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间的无言 对生命的目送

<h3><font color="#010101">  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题记</font></h3> <h3>  大家好,我是九台区土们岭中心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金丹。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书目是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h3> <h3>  《目送》一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写的七十三篇散文,全书共有三章,牵系三代。龙应台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父亲逝的伤痛、母亲老的无奈、儿子离别的伤感、兄弟携手的深情;记录了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几分落寞,几分温婉,也有不舍无奈之际,作者决然转身的背影。她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对亲情延续与生死别离的思考,如花枝春满,让人悲喜交集,刚柔之间,漫溢出的是幽微与深邃,忧伤和美丽。这是一本生死笔记。 </h3> <h3>  《目送》是散文集的开篇之作,文集也以此而命名。阅读它让我的内心无比酸楚,眼泪差点决堤。文中,龙应台先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叙述了儿子从第一天上学起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几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离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长。接着,龙应台又从一个女儿的角度,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的消逝。</h3> <h3>  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在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情感。文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位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h3> <h3>  但最让我心底为之一震的是,她目送曾经英姿勃发的父亲,走完去往天国的最后一程,目送棺木中父亲进入火葬场的炉门。作者深情凝望,希望铭记这最后一次的目送。那段文字让我泪流满面,因那样的场景、画面也曾无数个夜里在我的脑海一遍又一遍的回放。</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时光将我们推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蓦然发现,自己已经转换了角色。那是一种怎样微妙的变化,似乎有些东西像注定般轮回。你已经不是被目送之人,而是目送者。眼睁睁的目送中,有多少不舍,多少感怀。所有凝视的瞬间,亦是人生最柔弱的时刻,仿佛随着远去那个人的背影,自己的一部分时光也随之远去。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痛楚;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font></h3> <h3>  然而,作者目送的不只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如果将文中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作者在淡淡的失落与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h3> <h3>  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能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理解每个人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伤逝”和“舍”。</h3> <h3>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br></h3> <h3>  当龙应台在说“不必追”三个字的时候,透着内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和感伤,却也有一种毅然的勇气与放手的坚定。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h3> <h3>  有时候,你会去看一本书,是因为它本身文字流淌之美,是因为它的文字触及了你心灵深处的记忆,是因为它带给你别样的思考和感悟。《目送》之于我,就像是一抹清新的淡绿,淡得那么不起眼,无形之中却又有那么一种魔力深深吸引着我。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代序--“你来看此花时”所写:“整本书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得到不一样的‘明白’。”</h3> <h3>  在这光阴的故事里,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愿待读《目送》时,我们都能得到不一样的人生“明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