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忘 巴 格 达

张智海

<p class="ql-block">自1985年至今,离别巴格达整整三十二年了。巴格达,我心中永恒的圣地,永久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忆往昔,只因小时候看过一部英国人拍摄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取材于阿拉伯古典名著《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的彩色电影《巴格达窃贼》,影片中魔瓶、巨人、飞毯、国王和神偷的离奇故事,尤其是那瑰丽无比的城堡宫殿,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使我对梦幻而遥远的巴格达,充满无限的遐思和向往。万没想到的是,许多年後,我竟有幸来到“一千零一夜”的故乡,在巴格达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感受这座城市的无穷魅力;涉足伊拉克大半国土,领略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这是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我平生头一回跨出国门。此後几十年间,因出访、考察和观光,我又数十次出国(境),先后到过五大洲四五十个国家(地区)的一百多座城市。若问,是哪里最让我刻骨铭心,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最美最难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最难忘的还是巴格达!</p><p class="ql-block">我国兴起于19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给许多人“走出去”工作提供了机遇,我当属于早期“走出去"的工程技术人员之列。那是1985年春夏之交,我参加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与石油部基建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赴伊拉克考察组(共九人),从首都机场乘伊拉克航空公司班机(那时北京至巴格达有直航),取道西南经停印度孟买,再沿霍尔木兹海峡穿越波斯湾,飞行一整天于夜半时分才抵巴格达,下榻在CPECC驻伊办。考察组去伊南部工作一周後,又在巴格达盘桓十多天;回国前,组织上决定我留下来,转入CPECC驻伊办工作。我的任务主要是联系伊国石油、住房等总机构和他国在伊公司,收集信息寻求合作,项目洽谈和开展相应业务。</p><p class="ql-block">32年前在巴格达的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对以後的进步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当年在那里留下的影像资料和各种证件文书,还有在国内报刋发表的相关文章以及与家人的通信等,既是岁月留痕的珍贵纪念品,也为今天回望1985年时期的巴格达和我们在那里的工作与生活,了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派往中东地区的第一支石油钻井队,在伊拉克克难致胜为国争光的英雄壮举,提供了生动而翔实的物证。</p> <h3> 精美地图承载重要信息</h3><h3>这是当年我从巴格达带回来的一张1980年版的伊拉克旅游地图,以伊国旅游总机构名义出版发行,英、阿文标注,制作精美。听伊方人士说,此图实为委请英国人绘制并在伦敦印刷。图中显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纵贯南北,沿线(两河流域)名胜古迹和遗址有如珍珠般串起;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十二条高速公路,呈放射形和枝杈状通往四面八方,与邻国科威特、沙特、约旦、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朗的公路相连接,表明伊拉克的古老文明与现代化。</h3><h3><br></h3><h3><br></h3> <h3>旅游地图的背面,是关于伊拉克的综合信息;除了介绍该国的基本情况之外,还告诉你从毗邻国家怎样来到首都巴格达及相应里程,以及主要名胜古迹、酒店和重要公用电话等等,详尽而实用。</h3><h3>我头一回见到这种套色专用地图,测绘之精细和制印水平之高,令人赞叹。</h3> <h3> 袭城战 躲飞弹逃离巴格达</h3><h3>当时已是两伊战争第5年,热天在北边打,冷天在南边打,几乎成了规律。时下正值冷热交替,所以主战场还在南边。不久前(二三月份)双方打过一场大战(伊朗伤亡惨重),继而升级为用导(炮)弹攻击对方城市,以制造民众恐慌的袭城战。我们考察组从巴格达走6号公路,经库特去伊南部油田(总部在巴士拉),全程600多公里,其中阿玛拉以南100多公里为战区。驶入战区,只见公路沿途重兵集结,高射机枪、大炮、坦克、兵营、豪沟和掩体,还有萨达姆的巨幅彩绘画像,一一从我们眼前闪过;村庄颓败空无人烟,好一点的民房成了军事指挥所;路旁多处被伊朗炮击打塌的高压铁塔纽成一团躺在地上,不时还可见装载导弹的重车隆隆驶过,情景令人生畏。考察期间,这天我和翻译去巴士拉给南部油田总部送函件,走到市内一条街口,突然间警报声大作,这是要人们赶快躲避伊朗炮击!行人闻声四处奔跑。我们正不知所措,忽见街对面几个揹枪的伊拉克士兵大声喊叫着使劲向这边招手,我们和一群惊恐不已的市民跑过去,刚刚躲进一家商场门前的掩体,便听到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炮弹落在附近的阿拉伯市场内,随即升起一股浓烟,吓得人心惊肉跳。结束巴士拉的工作,考察组返回巴格达仍走6号公路,途经战区时正赶上伊拉克炮兵回击伊朗,只见光天化日之下,伴随着大炮的吼叫,炮口喷出一串串火舌嗖嗖射向敌方。大家见这阵势,心里异常紧张,连忙让司机加速冲过了这一路段。回到巴格达做总结的几天时间里,伊朗先后向巴格达打来两枚导弹,其中一枚就落在我们住地不远处。这枚导弹的威力实在是大!约莫下午七时许,我与翻译正在办公室伏案工作,忽听外面惊天动地“轰“的一声,房屋随之一颤,透过从狭小窗户射进的一缕斜阳,可见顶棚上的尘灰纷纷掉落;赶紧爬上楼顶一看,一两公里外腾起的一柱黑烟正在空中逐渐散开;远近房顶平台上,见惯不惊的伊拉克人对着那股黑烟边议论边比划。6月13日煞黑,我驻伊使馆召开紧急会议,据可靠消息,次日上午德黑兰要举行战时誓师大会,届时伊拉克战机将前往轰炸,而伊朗也会以导弹猛袭巴格达,日本使馆闻讯已在撤离人员;我使馆要求在巴格达的各中资机构人员,也尽可能到外地躲避一下,以防不测。于是我们连夜准备,办事处除葛经理和会计师二人留守外,其他所有人员翌日清晨便带上干粮和水,驱车奔费卢杰方向,去到巴格达西北100多公里外的塞尔萨尔湖边,惶惶不安地待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回城。幸好平安无事,只是虚惊一场。这次躲飞弹逃离巴格达,成为大家後几天的一道话题。</h3><h3> 源自西北部高原的塞尔萨尔河,是塞尔萨尔湖的“母亲河”。塞尔萨尔湖辽阔蔚蓝,有如一块硕大无比的碧玉,镶嵌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之中;这里没有树也没有鸟,只有碧水蓝天黄沙,如此景象,也算是一道奇观了。一群来自中国的临时“避难者”,在湖畔留下了身影和足迹。</h3><h3><br></h3> <h3>六月中旬,伊国已是很炎热了,中午气温一般在摄氏40度以上;而塞尔萨尔湖上裹挟着水气的阵风吹来,让人感觉格外凉爽。湖边干旱的沙漠上,不乏爬行或躺着晒太阳的大蜴蜥,乍一看到甚是麻人。今天这里除了我们这伙中国人外,还有一些蓝眼睛白皮肤的西方人,他们或游泳或扳舨板,再就是享受日光浴,纯粹就是来游玩的,看不出有什么心思,或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巴格达可能遭袭这码事。</h3> <h3>湖上有人在扳舨板。扳舨板是一种特别有趣的水上运动,技巧在于掌握速度与保持平衡。会扳的人驱动舨板箭一般平稳快速冲浪前行,不会扳的人刚一启动便连人带马“扑通”一下栽倒水中,引得岸边观者大笑。</h3><h3>阳光下的塞尔萨尔湖波浪微泛,一望无际的湖水,惬意畅游的泳者,色彩绚丽的舨板,俨然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图,宁静而祥和,不啻战时世外挑源。</h3> <h3>这天的时间显得特别漫长,一想到巴格达可能遭袭,葛经理和会计师还冒险守护着办事处那栋小楼,大家的心情便有些沉重。我们考察组组长、CPECC副总裁、石油部基建局副局长康卫平(石油部老部长、时任国务委员康世恩长子)见状宽慰大家,不要把情况尽往坏里想,也许不会有事的;联系到当前两伊战局和来伊十几天的种种际遇,他很有感触地对我说,从事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有风险,看来战争风险最大最难预防啊!</h3><h3>康总是1936年出生于延安的“红二代”,作风平实,处事干练,为人谦和,我与他在赛尔萨尔湖边留下了这张别有意义的照片。(图左为其父康世恩1980年代中后期影像资料,父子何其相似乃尔)</h3><h3><br></h3> <h3>  游览巴比伦和新巴格达岛</h3><h3>难得不远万里飞越关山来到伊国,利用工余去看看名扬世界的古巴比伦遗址,寻找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的印记,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巴比伦在巴格达以南90公里,是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两河流域人类古文明的代名词,也是闻名全球的旅游胜地。由于处在战争时期,游人寥寥。那天我们在巴比伦转悠了两个多小时,始终就我们这伙中国人。</h3><h3>这是依照原样在古遗址上重建的巴比伦城门伊什塔尔门(意即女神门);古遗址原门只剩下一截斑剝残缺的土墙,上面动物图案的彩釉嵌板,据说在一战前就被德国探险队带回柏林了。依什塔尔门是巴比伦的建筑精华之一,其高12米宽近20米,中央为拱形门洞;门墙由蓝色彩釉砖块砌成,上面的公牛和角龙图案形象生动而富有活力。</h3> <h3>伊什塔尔门为绿荫繁盛的大树所映衬,彰显一派生机;门前右侧广场上,耸立着萨达姆总统戎装冠带的巨幅画像,看上去好像在守护巴比伦古遗址,实则渲染战争气氛。那个年代,海湾强人萨达姆铁腕统治伊拉克,大行个人崇拜,他的画像到处可见,竟连手表内盘上也印上了小巧精致的萨达姆头像。</h3> <h3>20世纪下半叶末期经整理修复过的伊什塔尔门、城堡和部分城墙,此时周边的树木更是郁郁葱葱。(图片采自网络)</h3><h3>据知,2003年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时,巴比伦成为其军事基地,直到2015年才搬走,客观上这对巴比伦古遗址起了保护作用。</h3> <h3>依什塔尔门后面,有一处较为简陋的文物展示室,在这里可以看到巴比伦考古发掘近年出土的陶器和其他文物;再往前,便是南北向长约1公里的庆典大道--这是古巴比伦城区的要道和举行各种典礼仪式的场地;当年大道两旁列有一百二十尊石狮,可惜早已荡然无存。立于庆典大道中央面对古遗址远眺,天际下是一片深绿俊秀的椰枣树林,那里应离幼发拉底河很近了</h3> <h3>庆典大道北面的玄武岩石雕“巴比伦狮”,问世至少有三千年,是巴比伦的代表性存世文物和伊拉克的国宝;狮首微抬,四肢撑地,腹下有一人仰卧,对此解说不一,有“交合说"“击斃说”等,任人浮想。曾有人质疑石狮存世年代的可靠性,经放射性同位素检测证实,这是确凿无疑的远古原物。图片右下方,是伊国1963年发行的巴比伦狮普通邮票,面值10菲,相当于同时期中国的4分钱邮票,使用很普遍。</h3> <h3><font color="#010101">穿过庆典大道,进入巴比伦古遗址一处坡地举目四顾,但见断壁残垣,纵横错落,土丘低洼,一片沉戚;砖堞在废墟上风化剝蚀,蒿草在清风下微微摇动。史称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城占地达1万公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面对眼前如此宏阔的荒凉之状,虽然难以想象它当年的繁华风貌,却也可以窥见其城池规模之大和气势之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戴眼镜的这位合影者吕翻译,60年代中期北外英语专业毕业,书生气十足还略带点迂腐清高,人不错,是我在伊工作的好搭挡。他精通业务见多识广,性情也很直率,曾批评我胡子拉碴地去跟外国人会见谈事,是对人家的不礼貌不尊重。乍听此话我很不以为然,但细想一下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关乎对中国人的看法),我便欣然改之。</font></h3> <h3>早期发掘的古巴比伦遗址之一隅,形成于两千年前的建筑墙基和街巷,轮廓清晰可辨。(图片搜自百度)</h3> <h3>考古发掘认定,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在庆典大道西边的“南宫"内;“南宫"是2600年前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宫廷,为了博得多病的皇后的欢心,国王下令在王宫内建造了这座基台高筑宏伟瑰丽的花园。基台计有七层,最高处达110米,“空中花园"名副其实!我们在“南宫”故址一带驻足良久,意欲寻觅“空中花园"旧迹但并无所获。也许“空中花园”只是后人的臆造或考古的推想。有意思的是,萨达姆总统竟悬赏150万美元征集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复原设计方案,还要求灌溉系统必须采用公元前6世纪的原始工具,旨在让世人了解伊拉克的悠久文明,最佳方案将应用于“空中花园"的修复工程中。此事闹腾一阵后便没了下文。</h3><h3>这里是一种“空中花园"的复原方案图。</h3> <h3>从巴比伦回来,我们去了新巴格达岛。</h3><h3>新巴格达岛位于巴格达近郊,为1980年代初期兴建的景区,这里有公园、人工湖、了望塔、游乐场和商业服务点,环境清新,风物宜人。</h3> <h3>人工湖水面宽阔可以泛舟,岸边塔楼高耸,乘观光电梯登顶,可以远望巴格达城区和绕城而走的防风沙林带。</h3> <h3>公园绿树成行绿草如茵,奇花异草竞相媲美,尤其是散布园内的古代人物石刻浮雕,线条流畅面目传情让人回味。新巴格达岛景区风光如画却游人稀少,战争连年时局不安,多少人能有闲心来这里游玩?!</h3> <h3> CPECC驻伊办</h3><h3>我们CPECC驻伊办位于巴格达中心城区,离底格里斯河仅一箭之地的瓦什克广场15街12号,一栋三层小洋楼,据说四年前曾是巴西驻伊使馆。旁边不远的广场中央是一座街头公园,树荫遮天蔽日环境幽静(这里野鸽成群还有许多野狗),是我每天晨练的好去处。</h3><h3>照片中着红外衫者为办事处经理葛广礼先生,他来伊已两年,工作很有办法,待人也很诚恳。</h3> <h3>下面是英、中文版的巴格达城区图(局部),可以看出CPECC驻伊办在巴格达的区位,距离中国大使馆很近;还可以看出巴格达街区的规划特色,以转盘为中心让道路放射延伸,交通顺畅。当时伊国1400万人,400万居住在巴格达;充足的石油美元支撑首都建设,建成区面积由十年前的100多平方公里扩展到近400平方公里。底格里斯河蜿蜒穿过市区,河上12座结构不同形式各异的桥梁,把两岸街区连成一片。</h3> <h3>在驻伊办楼顶女儿墙内的平台上,可以环视周围的民居和街道,看到远处的希尔顿酒店和巴比伦饭店,感受巴格达的大气和优雅。</h3> <h3>巴格达的夏日黄昏。与吕翻译、郭厨师、王司机留影于办事处门前街道绿化带。</h3><h3>这张照片是我们邻居(也是房东)之子尼亚兹(一个活泼而顽皮的小家伙),用他的玩具相机拍摄的,效果还算可以。</h3> <h3>从五月到十月足有四个月是伊拉克的夏天,天空湛蓝,滴雨不下。六月的巴格达市内,正中午气温可达摄氏四五十度,走在街上热风刮在脸上都有灼痛感。那时中国有两万多人在国外履行承包劳务合同,其中一大半在伊拉克各地从事土木建筑、纺织、种植业和其他工作,炎热高温是一大考验。我们在巴格达,生活条件当然比项目上好,但热还是一样的。这是六月下旬一天的午时,CPECC驻伊办门前,炽热而强烈的阳光烤的人难以睁眼。</h3> <h3>我们驻伊办建筑有300多平米,条件相当不错,花园(庭院)、车库和接待(会客)室、会议室、宴会厅一应俱全,办公区在一层,居室在二三层,做饭烧液化气,洗浴有热水器,可谓环境雅致,房舍宽敞,设备齐全(就是怕停电,空调不能转,热的受不了);房租6万伊第/年(约合人民币18万元),房东是个穆斯林,早年留学英国,有两个老婆一个儿子,一家人坐享房租啥都不干。</h3> <h3>6月末的一天下午,CPECC驻伊办来了一伙“不速之客”,中水公司摩苏尔水坝项目上的13名员工,在那里工作已满两年,将于明晚搭乘中国民航班机回国,特来我们办事处借宿中转。两年前,他们来伊时出了萨达姆-候赛因机场,便连夜乘车直接去了几百公里外的项目工地,甚至未能瞅一眼巴格达是什么模样。为使他们回国前能在首都逛逛再买买东西,领导上提前一天将他们送来巴格达,算是特别关照。我们办事处没多余床位,只好在接待室和楼道内打地铺,就是这样他们也很高兴,要回国了,个个脱旧换新,心情忒好,抓紧时机在办事处门前拍照,还邀我们一起合影。一般工人在这里干滿两年,赚的钱都能买到免税外汇商品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四大件和手表、自行车、照相机、收录机等八小件,在那时这是很令人羡慕的。然而一位中年工人却悄悄地对我说,这里哪怕是有一座金山,我也绝不会再来!气候恶劣工作艰苦倒不怕,就是太想家,叫人受不了。这话如让人听见,会被认为思想差劲,但却是内心所想的真实坦露。</h3> <h3>CPECC驻伊办“全家福",八个人来自不同单位却亲如一家,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秋天,办事处院内两棵高达10米以上的椰枣树叶已泛黄,枝桠上挂满一串串熟透了的椰枣,不断地自然掉落在地上,捡来洗一下就可吃,味道甘甜。这使我想起1960年前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进口的伊拉克蜜枣就是椰枣去核加工的产品。伊国椰枣产量很大,平常年份出口在70万吨左右,是创汇的重要来源。</h3> <h3>一个休息日(阿拉伯国家公休日是星期五),葛经理带大家在巴格达市内游玩几个地方后,来到底格里斯河边公园野餐。图片中右边的这位女士供职于另一中资企业,是我们的客人。她叫杨芳涟,湖北沙市人,50年代毕业于巴格达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来伊前曾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语组组长。我们驻伊办没有阿语翻译,常请杨来帮忙,是我们的朋友。</h3> <h3>办事处葛经理知道我喜欢唱歌,要我来一曲为大伙助兴,我也就大方地借机一展歌喉。于是,巴格达底格里斯河畔游泳池边的广场上,响起了一个中国人高吭嘹亮的歌声,一首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和掌声。旁边,一个推着童车的伊拉克小男孩,停下脚步瞪大眼睛,诧异而好奇地注视着歌者,似乎被这优美动听的歌声所吸引;他的年轻的父母也在一旁当“观众"。</h3><h3>这天,大家玩的很尽兴很快活,是两伊战争时期我们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业余生活的一部分。</h3> <h3>又是一个休息日,我们来到巴格达近郊底格里斯河岸的一处度假村,杨翻译抱着伊方朋友的孩子,与我和吕翻译留下了这张充滿诗情画意的照片。</h3> <h3>底格里斯河悄无声息地缓缓流淌,千百年来见证着巴格达的兴衰和变迁。今天,几名来自中华大地的炎黄子孙在这里和你亲近,感叹你的古老和沧桑,赞美你的雄浑和伟大--作为伊拉克民族的母亲河,你和幼发拉底河共同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灿烂文化和人类文明,奠定和成就了伊拉克作为世界四大原生文明古国之一的地位。</h3> <h3>那时有八家带“中字头"的公司(央企)办事处雄踞巴格达(CPECC为其一),经营业务和重大事件都要向我驻伊使馆报告。我多次随葛经理去使馆向经参处闫培德参赞汇报工作,有时还见到张俊华大使,他们尤其关心CPECC在伊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及开拓伊国市场的动向和进展。</h3><h3>刚落成不久的中国大使馆,是一古典园林建筑群,具有接待、办公、会议等多种功能,大使官邸也在这里;建筑重檐琉瓦,门口宫灯高挂,园内花木繁盛,是各国驻伊使馆中规模最大最气派最漂亮的。我们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h3> <h3>驻巴格达的中资机构,处于我驻伊使馆的“近水楼台“,常常“得月“参加使馆组织或举办的活动。</h3><h3>伊拉克传统服装表演团访华前为在伊中国朋友专场演出,在巴勒斯坦大街的伊拉克服装社举行,CPECC驻伊办及其他中国公司和使馆近200人出席了当天的晚会(有茶点糖果招待);演出结束时,张大使和夫人上台接见伊方演职人员并送了花蓝。我第一次观看这种浓粧艳抹打扮奇异的服装模特走秀,甚感另类和惊讶。</h3><h3>这是那次晚会的入场券和伊表演团访华的媒体报道。</h3> <h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6周年,使馆借座伊拉克文化协会大厅举办《中国建设成就摄影图片展》,并以张大使和夫人名义发来请柬,我们驻伊办深感荣幸,全员参加了开幕式。那天莅会观展的伊方客人很多,其中有多名中央政府部门官员,气氛热烈友好。</h3> <h3>尽管前线战事不断,但第22届巴格达国际博览会,仍按期照常举办且盛况空前。3号馆中国馆(设置于一硕大的帐篷内)举行开馆仪式,张大使亲自出席并陪伊方政要参观。展会上,我们见到来自浙江、江苏等地参展企业和商家的同胞并交流叙谈,那股子亲切感和兴奋劲就甭提有多高了。</h3> <h3>这是当天参观中获取的部分展会资料。有多家中国公司的产品介绍,还有不同国别的旅游图册和地图等,其中印度马德拉斯(1996年改名金奈)市和摩洛哥(南部)的简介让人印象深刻。那时,我们中国的旅游业尚未起步,而印度和摩洛哥已是各国观光客的乐园。</h3> <h3>1983年版的印度第四大城市马德拉斯旅游地图,由印度政府旅游部所属的旅游发展机构编制出版,英文标注,精细至极。多国展馆中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是1985年第22届巴格达国际博览会给我留下的印象之一。</h3> <h3>从70年代以来,伊拉克在巨额石油美元的支撑下大兴土木,各国承包商纷至沓来,印巴菲泰等国的廉价劳力也大量涌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CPECC驻伊办拓展业务极其不易。以东巴格达油田中伊劳务合作项目为例,我与伊石油建设总公司会商就达二十几次,历时半年之久。为此,我先后两次(凭伊国石油部出具的“支持函")去移民局办理居住证延期手续,并持有战时军事管制区通行证,加上中国外交部签发的绿皮公务护照,才得以在伊政府机构和军管单位(东巴格达油田、道拉炼油厂和石油建设总公司等)畅行无阻开展工作。今天来看,当年伊移民局发给的居住证,国家安全部门出具的军管区通行证,既是萨达姆时代的印记,又是战时对在伊工作的外国人给予的“关照"。</h3> <h3>经过几个月漫长的技术和商务谈判,CPECC和伊拉克石油建设总公司一项合作即将达成。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记者吴毅宏,为我们摄影留下了当时工作的几个片段。</h3><h3>这是伊方总经理穆罕默德先生与CPECC驻伊办葛经理,就双方合作的最后几个问题交换意见,我据以即时对合同草本相应作出修改。</h3> <h3>伊方合同处长凯米尔先生和助手,当面向双方负责人就合同关键条款和实施安排,作最后陈述说明。</h3> <h3>合同(英、阿两种文本)正式签字后,双方互致祝贺并合影留念,墙上悬挂的萨达姆总统标准像,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凯米尔先生本来站在他的上司(总经理)身边,见要拍照了,立马闪身快步走过来挤在我和翻译之间,这一友好之举很是让人感动。他和我作为这项合同的伊我两方主谈人员,在几个月不厌其烦极其细致的会商中,一起想了许多办法,排除法律障碍化解实际难题,终使合同达成一致。这是我拓展伊国市场的一项成果,被认为是那时在伊的中国公司所签的最好合同之一,国内媒体也迅速作了报道(由我供稿)。</h3><h3><br></h3> <h3>凯米尔先生早年留学苏联,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获硕士学位;他曾邀我们驻伊办诸人到家作客,还让他的老婆和女儿一起出面接待和叙家常(这是很不一般的)。我与他是合同谈判对手,由相识到熟悉,由单纯工作关系到成为朋友。战争使他们公司的几名年轻人上了前线。一次谈完工作,他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战争打了五年,我们的领导人不想打了,伊朗却不干!张先生能不能请你们国家政府出面,做做伊朗的工作,让他们别再打了。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合同马上就签字!我只能点头笑笑。心想五年前,你们的领导人(萨达姆)乘人之危(伊朗发生内乱),为扩张领土兴兵打人家,正好帮人家转移国内矛盾;现在打不赢打厌了就不想打了,人家岂能善罢干休?他的这番话,也代表了当时多数伊拉克人对战争的厌恶,对时局的不满。凯米尔先生对工作的认真和对我方的友好,令我感触至深。这是我们那时在一起的唯一照片。</h3> <p class="ql-block">凯米尔先生这天听说我将要离开巴格达回国了,他动情地对我说,中国和伊拉克都是世界文明古国,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去伟大的中国看看。他说这话时的语气和神态,是那样的让人感动。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位伊拉克朋友,多年后写下的回忆文章《伊拉克朋友凯米尔》,刋登于武汉《长江日报》。</p> <h3>1985年,CPECC在伊南部油田有两个合作项目。一个是Tuba管线施工(受雇于一家日本承包商);一个是向伊方提供技术服务,在祖拜尔地区打井——这是中国派往中东地区的第一支石油钻井队,因而备受国内各方关注,也为在同一地区打井的各国同行所瞩目,乃CPECC驻伊办工作的重点。是年秋天,我奉命又一次来到巴士拉,住在我井队营地,代表CPECC出面协调我项目与伊南部油田的工作关系,同时深入井队包括上井场跟班,了解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写宣传报道作准备。</h3><h3>这是和中国石油钻井队领队蒋祖光在祖拜尔营地。荒原上,不远处几排装有空调的架空活动板房,乃员工住所。蒋出国前是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矿区主任工程师,年富力强,精通技术与管理,工作深入且又能与员工打成一片,因而备受大家爱戴。一次,井队附近的伊军火库发生连环大爆炸(反政府武装份子破坏所致),一时间弹片雨点般飞来将几排板房全部打塌。由于蒋领队当机立断采取紧急措施,在爆炸刚开始的几分钟内,迅速用车把正在营地的所有员工立即转移至二三公里外的戈壁滩上,这才避免了人员伤亡。因在伊功绩卓著,蒋回国后晋升为川南矿区第一副矿长,此是后话。</h3><h3><br></h3> <h3>活动板房(产自欧洲)虽然空间较低开间较小,但洗漱卫浴设施完善,床卧具和小桌椅配置齐全,窗式空调,生活方便舒适。。</h3><h3>这是在房间(兼办公室)内阅读井队作业报告。</h3> <h3>在活动板房内与井隊作业班长谈话,了解工人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意见。这里离巴士拉作战前线也就一二十里路,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伊朗军队打向这里的炮击声,有时炮弹就落在营地附近。在如此险恶的战争环境中,在干旱炎热的生存条件下,使用老旧苏联钻机从事石油钻井,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没有吃大苦耐大劳为国争光的思想,是很难长期立足并坚持下去的。蒋祖光领队和他的员工们,以娴熟精湛的钻井技术和顽强拼搏的无畏精神,折服了一度对中国井队技术能力怀有疑虑的伊方雇主,震惊了同在远近打井的他国同行。他们的英雄壮举和非凡业绩,促使我动之于情形之于筆,借助媒体传扬天下。</h3> <h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贸消息》报,头版头条,以“巴格达讯”报道中国石油钻井队在伊拉克旗开得胜的重大新闻(这是我为该报所供特稿),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h3> <h3>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刋登中国石油钻井队在伊创造优异成绩的特别报道(此稿系我与新华社驻巴格达首席记者尹崇敬先生合写并共同署名),被其他多家媒体转载或引用。</h3> <h3>《四川日报》以“巴格达航讯"登载中国石油钻井队创立信誉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国外来信。我想到,英雄的钻井队来自四川,应该让他们的亲人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了解他们在国外是如何努力工作的,于是才有专门给《四川日报》供稿之举。不久,四川石油局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大家看了这篇来信报道,高兴的不得了。</h3> <h3>此后不久,《国际经济合作》杂志“来自海外的报告”专栏刋登我写的《走向世界的中国石油工人》(特写),深度报道中国石油钻井队在伊拉克的业绩;过了几年,我又在《长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讲述当年中国石油钻井队在伊期间一次车祸后,伊国医院全力救治我伤员,以及伊方人士友好关照的感人经过。</h3> <h3> 魅力之都巴格达</h3><h3>巴格达是古丝路上的历史名城,西亚地区的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城市之美和繁华之盛难以尽述。1980年代中期的巴格达,虽然边境战事不时吃紧,电视里从早到晚不断播放前线战况,播放武装部队总司令萨达姆视察战地慰问将士的报道,大半年内伊朗发射的13颗导弹几乎都打在市区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而平日里依然是一派升平景象,老百姓依然是丰衣足食生活滋润。巴格达是个开放度很高的城市,来这里经商、旅游、学习的外国人很多,仅工程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就有近千家;各种物资主要依赖进口,供应充足市场活跃,市政建设也不停歇,园林绿化成效尤显;我与同事有暇就到各处走走看看,领略千年古都的风彩,感受世界名城的魅力。</h3><h3>波光粼粼的底格里斯河两岸,街道纵横,楼房密布,车水马龙,人烟辐辏,一派繁荣的大都会景象。</h3><h3><br></h3> <h3>正午时分,太阳当顶,巴格达旧城一条老街,廊柱式民居和高大的清真寺占据两厢;街上行人稀少有些冷清(一到傍晚便开始热闹起来)。大街小巷冷不丁就冒出一座清真寺,这在伊斯兰穆斯林国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h3> <h3>巴格达市民大都拥有私家车,总数过百万,从来不堵车,小车在市区时速最高可开到80公里(飞鸟撞在挡风玻璃上会血肉模糊)。这得益于发达的城市路网尤其是立体交通,众多不同形式和层数的立交桥,绝对是巴格达的一道独特风景。</h3><h3>这里是著名的加得里亚立交桥附近,穿蓝制服戴大盖帽者是一名值勤交警,因我们驱车常走这里,彼此较熟悉。</h3> <h3>  这里是闹市有名的赛阿敦大街,不远处的高层建筑为希尔顿酒店。我和翻译常来这酒店,与美日土意苏等多国公司人员会唔,交流情况探讨合作。</h3> <h3>当年在伊工作时留下的外方人员名片(这里展示很少部分),英、阿文的多,也有日文的;什么俄文、法文、希伯莱文在这里就不行了。图中下方是一家美国公司老板的名片。他从休斯敦飞来巴格达,想与我们联手参与伊土石油管道工程项目投标。那天,我和吕翻译来到希尔顿酒店,与他会谈到傍晚,接下来他热忱地请我们一起吃阿拉伯大餐。</h3> <h3>巴勒斯坦饭店(名字的政治色彩显见),外型简洁,色调凝重,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外国人多喜欢住这里。下图为海湾战争后,经整修改造的巴勒斯坦饭店和周围情景。</h3> <h3><font color="#010101">巴比伦饭店,造型摩登,色彩淡雅,来自西方国家的外国人多喜欢住这里。</font></h3> <h3>巴格达是两河流域广袤无垠沙漠上的绿洲,市区绿化环境宜居,公园很多,街心花园数不胜数,行道树林荫茂密,更是家家户户的庭院花草,极好地装点了市容。</h3><h3>这是底格里斯河畔宽阔的解放广场,一棵棵粗壮结实的棕榈树和隽秀挺拔的椰枣树,交相成趣交映生辉。</h3> <h3>解放广场街头,以古代阿拉伯人劳作为题材的大型悬空木板艺术浮雕。浮雕造型抽象而寓意鲜明。</h3> <h3>这是中心城区主干道上的绿化隔离带和行道树。</h3> <h3>环巴格达绕城而走的椰树林,是防风沙护城区的天然屏障,也是椰枣的生产来源。</h3><h3>这是晚秋时节城市近郊椰树林景象。</h3> <h3>《国际商报》是一张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对开大报,隶属于国家外经贸部。这是其副刋上介绍巴格达城市绿化和伊国特产椰枣的散文,是我那时写下的系列文章之一二。</h3> <h3>伊拉克是穆斯林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巴格达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h3><h3>这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建筑宏伟,金碧辉煌,信众无数;萨达姆总统每个星期都要来这里一次,礼拜诵经。</h3> <h3>拉希德大街广场上的这座清真寺,穹顶很高很大,色彩艳丽。既是信众活动场所,又是城市特色建筑,很是耐看。</h3> <h3>清真寺内装饰豪华精美,诵经用的电子设备和音响很是高级。麦克风旁边小桌上的这部大书,就是有名的聖书《古兰经》。</h3> <h3>这座清真寺是全市最漂亮的,就在我们住处附近。2003年美英联军飞机狂轰乱炸巴格达,这座清真寺严重受损。</h3> <h3>巴格达的纪念碑也很多。两伊开战五年来,又陆续兴建了几处,越建越大,越建越好。</h3><h3>这是名闻遐迩的无名英雄纪念碑,旨在纪念近年战争中的牺牲者。悬在空中的那个大铁盖子重550吨,我们叫它“烏龟壳”。</h3> <h3>无名英雄纪念碑全貌和周边环境,远方高楼林立绿树掩映,巴格达城市的大气和宏伟可见一斑;下图是不远处的一座中心广场,一马平川,视野开阔。</h3> <h3>位于城北的烈士纪念碑,双“心"造型,高大雄峻,是这一区间的地标建筑,据说由法国人担纲设计。别看四周空旷如也,纪念碑下面可另有“洞天”,地宫内有展示室,祷告厅,商店和餐厅,尤其是中间哗哗作响的水帘瀑布呈环形自上而下倾泻,晶莹的水花如碎玉四溅,让人仿佛置身梦境。来这里游览的人很多,常常可见当兵参战致残的伊国青年人在此参观励志。</h3> <h3>地宫内环形水帘瀑布周边,人影晃动,喧声频传,一伙韩国青年在一旁嘻戏逗乐,气氛轻松而祥和。</h3> <h3>地宫灯光幽暗,给人一种神幻之感。这是我们与陌路相逢的俩伊拉克青年,用生硬而不连贯的英语,连比带划地进行交流,大家意会言传谈笑风生。</h3> <h3>地宫中央投下一柱阳光,一些人在此拍照(我也来一张,其实效果不佳)。对过墙边,有几个操江浙口音的年轻中国女孩,青一色衬衣短裙长辮子,她们是巴格达地毯厂的女工,休息日,领队(一旁的男士)带她们来这里游玩;我的朋友周国勇(70年代初公派留学毕业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编辑,《当代中国-外经贸篇》主笔,后被派往维也纳任联合国工发组织官员)署名的报告文学《巴格达的常州姑娘》(载198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副刋“大地"),就是写她们以勤劳双手和超乎常人毅力创造奇迹的故事。在这里见到自己的同胞,有一种无言的亲切感。</h3> <h3>巴格达的名字与《天方夜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的许多故事发生在巴格达,因此市内街头、公园、河畔常能看到一些主题雕塑,其中《国王听书》《滚油浇匪》是最有代表性的两组。</h3><h3>《国王听书》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伊著名雕塑家M一加尼以组塑将之表现的翊翊如生。这组雕塑在底格里斯河边的路旁。国王山鲁亚尔身子斜倚塌上静心倾听,宰相女儿山鲁佐德双臂轻扬绘声绘色娓娓道来,主题鲜明,线条流畅,很受游人喜爱。不同视角感觉效果也不一样。</h3><h3>图片中的两个小孩是一位伊拉克朋友的子女,活泼可爱;大方的姐姐八九岁,扭捏的弟弟四五岁。弹指间过去了30多年,伊拉克历经战乱,巴格达备受摧残,当年的姐弟俩早已步入中年,他们如今还好么?让人牵挂与惦念。</h3> <h3>这是在不同季节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国王听书》。上图中系红领带的年轻人,是石油管道局的工程师小李,他从南部油田Tuba项目上来CPECC驻伊办送文件资料。想到他难得有机会来一趟巴格达,我特地抽空陪他去街上转转,在底格里斯河边留下了此照。</h3> <h3>《滚油浇匪》故事讲的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组塑雕像在赛阿敦大街一处街心转盘之中。这是组铜塑。聪明勇敢的女奴麦尔加娜往躲藏盗贼的坛子里倒滚油,被表现的维妙维肖。组塑之中“滚油”(人工泉水)日夜流淌淙淙作响,但凡来巴格达的外国人,都会慕名到这里拍照留念。</h3> <h3>蓝天白云下,底格里斯河畔风光旖旎。对面高层建筑之地,就是著名的巴格达大学校园。</h3> <h3>河滩绿草如茵。远处凉棚是一处观景台,有人在为同伴拍照。</h3> <h3> 丝路古驿泰西封</h3><h3>巴格达是古丝绸之路与大马士革齐名的交通枢纽,而巴格达近郊30公里开外的泰西封,则是古丝路上的重要驿站。残存的泰西封拱门长148米,高30多米,1400年前是一座宏伟宫殿的主体部分,是世界上迄今跨度最大的单拱砖结构。拱门古迹周围建有起保护作用的铁丝网,四野杂草丛生,给人一种沧桑荒凉之感。</h3> <h3>进入里面观看拱门和墙体,历经千年风雨而屹然不倒,结构坚固彰显建筑力学原理。这里已建为遗址公园。骑一次骆驼0.5第纳尔,相当于人民市1.5元。稀有游客,这位靠骆驼吃饭的老人家,一个下午难得做几笔生意。遗址公园内还有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坐1次1第纳尔。那时候伊拉克就有这种游乐设施,超前而时尚。我头一回坐过山车,上去之时不觉什么,玩完下来后怕不已。</h3><h3>海湾战争中,泰西封拱门遭到破坏。</h3> <h3>泰西封残存的宫墙和大拱门。这是一张历史资料照片,应该是拍摄于1985年以前,因为我们在那里看到的断墙和拱门没有这么完整。</h3> <h3> 北方古城萨迈拉</h3><h3>从巴格达驱车北行100多公里,便来到古城萨迈拉,再往北去不远就是萨达姆总统的故乡提格里特。萨迈拉始建于公元九世纪,历史上曾是伊拉克首都,现仍是伊斯兰教的地区中心。</h3><h3>这是萨迈拉市容一隅和标志性建筑大清真寺。</h3> <h3>大清真寺的正门入口。门前街头有一些摆地摊的穷人,由于连年战争,民生艰难,他们的日子很不好过。</h3> <h3>市内“巴札尔"(集市)的水果摊群。水果倒不少也还新鲜,可摊棚实在是太破太烂了。</h3> <h3>漫天黄沙中的萨迈拉古城,历经千年沧桑,阅尽人世变迁。这是古城一角。拱门建筑後面便是赫赫有名的旋转宣礼塔。2007年,萨迈拉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h3> <h3>萨迈拉古建筑遗存,虽经千年风化剝蚀,主体结构依然完整,可见古代伊国建筑工艺技术之高。</h3> <h3>一群远道而来的伊国青年兴致高涨,在古城遗址广场上手舞足蹈一路前行,他们是巴格达大学的学生。当听说我们是中国人,他们和着击掌的节奏,载歌载舞友好地将我围在中间。这一刻,大家尽情欢乐,全然忘记了这里离两伊之战的前线并不遥远。</h3> <h3>萨迈拉古城的地标建筑物旋转宣礼塔,高52米,由底座盘旋而上,没有扶手栏杆,只能挨墙小心翼翼往前挪步,我们爬到第三旋已是胆战心惊不敢再爬了,竞有胆大的一直爬到顶。</h3><h3>1985年时还是完好的宣礼塔後来两遭厄运。1991年在盟军轰炸时被击中受损;2005年塔顶又遭武装份子炸弹袭击,原因是战时美军曾把这座宣礼塔作瞭望台使用。</h3> <h3>能够登上宣礼塔顶端的人很少。我们爬到中间第三旋时往下看就感到有些头晕,便不敢继续攀登了。</h3> <h3>  旅人在海外 家书抵万金</h3><h3>长期在国外工作的人,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是未经历者体会不到的;而家人对工作在海外旅人的牵挂,尤其是安全与健康的担忧,也是难以言表的。30多年前,既无互联网也没有移动电话,国内外的联系主要靠鸿雁傳书;这样,分身在国内外的家人,能够及时收到来信,就是各自最大最好的告慰了。1985年那时,因我住在伊国首都巴格达,通常是写就家信贴上邮票(出国时带来备用),送去我驻伊使馆,由外交部信使隊(每周一次)带回北京投邮就得了;武汉家人的来信,也是寄到北京外交部信使隊,由信使乘定期航班捎来巴格达,我们再去使馆取回。我到巴格达后立即寄信家里报平安,转眼快一个月了,却迟迟不见家里来信,心里很有些着急;过不几天,终于收到了妻子的武汉来信,还附上了她和女儿在黄鹤楼的照片,真什人欣喜不已!此时(1985年6月),黄鹤楼刚建成开放一个月,看得出来,她是特意带孩子专去那里拍照寄来巴格达的。这封信从武汉寄出到达我手里,七天时间行程万里,也算是神速了!</h3> <h3>当时两伊之战打的难分难解,巴格达一直是伊朗导弹袭击的目标。为使家人放心,我每隔十天半月就给家里写封信。一天我突发奇想,欲尝试走一趟国际邮路,让家人见识一下国际邮件,于是我来到住地附近的瓦赫达邮局,花200菲(合人民币0.6元)买张邮票将信寄出。巧得很!这是一张为庆祝萨达姆总统48岁生日而发行的特种纪念邮票;邮票上,戎装冠带的萨达姆为国旗和鲜花簇拥,设计印制十分精美,特别是上面还盖有巴格达瓦赫达邮局的邮戳,保存至今竟成极其珍稀之物。</h3> <h3> 尾 声</h3><h3>岁月流逝星移斗转,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记巴格达,时常想起在“一千零一夜”故乡的那些日子。</h3><h3>2003年春,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我应《老年文汇报》之约写下特稿,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伊国人民忧心和不平,为巴格达的名胜古迹遭战火破坏而悲哀。</h3> <h3>也不时重温天方夜谭故事,还收藏有诸多同名出版物中最佳版本的《天方夜谭》;温故知新,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思绪亦由然飞向巴格达,飞向当年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那座城市……</h3> <h3>啊,美丽的史诗般的巴格达,妳在我心中有着不舍的情怀,永远的眷恋!</h3><h3>令人感叹啊!一代枭雄萨达姆若非穷兵黩武多行不义,如今他可能仍是海湾强人,而不至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文明古国伊拉克也不会山河破碎国之不国;世界名都巴格达更不会光彩尽失民生凋蔽。惜哉!悲哉!</h3><h3>此文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不忘当年石油情,回归故里三十载而作。(2018月1月成稿,2019年1—2月修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