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为本质安全找理由</h1><h3>———记中铁一局太焦铁路5标项目安全卫士王宇君</h3> <h3> 安全是一种法,一种责任、一种爱,更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本质安全,才能守住我们的底线。</h3> <h3> 在工地上,他是被农民工兄弟们冠了最多外号的人:"矮胖子长舌妇""鹰眼王胖子""黑手王胖子"等,被腹黑、被编排、被调侃、被人骂,每一个外号都是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勾勒出质量安全管理背后的艰辛。他就是是太焦铁路项目部安质部部长王宇君,一位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多年,是众多一线守卫安全生产人员中平凡的一名。</h3> <h3> 王宇君个子不高,体型偏胖,短发,大圆脸,嘴唇较厚,戴圈很多的黑框眼镜,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烟瘾比较大。用他的话说"都是熬夜加班做内业资料提神给贯的"。但在工地上,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抽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胖子长舌妇"</h1> <h3> 王宇君有一张"话匣子"般的巧嘴一点儿不假,在安全培训教育中,以案例为引导,通过一系列血淋淋教训生动再现,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讲的是就像发生在眼前,闻之冷汗淋漓,骨肱颤栗,一脸煞白。</h3> <h3> 一次,王宇君在二分部上司乡蒋家庄给进场的劳务工做入职培训,一会议室的农民工大约有七八十号人吧,都认真的听他讲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安全事故,有不正确佩戴安全帽被石块砸破头的,有走路不注意安全被扎穿脚的,有抽烟引燃防水土工布的,有绑扎二次钢筋不注意夹破手指的,有打风钻时钻杆突然断了扎到手的,还有隧道坍方不按标识跑错路被堵的等等,原本枯燥的岗前培训硬是让他讲成一趟绘声绘色的"故事会",吸引所有农民工兄弟聚精会神的听讲,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h3><h3> 这时,有两个农民工兄弟轻言细语的讨论:"妈呀,这个胖子真能讲,像个长舌妇一样,嘴里叭叭的讲这么些东西,听着还是那么个理儿啊!"</h3><h3> 旁边的农民工兄弟接过去"那可不,咱以后在隧道里干活可得留神,别落到自己身上不划算!"</h3><h3> "以后在工地上要注意这个胖子,别让他抓住了!"</h3><h3> 从那以后,"胖子长舌妇"的外号在农民工兄弟中不胫而走,传了开来。</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鹰眼王胖子"</h1> <h3> 俗话说:小眼聚光,贼精贼亮,此话一点儿不假。王宇君有一双"爱挑毛病"的"鹰"眼,在全标段排查工作中,凡是在施工生产、生活过程中的违章违规现象都无所遁形!</h3><h3> 那是项目的一次季末检查在四分部长板岭隧道出口,检查组从隧道掌子面开挖、钢支撑架设、超前小导管布设、钢拱架连接筋、锁脚锚管布设等一道一道的小工序进行梳理,王宇君把整个看了一遍,当场就给作业的班组说:超前小导管的数量差一根,锁脚锚管的施作不规范,钢拱架的连接筋焊接不密实而且长度短了最少5厘米,弄得当时的开挖班组长目瞪口呆的,都没有看他用尺子量,也没有见他挨着数,他怎么一眼就看出了呢?</h3><h3>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感觉做的挺好的啊,洞内整洁干净,各种材料堆码整齐,各项施工也井然有序,没毛病啊。</h3> <h3> 在检查二衬支护过程中,看到矮边墙钢筋时,他一眼就看出长短差距了2厘米,用尺子一量,果然相差2厘米,搞得钢筋作业班组也很郁闷,心服口服的返工。</h3><h3> 每次检查我都是"打酱油"照相的,对发现的问题留下影像资料,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就在我快走出隧道的时候,听到开挖班和钢筋班班长两人在悄声说话:</h3><h3> "王胖子真是一双鹰眼,太犀利了,工地的事在他面前几乎就是没有秘密可言,啥都门儿清!"</h3><h3> "就连2厘米的差距,他尺子都没有用就看出来了,眼睛真毒!"</h3><h3> "就是,今后施工可得按照交底来,这次鹰眼王胖子说整改了就不处罚,下次可就动真格了!"</h3><h3> "鹰眼王胖子"之名从此始也。</h3><h3> 其实我也挺纳闷的,没看到他数也没见他量啊,在车里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他笑着对我说:我是提前看了施工交底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手王胖子"</h1> <h3> 都说王宇君有一双"狠毒"的黑手,对于现场发现的安全红线问题,不整改、不落实、认识不深入的人员,上到领导班子下到作业人员,他六亲不认,绝不手软,一把揪出!</h3><h3> 项目部按照业主大西公司的要求对项目部的领导班子进行安全责任包保,每月不少于四次到包保工地进行安全质量巡查,并认真填写记录本。再一次检查中,发现一分部项目经理和项目部工会主席、财务总监分别差一次,按照处罚规定每人罚款一千元。</h3><h3> 吴北村1号隧道斜井施工队伍是和我们公司合作多年的伙伴企业了,在管理过程中就有些"翘尾巴",觉得自己在项目熟人多,在管理上一些细节就不注重。检查时,王宇君就专挑他的细节问题,整个梳理成问题库让队伍负责人看,两页纸几十个小问题看得协作队伍负责人直冒汗,就拿不按规矩佩戴安全帽一项,现场就有超过20几个人没有戴帽带,依照规定没人50元顶格处罚也是一千多块没了,更别说其他的问题,而且还附有各类照片,事实和证据确凿,一下就医治了队伍的侥幸心理,将他们那种轻视安全质量的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h3><h3> 从此,他便有六亲不认"黑手王胖子"的称谓。</h3> <h3> 随着太焦项目22公里隧道19个隧道口开挖工作面的逐渐深入,王宇君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总是担心哪里没有检查到位,疏忽大意小细节,导致事故发生,三十几岁的小伙子就因为管安全头发都快秃噜了,而且白发还增加了不少。他一直希望把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流程全部装进每个员工的心里,用标准化、制度化规范行为,希望太焦项目从头到尾,不出事故,不出次品,确保本质安全。</h3><h3> 他就是项目的安全质量守护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