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前提条件:客观公正倾向褒义——给人向上提升能量。</h3><div>2、各有侧重:分析重点用语</div><div>巧点——把握特征概括要点。</div><div>3、准确丰富:忌讳”非常”语言多样——切莫极端也避含糊。</div><div>4、内涵外延:推敲词语一矢中的——纵横到位入木三分。</div><div>5、推导过程:抽象思维形象展现——中间环节宜用说明。</div><div>6、专业语言:综合学科各有专长——概念科学事半功倍。</div><div>7、借用修辞:比喻拟人反问对比——适当引用个性“跳出”。</div><div>8、偶尔口语:看清职业因人而异——拉进距离增强互动</div><div>9、褒贬活用:贬词褒用令人惊奇——反向言语引人入胜。</div><div>10、个性共性:突出“内向” 如“套中人”——典型特征添些形象。</div> <h3>问题由来:</h3><div>在以往笔迹分析中,由于大多注重前者笔迹分析,往往忽视了后者笔迹分析意见的撰写技巧,使人感觉到分析结论千篇一律“老面孔”,似曾相识燕归来;分析意见非常到位,而文字表达苍白乏味甚至“滞后”,影响到点评结论的吸引力,反过来有时还会“拖住”分析意见定性的准确性。</div><div><br></div><div>笔迹分析结论用语的倾向性,确实要重视起来——如分析结论包含了自己明显的喜恶,难免让被分析者有些难以接受。</div><div><br></div><div>另外,西方和东方的文化、思维的不同也体现在分析语言上,西方直接了当,东方含蓄隐讳。笔者主张用客观性的词汇来进行分析结果的诠释,而且用形象化的词汇来高度概括,则更准确、扼要和吸引人。因为词汇毕竟是有限的,有些感觉用一个恰当的词汇是很难表述的,需要临时借用一些故事、典故等等,这样易于理解,也更能把事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别人面前,这种方式更具有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它能区分个性化与共性化的区别。</div> <h3>我们常用“内向”这个词,确实很共性化,也确实很保险,一般都不会说错。但分析了100个人,100个人都得到了“内向”的结论,那他们还有什么区别呢?故,此类课题还需进一步作深层次的思考。</h3><div>(以上内容仅作参考)</div><div><br></div><div>庄寅亮《笔迹分析操作.感悟》(8)</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