岁(碎碎)平安,岁岁(碎碎)平安”。在家乡,年三十包饺子时,人们还要故意把面和的比馅儿多一些,因为年三十包饺子只能剩面不能剩馅儿,人们认为剩面就意味着发财,剩馅儿则意味着心碎,麻烦事儿多。家乡还有往饺子里放硬币的习俗,据说谁吃着了谁就有福。饺子包到最后,还要包几个“合子”,以表示全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摆放饺子也是有讲究的。饺子不能对着摆,如果有谁不注意把包好的饺子对着放了,立刻就会被老人纠正过来,并告诉孩子们,对着摆饺子就预示着不和,打架,所以饺子必须一顺儿着摆。年三十的饺子还要多包一些,家乡有初一的饺子初二下的说法,这也寓意着来年的富有。所以,七印锅的大锅盖,每家都要包四、五锅盖,人多的则要包七、八锅盖。因为当天晚上只吃一小部分,其余的都要留到初一早起吃。按家乡的习俗,包好后的饺子还要拿“烧纸”盖上,据说这样可以防止精灵鬼怪晚上把饺子给掠走。为了防止时间长了饺子粘在锅盖上,一般都把初一要煮的饺子放到院里柴禾棚子的顶上(相当于现在的冰箱),经过一夜冷冻后的饺子,个个都硬帮帮,煮出来又软又香,别有一番风味儿。</h3> <h3>  家乡有句俗语,叫“三十晚上喝黏粥,还不如不年下了”。意思是说,如果年三十晚上不吃顿好饭,还不如不过这个年了。所以三十晚上,不管穷富,家家饭桌上都要有几个像样儿的菜,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这时,无论平时过日子多省的人家,都要把各屋的灯亮起来。据老人们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鬼怪们就不敢来了。吃过年夜饭后,人们就开始“守岁”了。有的在自己家里待着,有的则到相好对劲儿的邻居家里去待着。大人们一边儿吃花生、磕瓜子儿,一边儿拉家常(那时还没有电视)。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儿扑克儿牌。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们,则都是几个人凑在一起斗“黑牌”(一种古老的纸牌),输赢当然不大,也就是玩儿2分、5分的。就这样一直热闹到深夜。等有人困的实在支持不住开始走了,其余的大人、孩子们才陆陆续续的跟着散去。这时再看看各家的地上,满满的都是花生、瓜子儿皮儿。尽管踩在脚下咯吱、咯吱作响,但哪家也不去扫它。有好干净的人家也只是简单的扫扫,绝不收走,都是把皮儿堆到墙旮旯儿里。因为家乡有个说法,年三十晚上扫地就是扫财,所以谁家也不想把财扫走。尽管第二天早起来拜年的人们进屋都踩着一地的花生、瓜子儿皮儿,但谁也不会介意,反而觉得这样才有年味儿,才是过年。</h3> <h3>  按家乡的习俗,年三十晚上是不能睡觉的,尤其是不能脱衣服睡觉,据说脱衣服睡觉就预示着来年要混个精光。但撑不住的还是大有人在,他们虽然不脱衣服,但也都是抻床被子或搭个褥子的迷糊上一觉儿,更岁的饺子本来应该是在三十晚上旧年与新年交替的十二点吃,但一般都没有吃那么早的。虽然家乡有谁家饺子吃的早,谁家就过好日子的说法,但最早的也得凌晨三、四点钟吃,晚的人家要五点以后才吃。家乡初一吃饺子的标志就是放鞭炮,所以往往有的人家还没睡,有的人家的鞭炮就响上了。</h3> <h3>  其实,家乡的年三十晚上,只要子时一过,鞭炮声就会响成一片。时远时近,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整个村庄,甚至十里八乡都会被震醒。一直要持续到凌晨五、六点钟才逐渐稀落下来。</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乡的年俗之六 拜年</h1> <h3>  家乡拜年,首先是在自己家里拜。初一早起捞上饺子后,先到院子里点上一挂鞭,然后就开始给爷爷、奶奶、父、母亲拜年了,等磕完头后才能吃饺子。</h3> <h3>  在家乡,一般岁数大、辈分高的人是不出去拜年的,他(她)们只是揽着孙子、孙女坐在自家炕头上,等着别人来拜年。吃完饺子后,哥儿几个、妯娌几个就一起(未出嫁的姑娘不用外出拜年)去给自己的亲叔、伯、婶子、大娘们拜年了。等给这些“亲门近枝儿”磕完头出来后,队伍就分成了男女两拨,家里哥们儿少的,也分别加入到了这两支队伍中,和叔伯兄弟、妯娌们一起,去给远一点儿的“当门家族”和“邻氏八辈”们拜年了。</h3> <h3>  其实,家乡的拜年活动这时才算真正开始,整个村子也随之热闹起来。家乡拜年,人们一般都是先在院子里大声招呼,“拜年咧!”一是显着喜兴,二来也是先打个招呼告诉人家一声。这时,一般人家早就迎了出来。男人们拜年,尽管主人拉着,他们也要真磕头。磕完头,被主人让进屋里后,顶多抽支烟,喝杯水,稍微暖和一下,就又到别家去拜年了。而女人们则不同,她们少则三、五个、多则十来个人,往往里面还有一两个年前刚过门儿、羞涩、腼腆的新媳妇,由一个岁数大点儿的“老媳妇”领着,组成了一个不小的拜年团。无论她们走到哪家,人还没进屋,声儿早进了屋,尽管嘴里说着“给婶子大娘拜年了”,但她们根本不磕头。进了屋就是一满屋,领头的和少数几个人,可以挨着炕沿儿坐下或坐在炕对面儿的长条櫈上,其余的就只能站着了。屋里成不下,有的还得站在外屋儿。听吧,你一言,她一语,尽说些吉利话、祝福话,直说的主人合不拢嘴。只是尽量把花生、瓜子儿往她们手里塞。她们边吃、边说,屋里屋外充满了欢声笑语。</h3> <h3>  就这样,随着阵阵的鞭炮声,从凌晨四、五点钟一直到上午十来点钟,人们出东家,进西家,几乎绕遍了整个村子。阵阵的欢笑声在弥漫着火药味儿的空气里久久地回荡着……而人们平时的那些“过节儿”,也都随着家家的迎来送往声烟消云散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家乡的年俗之七 走亲</h1> <h3>  初一一过,初二开始,人们就该串村拜年了。首先是闺女回娘家。接着,七大姑、八大姨、亲娘舅、老表亲,姐家、妹家,都得走个到。有的人家亲戚多,一走就得十多天。往往在家里人出去拜年走亲的同时,自家也迎来了拜年的戚。</h3> <h3>  每到这时,村外的乡间小路上,行行林林,都是些骑“大铁驴”(比“二八”自行车还要大一号的自行车,刹车没闸,只能伸出右腿,用右脚的前脚掌摩擦前车轱辘减速)走亲的。每辆车子的后面,都带着两个装的满满的、上面缝着一条新毛巾的竹筐子。礼物几乎都是一样的,不外乎是自家过年蒸的那些馒头、包子、年糕等,有个豆包儿就算是新鲜的了。这两筐子干粮少说也得走个十来家。其实每到一家,每样儿干粮都是象征性的留下一两个,主人还要把自家过年的干粮再给对方“压”回去几个尝尝,家乡的风俗是不可以让拜年的亲戚空手而回的。所以等走到最后,这两筐子干粮都不知道谁家是谁家的了。</h3> <h3>  一般到亲戚家后,先给长辈拜年。磕完头,留下些干粮后,道儿近的就回家了。而道儿远的,都要被留下来吃顿中午饭。这顿饭的质量都挺高,农村虽说没什么好酒,但菜肯定是有鱼有肉。这时喝酒都不贪杯,因为下午还要回家。如果赶上个喝酒粘糊的,也有走不了的时候。过年走亲,较近的亲戚,比如亲姑、亲姨、亲舅等,有时还要带上自家一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主要是为了联络感情,同时,也显得更热闹些,而且孩子还能得到压岁钱。家乡有句歇后语,叫“带着孩子拜年——想个儿的”。就是说能赚点儿回来。其实那时家乡都不富裕,压岁钱顶多2元,那就了不得了。一般都是1元、或者5毛。但大多都是”新票儿”,这对孩子们来说就忒满足了。</h3> <h3>  过去,大家一年到头都忙地里的庄稼,只有春节才有点儿闲空。再加上穷,根本走不起亲。过年了,带上些自家蒸的大白馒头和“焦黄儿”的年糕,高高兴兴地把所有的亲戚都走个遍。</h3><h3> 拜年走亲活动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之前才能结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乡的年俗之八 正月十五</h1> <h3>  在家乡,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压轴戏,过不了十五不算过完年。所以,家乡对正月十五过的非常认真,也非常隆重。放灯、放花,跑“玩艺儿”,十四、十五、十六要正道儿的热闹几天。</h3> <h3>  正月十五,家乡有“放灯”的习俗。每当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前放上一盏用棉花籽油点燃的小油灯,光亮不大,闪闪烁烁,整个村庄好像是落下了一天繁星。还有那些四处游玩的孩子们,每人手里也提着一盏自制的小灯笼。</h3> <h3>  “放花”,也是家乡正月十五晚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都是由村上出面,在村中心十字街的空场儿上,提前堆起一个高大的土堆,然后把村里自制的“花”——一个装满火药的大铁锅似的东西,安放在土堆上面,然后由一个人小心翼翼的去点着“芯子”,等“芯子”着完后,“花”就会“噌”的一声窜起多老高,灿烂的焰火漫天迸溅,得放二十多分钟,煞是好看,引得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跑来争相观看。家乡还有一种自制的、专门在正月十五燃放的“起花”,它是用牛皮纸卷筒装上火药制成。但与其它鞭炮不同的是,“起花”上面都绑着一根高粱杆儿,放的时候将高粱杆儿朝下,点着“芯子”后,只听“呲”的一声,“起花”便划着亮亮的弧形,拖着“尾巴”飞上了夜空。</h3> <h3>  其实,家乡正月十五真正的重头戏还是跑“玩艺儿”。在家乡,吃完“破五”捏“小人”嘴的饺子,那些爱热闹、又能操持事儿的人们,就开始撺掇人马,操持着跑“玩艺儿”了。家乡的“玩艺儿”主要有“落(lao)子”、“高跷”、“狮子帽”、“小车子会”等,很受乡亲们的喜爱,同时也把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当然,这“玩艺儿”并不是每个村都能操持的,对那些既没有人力、又没有财力、还想热闹的村来说,就只能摆上“茶架儿”(无非是一些糖果、香烟和茶水之类的简单东西)来招待演出的客人了。 </h3> <h3>  家乡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几天是跑“玩艺儿”的正日子,到处是锣声、鼓声、竹板声。尤其是那“咚咚呛、咚咚呛”的鼓点儿声,直把人们敲的心里旺动换,根本就在家里待不住,不由自主的就会随着人们往外跑。在家乡,只要“玩艺儿”在街头一撂场儿,呼啦一下子,就会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上一大堆的人。人们看“小车子会”里的“傻老婆”;看“狮子帽”里的文狮子挠痒痒、武狮子滚绣球、上铁架子;看高跷队里谁的“腿子”高。每当看到精彩处,后面的人就使劲往前挤,前面的人又用力往后抗,人群左揺右晃,简直就成了风中的一道篱笆墙。而那些串村跑的“落(lao )子”,就更吸引人了。人们可以迎出村外多老远,甚至还可以跟着“落(lao)子”绕上几个村。人们边看、边笑、边议论,忘了寒冷,忘了疲劳,甚至也忘记了吃饭。</h3> <h3>  在头十五里,村上搞得好的,还要请戏班子来唱戏,引得十里八村的人们都跑来观看。 </h3> <h3>  一般到正月十七、八,欢庆的浪潮才会渐渐平息下来,跑“玩艺儿”的也都恋恋不舍的散了伙,人们也才逐渐开始收心,意识到年该过完了,应该盘算地里的事儿了。家乡还有“初一芝麻初二花(棉花),初三高粱初四麻,五薯六豆、七谷八麦、九果十菜”的农谚,一般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十分注意从初一到初十的天气。如果这几天天气都好,就预示着五谷丰登、果菜全收。如果哪一天,比如说初八天气不好,那些老人们就会忧心忡忡地说,“看来今年不收麦子啊”。但年轻人们可不管这一套,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h3> <h3>  就这样,人们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过了初一,过了十五,过了正月,然后才把注意力转向了土地、投向了田野。正月一过,人们就开始往地里运肥送粪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