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运动

胡涛

<h3>皮划艇运动</h3><div>皮划艇是指皮艇和划艇两种不同类型的船艇,这两种运动具有不同的项目特点。这里主要分析了皮划艇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并重点分析了其基本运动技术,以及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div><div><br></div><div>一、皮划艇运动概述</div><div>皮艇最早起源于格陵兰岛上爱斯基摩人制作的小船。据史书记载,古代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把用兽皮、兽骨等树料包制而成的皮筏艇作为乘坐的狩猎工具,爱斯基摩人称这种叫“Kayak”。这一词来自于爱斯基摩语,它的意思是“人船”。</div><div>划艇是从独木舟演变而来的,英文“ Canoe”即是独木舟的意思。独木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欧洲人说它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的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考古学家在中国长江流域多处发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而最早的距今已有七千多年。印度恒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今伊拉克地区)幼发拉底河都发现过这种古代的独木舟。独木舟用独木挖空制成,是人类最早克服山川、河流自然障碍的一种最原始的交通生活工具。古代的皮艇和皮划艇主要用于交通狩猎、捕鱼、运输,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成体育、旅游和探险工具。</div><div>有记载的第一次皮划艇比赛是1715年在英国由一个英国演员托马斯·多格特组织的。到了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许多皮艇旅游和比赛。苏格兰人约翰·马克格雷戈被人称为“皮艇之父”。他造了一条长4米(13英尺)、宽75公分(291.2英寸)的叫罗布罗伊的小船,船重30公斤(66磅)。在1864-1867年间,他乘皮艇游遍了英国所有的江河湖海,然后到了法国德国、瑞典,甚至到过巴勒斯坦。回到英国之后,就建立了皇家皮艇俱乐部。在美国人W.F.B.克劳森倡导下,1924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它是第一个国际性的皮划艇组织。四年后,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奥运会上将皮划艇列为永久比赛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皮划艇代表大会改名为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国际划联为1948年伦敦奥运会提供了几种型号的比赛皮艇和划艇,这是第一次使用国际划联统一规定船的比赛。</div><div><br></div><div><br></div><div>二、皮划艇技术</div><div>皮划艇技术包括选桨、握桨、艇上坐姿、划桨的一个循环动作、呼吸、起航、冲刺及多人艇的配合等技术。</div> <h3>(一)皮艇的基本技术</h3><div>1.选桨和握桨</div><div>(1)皮艇运动员选桨时,两手正握桨杆、对称地放在头顶上,上臂与两肩平行,肘关节屈曲成90°,这时两手距离桨颈15厘米左右,如再加上两端桨叶的长度(桨叶一般长45~55厘米),即为该运动员较适宜的桨长。</div><div>另一种选桨方法是运动员站立在平地,一只手握桨竖立在身前,另一只手臂举起用食指和中指能勾住桨叶顶端,即是适宜用桨。</div><div><br></div><div>(2)皮艇运动员的桨是一支两端为桨叶的桨,桨的长度根据身高而定,男子为216-226厘米,女子为214~224厘米。为了更好地用力,并减少空气阻力,两片桨叶做成偏转70°~90°桨叶偏转角的大小,可以根据运动员手腕关节的灵活程度而定。握桨时,可以用右手操纵转桨板,左手成空握。也可以左手操纵转桨,右手成空握(下图)。握桨的距离十分关键,肘部弯曲90°,若角度稍大或稍小一些对某些风格也无影响。</div> <h3>2.皮艇的坐姿</h3><div>运动员坐在船舱内的中心线上以利于保持艇的平衡。两滕屈成120°~130°,躯干前倾5~15°。运动员自然地正坐船中,头部正直,颈部放松,两眼正视前方(下图)。</div> <h3>3.皮艇划桨技术</h3><div>皮艇划桨是以两边相同的动作在左右两侧轮流重复划动,要求运动员动作高度协调。划桨一个周期动作的构成如下。</div> <h3>(1)入水和抓水</h3><div>以左桨划水为例,浆叶入水时,上体应围绕纵轴最大限度地向右转动,肩轴和躯干一起转动约70°,左膝弯曲使臀部稍向前移动,而右膝微伸。这时左肩下斜,左臂充分前伸,左前臂与手成一直线,右手在头旁,离右耳20~25厘米。</div><div>桨叶入水时贴近船体。臀部、胸部、肩部、臂部等肌肉均紧张收缩,左脚撑住脚蹬板,桨叶与水平面成40°~50°角,入水点应超过自己脚尖。桨叶入水发力于腰部,同时转体蹬腿开始直臂拉桨。在入水阶段,桨叶的运动方向是向前、向下、向外。</div><div>(2)拉桨</div><div>抓水和拉桨之间没有间隔。力的传递是从抓水开始一直到拉桨结束。拉桨时腰部发力,躯干加速用力向左牵拉转动。左脚撑住脚蹬板,要有用力推艇向前的感觉。右臂屈臂支撑,右手高于下颊,与眼齐平。左臂直臂拉桨,由于螺旋桨的作用面,使桨叶向后外方与艇的纵轴线约成36°角。在拉桨过程中,桨颈齐水平面,桨叶面则尽可能与船舷保持80~90°角。</div><div>左臂拉桨时,左腿随着转体而进一步对脚蹬板产生更大的压力,而右臂微屈肘,努力控制划桨的有效垂直部位。划桨至大腿中部,左臂开始屈肘准备出水。在拉桨阶段桨叶的运动方向是向后、向下、向外。</div><div>(3)恢复</div><div>恢复分成出水、放松和稳定3个部分。</div><div>①出水</div><div>拉桨臂拉桨至髋关节处结束,这时迅速提肘,手腕向外翻转,使桨叶从侧向滑出水面。桨</div><div>叶出水应干净利索,出水太慢、太迟会影响船体速度,还会过多地消耗运动员的体力。桨叶出</div><div>水和入水一样,都是一个划桨动作过程中速度最快的阶段,艇速越快,出水和入水也越快。</div><div>②放松</div><div>拉桨臂在一侧拉桨出水后,另一侧桨叶入水前,是放松和稳定的阶段。在放松阶段,运动员双肩下垂,大部分肌肉放松。这时拉桨手迅速向上挥桨,复位到肩的上方。</div><div>③稳定</div><div>稳定阶段是恢复的最后环节。运动员屏住呼吸,全身肌肉重新紧张,为下一次强有力地入水做好准备。</div><div>整个划桨动作是一次连贯、协调的周期性运动,即使是恢复阶段,也应是轻快而流畅的,应是没有任何停顿的,不允许艇的速度在两次拉桨之间有明显的减速现象。</div> <h3>(二)划艇的基本技术</h3><div>1.选桨和握桨</div><div>由于单人划艇与双人划艇用桨的长度不同,运动员要根据用途来选桨。一般单人划艇桨的长度同运动员的身高,双人划艇桨的长度与运动员的眉梢齐平。两手握桨时,上手(推桨手)正握桨把(手柄),下手(拉桨手)握在距桨颈15~20厘米处。</div> <h3>2.划艇的跪姿</h3><div>划艇运动员的姿势与皮艇运动员不同,他们采用跪姿划桨。通常把支撑腿(平衡腿)的脚、跪腿的膝和脚这3点,稳妥地放在一个钝角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支撑腿的脚趾朝划桨一侧稍向内转,而膝部正对着前方。支撑脚与跪腿的脚和膝部构成15°~20°的夹角,跪腿的大腿基本垂直于水平面,小腿向对侧偏移,与艇的纵轴成8°~25°角。跪垫高7~10厘米,跪腿的小腿与大腿100°~120°角,脚掌着地,搁在舱底板上,脚趾蜷曲(下图)。</div> <h3>桨手的身体重心应位于划艇的几何中心之上。身体高大或体重大的桨手,应跪在重心偏后的位置,而体重轻的桨手则跪在重心偏前的位置。</h3><div>3.划艇划桨的技术</div><div>划艇分左桨和右桨,划桨动作是单侧划行。因此,比皮艇更难控制平衡。它的一个划桨周期也可以分为入水、拉桨、操向、出水、恢复和稳定阶段。</div><div>(1)入水</div><div>入水是从桨叶尖端触水面到桨叶全部浸入水中的阶段。人水时,运动员的躯干前倾,转体伸肩。两臂伸直,推桨臂的肘部抬高,肩稍后移,手在头的上方。桨杆与水平面约成45°角,将桨叶快速插入水中。</div><div>(2)拉桨</div><div>桨叶入水后,推桨手迅速前推并撑住,使桨叶抓住水。拉桨手的肩后移,利用抬体和转体的力量直臂向后拉桨。从入水后到拉桨,运动员应将身体重量压在桨上。拉桨时腰背挺直,臀部肌肉紧张。拉桨手拉至跪腿开始屈臂。拉桨手的手腕先向内转,同时肘部向外翻,到上体抬至接近垂直时拉桨结束。</div><div>(3)操向(转拨桨)</div><div>在单人划艇上,由于桨手始终在艇的一侧划桨,力的作用会造成艇的转动。因此,在每桨结束时,桨手用“J”形划法来控制舟艇的方向。桨手的推桨手下压和转动“T”形桨把,拉桨手手腕内转上提,顺时针转动桨杆,将桨叶面转到与艇的纵轴线成30°~40°。这时好像桨手把水推离舟艇,从而使舟艇回到直线航向上。</div><div>(4)出水</div><div>紧接着操向动作结柬,两臂继续向前上提桨,桨叶即迅速从水中提出。这时桨叶的运动方向是向前、向上、向外。出水动作必须快而轻柔,使桨叶出水时干净利落,不挑拨水花。桨叶与水面成135°左右。</div><div>(5)恢复</div><div>桨叶出水后,运动员上身挺直,开始转动上体,并把桨继续向前上方推出。恢复阶段要注重肌肉的放松和调整呼吸节奏,以更好地保持动作的协调和连贯。</div><div>(6)稳定</div><div>稳定在恢复阶段的最后,运动员全身肌肉再度紧张,屏住呼吸准备下一次桨叶入水。</div><div><br></div><div>三、皮划艇运动的相关问题</div><div>(一)应急措施</div><div>1.人船救援措施(人与船在一起时)</div><div>(1)倒卷吸住自救(水浅时适用):翻船后脱离艇身,将划桨推入水底利用水的浮力将自己拉出。</div><div>(2)抛绳救援:朝溺水人员头部上方投扔抛绳将其拉出水面。</div><div>2.被石头卡住时的应对措施</div><div>(1)左右摇晃船体。</div><div>(2)顶桨。</div><div>(3)让队友掷出抛绳,进行救援。</div><div>3.落水时的应对措施</div><div>(1)岸边对水域救人:一人于岸上拉住抛绳做保护,另一人拉抛绳的一端跳入水中救人;或将绳抛向被救者头部正上方,让其套住自己,拉其上岸。</div><div>(2)水域救人</div><div>①划船靠近落水者让他抓住你的船尾顺水流漂至靠岸。</div><div>②划船靠近落水者,将抛绳的一端固定在落水者身上,快速划船靠岸后,下船拉抛绳让被救者自然靠岸。</div><div>4.自救措施</div><div>(1)如果泳技高超且水流不太急,应选安全点上岸。</div><div>(2)拉住草、树木或抱住河中的大石块。</div><div>(3)抓住船或是趴在船上跟船一起漂浮。</div><div>(二)通用河流信号</div><div>1.停止信号</div><div>停止:前方有潜在的危险,行动或者向前侦察前等待“解除警报”的信号。停止信号像吊单杠状,伸直双手手臂将浆高举。看到信号的人应该将之传递给其他随队人员。</div><div>2.求救/紧急信号</div><div>求救/紧急情况:救援求救人要尽可能迅速。吹3声长且响的警报哨声的同时,在头顶上挥动短浆、头盔或者救生衣。如果无口哨的话,只使用可视信号。最好带上口哨并绑在救生衣上。</div><div>3.警报解除</div><div>解除警报:向前(无固定的方向,从中心点向下进行下去),将浆或者一只手臂举高过头形成竖线。浆板应调整为最大可见度。信号的方向指明通过周围有障碍物急流的最佳通道。从先前的“解除警报”的垂直线动作向下做成45°角指向最佳通行路线。不指向你希望避开的障碍物的方向。</div><div>4.“我很好”</div><div>表示“我没事而且没受伤”。表示该意思时,手肘向外,用手重复轻拍自己头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这些内容是一些通用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被团队事先交流定出的一套信号取代。</div><div>(三)注意事项</div><div>(1)活动期间必须穿戴好救生装备。穿着适当的衣物和帆布鞋,不宜穿着拖鞋或笨重的靴子。</div><div>(2)应采用简单的信号系统,确保所有学生明白及懂得辨别。</div><div>(3)确保已安排救生艇随队出发,并携带后备划桨。</div><div>(4)不在繁忙的水域内进行活动,并严守水上防止船只相撞的规则。</div><div>(5)如有艇倾覆,除非正在漂向危险的障碍物,否则不应弃艇而去,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div><div>(6)切勿超载。</div><div>(7)切勿航行到筋疲力尽的程度。</div><div>(8)天黑后,切勿继续划艇。</div><div>(9)如风势强劲,不要离岸太远;如已出航,则应顺风势或水势划桨前进,到达安全的口岸后立即上岸。</div><div>(10)初学者切勿在吹离岸风时航行。</div><div>(11)在寒冷的天气下,穿上紧身潜水衣;在炎热的天气下,则应慎防中暑。</div><div>(12)禁止初学者人数超过总人数1/3的队伍远行</div><div>(13)选择责任感强、对活动水域及计划了解的人担任留守工作。</div><div>(14)行程计划须完整周详,并让每位队员彻底了解。</div><div>(15)保证完整的装备及充足的食品、衣物及急救设备。</div><div>(16)活动前或进入水域后,须随时注意气象变化和自然环境变化。</div><div>(17)在面临危机与疲劳等压力时,要随时注意自己及队友的心理变化,并设法调解,保证情绪平稳。</div> <h3>皮划艇静水竞赛规则<br></h3><div>检查船艇上下水规则</div><div>(1)船艇下水前要核对运动员名单或会员证,发给航道牌。</div><div>(2)对每条下水参赛舟艇是否有合格证、航道牌、加重物、运动员的队名及服装标志和该队申报服装颜色一致。</div><div>(3)检查船艇表面是否涂有增加艇速的物质和是否有不准携带的无线电通讯设备、测速仪、电动抽水泵等仪器。</div><div>(4)参赛艇通过终点后应迅速有序地回码头交还航道牌,复查将进入下一轮比赛的船艇。</div><div>出发</div><div>(1)应通过抽签方式决定起航点各艇参加预赛的道次。第1号艇应在左边,然后是第2号艇。依次排列。</div><div>(2)需要进行预赛的比赛,每项预赛应分别抽签。</div><div>(3)运动员应按时进入起航区,以便做好起航的准备工作。起航不受任何缺席者的影响,各艇在起点的位置应使参赛艇的船头处于起航线上。</div><div>(4)艇必须固定。</div><div>(5)发令员应喊“还有10秒钟出发”,以通知运动员剩余的出发时间。在发令员感到满意时,即鸣枪发出起航信号或短而有力的声响。</div><div>(6)在长距离比赛中,发令员应宣布“离起航还有1分钟”,当他满意时,即鸣枪发出起航信号或短而有力的声音。</div><div>(7)起航信号也可以直接喊“GO"。</div><div>(8)若发令员对起航线的排列不满意,即喊“停止”,并通知取齐员重新调整船艇的位置。</div><div>(9)若在口令“离比赛还有10秒钟”或“1分钟”喊出之后,起航信号发出之前,运动员开始动桨,则为抢航。</div><div>(10)发令员应立即鸣两枪,并警告犯规的运动员。若同一运动员抢航两次,发令员必须取消其比赛资格。发令员只对抢航的船艇或运动员发出警告,继而取消其比赛资格。</div><div><br></div><div>中断比赛</div><div>(1)若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阻碍比赛,航道裁判员有权中断比赛。用红旗和声音信号中断比赛,运动员必须立即停桨,并等待进一步的通知。</div><div>(2)若已宣布一次比赛无效,在重新出发时,不得改变艇上运动员的组成。</div><div>(3)若发生翻船,靠外来帮助才进入船艇的运动员或艇将被取消比赛资格。</div><div><br></div><div>带划和借浪</div><div>(1)不允许带划或接受非参赛艇或任何其他方式的帮助。</div><div>(2)当比赛进行时,严格禁止非参赛的船艇进入整个或部分航道,甚至浮标外区域。</div><div>(3)在1000米以内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在从起点至终点的本航道内划行。他们应尽可能地保持在其航道的中心线上。无论从哪个方向,一条艇与另一个运动员的距离都不得小于5米。</div><div>(4)在1000米以上的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偏离自己的航道,但不能影响其他运动员。</div><div>(5)在长距离比赛中,当每个运动员到达离终点线1000米处,将以声响信号(如铃铛)提醒运动员。</div><div><br></div><div>转弯</div><div>(1)当比赛在带有转弯点的航道上进行时,船艇应从左舷通过转弯点(即逆时针方向)。</div><div>(2)绕过转弯点时,若内航道船艇船头与外航道船艇座舱前缘至少处于平行位置时,外航道的运动员必须给内航道的运动员留出空间。</div><div>对于K2和K4来说,都是指最前面的座舱。</div><div>(3)C1是指与前一个运动员的身体平行,C2是指与最前一个运动员的身体平行。</div><div>(4)比赛船艇碰撞弯道浮标,除非弯道裁判员认为运动员从中得到好处,一般不判运动员犯规。转弯时,船艇在转弯点应尽可能地靠近由浮标标出的航道行进。</div><div><br></div><div>超越</div><div>比赛中,当一条划艇或皮艇正在超越另一条划艇或皮艇时,超越艇有责任始终避开被超越的艇。另一方面,被超越的船艇,不可改变航向</div><div>给超越的船艇制造困难。</div><div><br></div><div>碰撞或损伤</div><div>对于任何对船艇的碰撞有责任的,或损伤划艇或皮艇或桨的运动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同时还要承担损失的费用。</div><div><br></div><div>终点</div><div>(1)载有所有运动员的船艇一旦船头越过终点线,船艇即完成了比赛。</div><div>(2)如果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船艇同时到达终点,则他们在决赛中的名次相等。在涉及是否进入下一轮比赛的预赛中若出现名次并列,则采用以下规定:</div><div>①如果下一轮比赛有足够的航道,则用抽签方式决定这些船艇进入那个小组。若有可能,也可以使用第10航道;②如果下一轮比赛的航道不够,有关船艇应当重赛。重赛时间应为当天,或半天的最后赛次结束后1小时重赛;③如果重赛时出现名次相同的情况,可使用抽签方式决定名次。</div><div><br></div><div>气象规定</div><div>规则规定,在比赛期间,大会组委会要为参赛队提供每天的气象预报,包括每日气温、降水量、湿度、能见度、风况(风速和风向)。</div><div><br></div><div>成绩公布</div><div>比赛实时公布成绩通过显示屏和播音同时进行,文字成绩公布也张贴在成绩公告栏供教练、运动员等观看,同时正式投放到各领队信箱。</div><div>另外,在锦标赛结束后30天内,主办国协会应将比赛成绩寄给国际划联秘书长和各参赛国。</div><div>规则强调,记录和公布的时间必须精确到1/1000秒。</div> <h3>皮划艇运动项目术语</h3><div>划幅</div><div>划船运动术语。指桨叶入水至出水间划行的距离。</div><div>划水路线</div><div>划船运动术语。指桨叶在水中划行的轨迹。</div><div>划桨频率</div><div>划船运动术语。指一定时间内划桨的次数。一般为每分钟的30~40桨。各类艇的男子和女子项目,根据训练水平对有效桨频均有规定。</div><div>划桨节奏</div><div>划船运动术语。指桨叶划水和回桨的时间比例。每一划桨周期中推桨时放松,拉桨时用力,形成鲜明节奏。能使有关部位的肌肉得到短暂休息,有利于合理发挥体力,加快划速。</div><div>划桨周期</div><div>划船运动术语。指划桨完整动作的总称。由桨叶入水、划水和回桨3个连贯动作组成。一个完整动作称为一个划桨周期。</div><div>抢航</div><div>皮划艇竞赛术语,皮划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各自航道起航线的后面。取齐员在起航线的一侧,以目测或用自动起航器将各艇艇首挑齐在起航线上。发令员站在取齐员身后,当他们认为已排齐时,即可喊预令“Attention Please”,然后鸣铃起航。如果在“ Attention Please”之后鸣铃之前运动员开始划桨,即为抢航。</div><div>转弯</div><div>皮划艇5000米比赛的术语,又称绕标。皮划艇5000米比赛是在航道外绕圈划行。航道总宽81米,转弯处的半径为40.5米,半圆的弧长127.17米。规则规定5000米的起点在终点线外100米处,从该起点出发划1859.25米至转弯处的一个旗帜,绕过半圆弧上的6面标志旗,进入第2个直航程,划1759.25米至第2个转弯处127.17米,接着划个500米直道再绕标一次,即可划最后500米直道冲向终点。由此可见,500米航程中总共有3个转弯。规则规定长距离是在航道外逆时针方向划进,即一律以左舷在6个标志旗的外侧通过转弯处。在通过转弯处时,处于里航道船艇的艇首正橫线与外航道船艇舱的前缘或划艇运动员的躯干相平行或已超出,处于外道的皮、划艇必须给里道的皮、划艇留出足够的水域进行绕标,否则出现相撞事故将由外道的皮、划艇负责。在转弯处如果运动员漏绕标志旗,可以折回后再绕,否则也将作犯规处理。</div><div>带划和借浪</div><div>皮划艇比赛用语。在皮划艇比赛中,如果相近的两条艇一前一后,后面的艇尾恰好在前面那条艇的艇尾浪尖上,后面的艇相当于顺着浪峰向下滑动。根据研究,如果这两条艇的速度保持相同,那么后面的艇由于借浪而可以节省30%~50%的能量。在比赛中,特别是5000米长距离比赛时,没有各自的航道,出发时各艇相距只有1米左右,在途中只规定一条艇要超越另一条艇,应避开被超越的艇,不得影响被超越者的正常划行,被超越的艇则不能改变航向给超越者制造困难。因此在长距离比赛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带划和借浪,这时的带划和借浪是一种很正当的技术和战术,运动员不仅要学会带划和借浪,还要学会反借浪技术。在1000米以内距离的比赛中,则不允许带划和借浪。</div><div>乘浪</div><div>皮划艇技术名词。皮划艇行进时,借助其他艇产生的波浪力量,使自己的舟艇加速向前推进的一种操纵技术。</div><div>起航</div><div>皮划艇运动术语。舟艇由静止状态转为运动状态,称为“起航”。</div><div>及时正确掌握起航技术,能使舟艇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快速度,取得预先的优势。</div><div>倒桨</div><div>划船运动技术名词。同划桨动作相反,倒桨可使舟艇反方向前进。</div><div>聚集犯规</div><div>划船运动技术名词。在比赛途中,两只舟艇靠近或两艇的桨相碰,称“聚集”。所有参加比赛的舟艇(或桨)离开自己的航道而发生接触或碰撞,则称“聚集犯规”。裁判员两次警告后仍犯规者,即被取消比赛资格。而为了对受害者充分保证其恢复取胜的机会,必要时可以立即停止比赛重新开始。</div> <h3>皮划艇的训练</h3><div>1、皮划艇的技术训练</div><div>皮划艇在划行时,由于其总重心高于浮心,所以船艇的稳定性比较差,运动员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翻船,尤其是运动员成跪姿在艇上的划艇,更容易发生倾覆。因此,掌握正确、稳固和熟练的技术,对皮划艇运动员显得格外重要。</div><div>皮划艇技术掌握的难点,应在于既要保持船艇的平衡,又要使船艇快速前进。皮划艇的技术训练应贯穿于多年训练和全年训练之中,经过长期的反复磨炼,形成正确、稳固的技术定型,才能保证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div><div>皮划艇的技术训练应贯彻“以水上为主,水陆结合,陆为水用”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在不断改进技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运动员的个人特点,重视发挥其技术优势,并使运动员的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和稳固。</div><div>在技术训练中,又要经常考虑培养运动员适应风向和水流的变化,掌握合理分配体力,善于应用借浪和反借浪等各种应对措施,提高应变能力。</div><div><br></div><div>皮划艇技术训练主要采用的手段和方法</div><div>1.陆上练习</div><div>(1)掌握握桨和转桨动作练习。</div><div>(2)划桨分解动作练习:熟悉划桨各阶段动作和动作路线。</div><div>(3)划桨完整动作练习:掌握动作的连贯和协调。</div><div>(4)坐在长板凳上或跪在地上做划桨练习:改进和提高完整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div><div>(5)在划桨池中做划桨练习:熟练划桨动作路线,掌握划桨动作节奏和合理用力。</div><div>2.水上练习</div><div>(1)在重心较低的无坐板艇上或宽艇上做完整动作练习,要求划桨动作正确、连贯、协调。</div><div>2)在单人艇上做完整动作练习,要求保持船艇平稳,掌握划桨动作节奏和合理力。</div><div>(3)低频技术练习,要求平稳匀速前进。</div><div>(4)不同距离的技术划练习,要求平稳加速前进。</div><div><br></div><div><br></div> <h3>2、皮划艇的身体训练</h3><div>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有效地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运动素质、增强健康状况的过程。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水平和提高基本运动能力;可以为掌握技术、运用战术从而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防止伤害事故,有效地延长运动寿命。</div><div>运动素质可分为基本运动素质和复合运动素质。皮划艇运动员所需要的基本运动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复合运动素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和速度力量等。</div><div><br></div><div>力量训练</div><div>力量是皮划艇运动的基本素质,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运动时抵抗阻力或克服阻力的能力。肌肉力量在皮划艇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船艇启动时,需要很大的力量,进入途中划时,皮艇每桨约20公斤,划艇每桨约25公斤。而且力量素质对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div><div>力量素质按运动时肌肉克服阻力的形式可分成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四种。</div><div>1.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div><div>最大力量也称为绝对力量,是指无论体重大小,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肌肉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最大力量与体重往往成正比关系,体重较大的运动员,最大力量一般也会相应大一些。</div><div>影响最大力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肌肉白纤维的数量;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在克服阻力时肌纤维的初长度;神经肌肉的功能,也称为肌肉内协调能力。发展最大力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增大肌肉生理横断面,增加肌肉收缩力量;二是改善肌肉的内协调能力,提高神经系统指挥肌肉工作的能力,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div><div><br></div><div>(1)增加肌肉生理横断面的训练</div><div>增加肌肉生理横断面的训练,要科学地确定负荷强度(即负重量)练习重复的次数与组数、练习的持续时间和组间的间歇时间。</div><div>(2)改善肌肉内协调能力的训练</div><div>(3)静力性练习和等动性练习</div><div><br></div><div>2.相对力量的训练方法</div><div>相对力量是指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相对力量=最大力量/体重,这一公式表达了体重与最大力量的关系。若最大力量不变而体重增加,则相对力量变小。</div><div>相对力量对皮艇运动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两名运动员力量相等的情况下,体重轻的运动员,艇的负载量小。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则负载量小的艇阻力小,速度相对就快些。但是,由于最大力量的增加,肌肉增粗,体重也会相应增加。</div><div>曾有人研究发现,通过举重训练,力量和体重的增加为3:1。因此,为在最大力量增加的同时,控制体重增加,在相对力量的训练中,主要通过提高肌肉的内协调功能来提高最大力量,这有助于控制体重的增加。</div><div>具体方法是:训练的负重量要大,一般是用85%以上的强度,以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减少肌肉功能性肥大。练习的数量,每组3次,6组-10组。练习时动作要连贯,带点爆发式用力,但间歇时间要充分一些。</div><div><br></div><div>3.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div><div>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在运动时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通常所说的爆发力。爆发力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div><div>由此可见,速度力量是力量和速度有机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运动员在完成某动作时所用的力量大、速度快,则其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就大。因此,发展速度力量往往采用在发展力量的同时注意提高动作速度。</div><div>发展速度力量主要方法,有负重和不负重练习。</div><div><br></div> <h3>耐力训练</h3><div>耐力指有机体长时间工作抗疲劳的能力。疲劳是训练后的必然结果,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但疲劳又会使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而不能保持长时间的工作。所以,疲劳又是训练的障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抗疲劳的能力,反映了他的耐力素质水平。对持续工作时间比较长的皮划艇项目来说,发展耐力对提高皮划艇运动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耐力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div><div>1.一般耐力的训练方法</div><div>一般耐力主要是有氧供能,因此影响一般耐力的主要因素是最大吸氧量、氧的利用率和心脏循环率(血液在单位时间里流经心脏的数量)糖元储备,以及动作的协调完善、力量分配合理、有机体的机能工作节省化等。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对一般耐力也有直接影响。所以,提高一般耐力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有氧供能水平,一般以长时间的跑和长距离划为手段,运用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div><div>2.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div><div>专项耐力是指有机体克服专项运动负荷所产生的疲劳的能力。皮划艇运动的比赛距离从200米一5000米,各比赛距离的专项耐力具有不同的特征。短距离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速度耐力,长距离则是以有氧供能为主。同时皮划艇运动又具有力量性的特点,因此它又有力量耐力的特征。</div><div><br></div><div>灵敏训练</div><div>灵敏性是指运动员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尤其是风向、波浪的影响)能迅速准确、协调、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灵敏性是运动的活动技能、大脑神经反映和各种身体素质活动过程的综合表现。因此,灵敏性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与人对空间的定位和对时间的感觉、速度和力量的发展水平以及身体的协调和反应能力都有密切关系。</div><div>1.影响灵敏的因素</div><div>(1)生理因素</div><div>生理因素主要指大脑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运动分析器的功能以及前庭分析器的机能。它们对创造性的运用技术、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维持身体平衡、变换身体的方向位置等</div><div>都起着很大作用。</div><div>(2)心理因素</div><div>心理因素主要指由于环境、情绪或其他变化,会导致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而使肌肉和神经都处于迟钝状态,造成身体失控、精神不振、动作不协调。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发展灵敏性起到积极作用。</div><div>2.发展灵敏性的原则</div><div>(1)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和手段</div><div>发展灵敏性与各种分析器和运动器官功能的改善有密切关系。如果某一个练习重复使用到自动化的程度,那么再用这动作去发展灵敏性效果就不大了。所以,要采取多种不同练习方法,才有利于灵敏性的提高。</div><div>(2)合理安排练习时间</div><div>发展灵敏性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重复次数不宜过多,练习过程中应有足够的间隙时间,并要合理控制。间隙时间过短易造成机体疲劳,间隙时间过长,又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而影响灵敏性的发展和提高。</div><div>(3)要区别对待因人因项而异</div><div>要根据皮划艇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灵敏性习,皮划艇运动员要有本项目特殊需要的高灵敏反应能力,如在风浪中保持身体平衡能力,动作的协调性,驾驶船艇的稳定性,良好的速度感觉能力等。</div><div>3.灵敏性的训练方法</div><div>(1)发展灵敏性的一般练习</div><div>跑、跳中迅速改变方向的各种练习;改变速度的各种练习;听口令做动作或做相反动作;听信号或看手势急跑、停、转身、变换方向练习;足球或篮球游戏;前滚翻、后滚翻练习;跳绳练习(单足、双足、双飞)等。</div><div>(2)发展灵敏性的专门练习</div><div>皮划艇运动是常在各种水域条件下进行的一项运动,水有深(水库)、有浅(一般小湖、人工航道),有流速、无流速,有时有风有浪、有时风平浪静。所以,皮划艇运动员要进行适应划船环境条件变化的各种灵敏训练。如:风的变化过程中的训练,由小风到较大的风,由左侧风到右侧风,从顶风到顺风,从不适应到适应,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灵敏性,也提高运动员不怕风浪的竞技能力。</div><div><br></div><div>柔韧性训练</div><div>柔韧性是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性主要取决于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和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良好的柔韧性有利于发展和掌握速度和力量以及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div><div>1.影响柔韧性的因素</div><div>柔韧性受骨关节结构、关节周围组织、年龄与性别、遗传及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两个关节的面积越小,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越多,肌肉越大,皮下脂肪过多,关节的灵活性就小、柔韧性也就差。由于性别的特点,女子的柔韧性天生比男子好。</div><div>2.发展柔韧性的原则</div><div>(1)发展柔韧性应与发展力量相适应</div><div>力量结合柔韧的练习对提高肌肉质量最为有效,既能达到力量和柔韧的同时增长,又能保证关节的灵活性。发展柔韧性应在肌力增长的情况下发展。然而肌力的提高,决不能使肌肉体积过分增大而影响关节活动的幅度。</div><div><br></div><div>(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div><div>发展柔韧性,也是意志力经受锻炼的过程。练习时,易产生酸痛感,同时练习方法也比较单调、枯燥、见效慢。停止练习便有所消退,运动员很容易因坚持不住而半途而废。因此,柔韧性练习要逐步适应,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见效。急于求成,容易造成软组织的损伤。</div><div>(3)静力性拉伸与动力性拉伸有机地结合</div><div>为避免练习不当造成肌肉被动性拉长,而使肌肉韧带弹性降低引起柔而无力,必须将静力性拉伸法和动力性拉伸法有机结合起来,主动性练习和被动性练习结合起来,各种手段、方法交替使用,使肌体达到柔而不松,韧而不僵,柔中有刚,刚中有柔。</div><div>3.柔韧性训练方法</div><div>最主要的柔韧性训练方法是静力性拉伸。静力拉伸是一种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伸展肌肉的方法。它是通过缓慢到静止的动作过程,逐渐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有一定酸、胀、疼痛的感觉位置(程度),使这些软组织产生适应性,并维持该动作姿势一段时间,然后恢复原位。通常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10秒一30秒,每块肌肉反复练习4次-6次。</div><div>4.柔韧性训练应注意的问题</div><div>在进行柔韧性练习时,要注意控制强度。强度太小,达不到练习效果;强度太大,易受损伤。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采用缓慢、放松、有节制、无疼痛的练习,调节和控制强度。</div><div>在练习时,肌肉的伸展会不同程度地引起酸胀,过分伸展会导致肌肉、韧带的损伤,所以拉伸的强度应随着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加而改变。随着柔韧性训练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加大强度,并遵循酸加、痛减、麻停的原则,随时调整强度。除此</div><div>每次练习后都应做相应的整理活动,以促使放松恢复。</div> <h3>知识就是力量!</h3><h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