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活跃起来

.

<h3>  初次接触"思维导图"的时候,内心并不是很接受它,总觉得思维导图不过是对原来知识框架的重新命名,对于有关思维导图的介绍并没有认真的去研读。对它是否真的能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怀疑,感觉不过是"标题党"吸引读者的眼球罢了。后来学校派我去学习思维导图,通过学习才发现对它的认识实在是太过于粗浅了,同时也为自己思想上的保守感到有一点不好意思。</h3><h3> 学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实现学习的效果,预习、笔记、复习等学习环节缺一不可,而且还需要学习者进行自主思维加工。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既然这么有效就让导图进入我们的课堂,让它为我们所用吧!</h3> <h3>初次相遇</h3><h3> 炎炎夏日,在南京大学校区第一次和思维导图相遇,五天四晚的"烧脑"、"大剂量"的培训,让我感受到它的魅力,虽累却收获满满。</h3><h3><br /></h3> <h3>时间虽短,但大量的练习,终于不再是门外汉</h3> <h3>紧张的培训,严格的考试,取得培训师资格,没负努力和汗水!</h3> <h3>亲密接触</h3><h3> 会画不等于熟练,想让导图炉火纯清,用得游刃有余,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平日里的练习,也少不了网上培训。把导图带入校园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当然我不是孤军奋战,很多老师也加入了导图的学习当中,学习热情那叫一个高涨~</h3><h3><br /></h3> <h3>  老师们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开展了网络学习,加强思维训练,把基础导图变成逻辑脑图</h3> <h3>李丹老师的作业棒棒哒👍</h3> <h3>张娜老师优秀作品👍</h3> <h3>陈丽老师作业真不错👍</h3> <h3>孟薇老师的优秀作业👍</h3> <h3>融合贯通</h3><h3> 导图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种便捷、高效的学习工具成了学生的得力小助手。知识点不再是枯燥的黑白文字而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再次证明了思维导图的有效性</h3> <h3>导图教案是不是打破了传统</h3> <h3>每一次的绘图,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h3> <h3>现在很多学生已经习惯用图来进行知识点的梳理</h3> <h3>  思维导图一共有五个步骤:画主题、找关键、理分支、画图、上色。前三个步骤学习者在画主题、找关键、理分支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了充分的再创性思维加工,知识体系初步形成,画图的过程和上色的过程相当于对知识体系进行了及时地强化,符合记忆的规律。从长远来看,貌似&quot;浪费时间&quot;的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从学习效果上来说实际上是节省了时间,并且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还是一个轻松、快乐的心理体验过程,轻轻松松的进行学习不再是一个传说。</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