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听说永兴发现了神秘兵坦,我这个拍摄永兴洞穴人家多年的摄影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渴望前去探个究竟并留些影像资料。</h3><div>2018年1月14日,一个多云的周日。在县文物所王建生所长的安排下,由马建泽主任带领我们一行10多人踏上了艰难而又快乐的探秘之路。</div> <h3>金鹅寨古堡群位于永兴县柏林镇九团村。九团村的罗汉坦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周边群山环绕,山峰险峻多悬崖。金鹅寨就在罗汉坦的北面。金鹅寨古堡群方圆三四公里,由六七个山头连接而成,是古时候用来避难御敌的绝佳位置。2011年,古堡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这次让我兴奋不已、大开眼界的当属金鹅寨的兵坦。这些兵坦都建在岩鹰坦和老鸹坦等多处悬崖半腰,是古人利用天然山洞来屯兵驻防,当中的瞭望台、炮口、生活设施等一应俱全,可为寨堡内数万人提供安全保障。</h3> <h3>挨着巨石,走过一条弯曲的山路,崖顶出现了一个拱形寨门,寨门狭长高䇯,由一块块大石头堆砌而成,拱门高于三米、厚有二米,寨门旁边残留一条不足20米的寨墙。要想通往主寨堡就必须经过这条寨门。寨门仍保留有木栓口。</h3> <h3>通过寨门便进入了金娥寨,拾阶而上,路边的一块石碑上刻记着“大明万历二十六年”,由此可见它的历史已相当悠远了。</h3> <h3>越往寨顶,路越难行。茂密的树木将山间小路遮挡得几乎严实。</h3> <h3>金鹅寨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山头,它是由多个山头相连构成的寨堡群。隐藏于寨堡群中的兵坦,正是寨堡群整个防御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h3> <h3>据永兴县志记载,崖腰有巨窅,极险峻,非连梯不可至,可藏物。由此,传说中的神秘兵坦被证实在此。</h3> <h3>登上位于金鹅寨主寨南边的二个陡峭悬崖上的兵坦,半山腰临崖一面的岩鹰坦,悬崖侧面是一道由红砂岩条石砌成的寨门,大约一人高,要进入兵坦必须先攀上这离地六七米高的寨门。我们一行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逐个爬上木梯,在进入第二道寨门前,有一个四五平方米的深石坑,石坑空出的一面便是陡峭悬崖,稍不注意便会掉入万丈深渊。如此险要的防御布局,令人叹为观止。</h3> <h3>越过二道寨门后终于到达兵坦。坦洞约100多平方米,外侧用石墙砌成遮挡,留有观察孔和一道小门,靠出口处凿石而成的灶台、火盒、茶炉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石洞最左侧,人工凿出一个二十几平方米的高台并单独隔开,洞内密封条件好,冬暖夏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其生活条件是好的,专家推测,这里应该居住的是首领人物。此外,坦洞内还发现了咸丰二年、三年的石刻,其中年代最早的一处石刻为“天历已巳年”,即公元1329年,元代中期的天历旁边还有“重修”二字,说明这个坦洞就更早了。</h3> <h3>在岩鹰坦对面的悬崖上有一个兵坦,叫老鸹坦。老鸹坦的规模比岩鹰坦稍小,但地势更险要,兵坦悬崖更高更陡。我们一行十多人中大多数不敢攀爬上去,即使爬上去的几人也是心惊胆战,回来后还心有余悸。老鸹坦洞口顶端设有炮台,三门炮朝着不同方向。炮后来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被拆除炼铁了。虽然没有岩鹰坦那样高规格的石凿火具,但是老鸹坦里基本的设施也都齐全。洞内用水也是从山上引过来的。</h3> <h3>这么大的一个寨堡群,到底是由谁建造的呢?当时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呢?听老一辈说,在咸丰元年,当时广东一带匪患猖獗,于是修整寨堡是为了抵御匪患。但从专家的分析认为,从古堡的历史事件和已发现的石刻来看,可追塑到元代甚至宋代。这里有石刻的明确纪年,是天历二年。背景可能与镇压曹成起义有关,但没有文字依据。</h3> <h3>根据当地村民介绍说,进入二十世纪后,古寨堡的防御功能在现代兵器面前大打折扣,开始走向衰落,直到被废弃。但是在兵荒马乱时期,周边居民还习惯地到坦洞里躲避兵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