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年轻时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原来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现在自己已进入了老年阶段,才对这句话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h3> <h3>我们年轻时是和我的父母住在一起,我们只管上班,大部分家务和照顾孩子都是老人的事,但下班后和假期我还是承担一定的家务的。虽然工资不高,但日子过得还是很舒心的,父亲买菜母亲做饭,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没有忧愁。</h3> <h3>后来父亲由于身体不好,反复住院。于1983年去世。母亲的伴走了,母亲是很难过的,父亲在世时,母亲虽然也抽烟,但是很少,父亲去世后,母亲接连不断的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烟,我也没有阻止,我知道母亲是在寄托哀思,用抽烟来释放她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还好,有我们一直陪在她的身边,直到2011年母亲去世了。</h3> <h3>转眼间我们也老了,孩子们都已独立,各有各的家,平常只有我和老伴两个人。</h3> <h3>我俩虽说性格不完全相同,但也大同小异。能玩到一起,前几年经常一起出去旅游,去过大连、青岛、沈阳、昆明、上海、杭州、苏州、台湾、广州……总而言之一起去过很多地方。老俩曾一起几次住到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家,老伴买菜我做饭。住到孩子家总该给孩子帮个忙才是,总不能等孩子下班给我们做着吃吧!孩子们休息时也经常带我们出去玩,孩子们孝顺,这就足够了。每次旅游都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去,单独一个人是不去的。</h3> <h3>在本区我们经常去看景看花,老伴虽然上了年纪,但喜欢开车,开车的技术还是比较高的,城市行走路线很熟悉,从不违规。看景拍片是我们的一大爱好,好景好花拍下来,回家慢慢欣赏,然后再做成相册,不用动手照片一张张的动起来,太好了。</h3> <h3>因为上了年纪,我们最近一两年也曾经都住过医院,老伴住院时我陪住,我住院时老伴陪住。病床旁加一张床,增加了对疾病的抵抗力量。</h3> <h3>老伴有几种药必须按时按量的吃下去,来不得半点马虎。老伴经常忘记吃药,几年来我按时按量的把药给他送到嘴边,包括送吃药的水,伴吗,就应该是这样。</h3> <h3>有时也有小矛盾发生,有些好友聊天时曾这样说过:老头越老脾气越大,相反,老婆反而越老越温柔。是的,我家也是这样,这可能就是天性吧!我家老伴也是动不动就发脾气,我最怕他发脾气,发起脾气来话多得很,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他会找最恶毒的语言来伤害你,以解他的心头之恨!人往往把最不好的一面给了自己最亲的人,把最好的一面给了陌生人。我不能这样,每当这时我就悄悄的,过后也就没事了。如果是针尖对麦芒也实在是没有必要。因为伤害的毕竟是最亲的人!</h3> <h3>总而言之,还是相濡以沫了一辈子。2016年是我俩金婚年,住上了孩子给买的新家。幸福啊!</h3> <h3>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老年,我们最大的财富是子孙满堂 ,尽享天伦之乐。我们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孩子们孝顺孙子们努力学习。俗话说:“知足常乐”。现在孩子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家庭,我们只管好自己就行了。你说幸福不幸福。这就是我们五十多年的成绩和收获。面对这一切,我们感到知足,更因知足而快乐。</h3> <h3>珍惜当下!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珍惜老伴,老伴是老年人的第一宝!有了这第一宝就什么都有了。老俩好了是对孩子们的最大支持和帮助!</h3> <h3>五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五十多年又很漫长,五十多年经历了风风雨雨, 五十多年相濡以沫。五十多年像金子一般坚实。我们还要牵手相伴走得更加稳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