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正如青春"芳华"总会匆匆逝去一样,影片《芳华》经过一段时间的狂热后也慢慢趋于平静和理性。</h3><h3> 关注近期人们对《芳华》的热议,一个带有共性的感受是影片有些让人压抑、迷茫。"压抑"是因为影片中有大篇幅的"欺凌弱者、尔虞我诈"的情节;"迷茫"是影片给人们带来的三种疑惑:"怎么是这样"?"怎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军队怎么是这样的;人民军队的战士怎么会是这样的;对待雷锋式的英模、自卫反击战的英雄怎么可以这样的。再说得直接点,是影片给人有一种"不够真实"的感觉。</h3><h3> 我从未写过影评,因为我看电影基本属于"看热闹"一类,对于电影艺术是纯粹的外行,又缺乏深邃的思想和拿得出手的文笔,恐怕会贻笑大方。看了近期炙手可热的电影《芳华》,也许是影片反映的是我几乎同时代的生活,还是我曾经有过三十年经历的部队生活,所以总觉得有感欲发。<br></h3><h3> 作为一名与影片讲述的同时代的老兵,我有意看《芳华》却不怎么欣赏《芳华》。我丝豪不怀疑《芳华》想通过对一代年轻人在特殊年代中的青春年华的回忆来褒扬"善良""真诚""正义"的主题。正如冯小刚说的《芳华》拍摄的是"美好"。这份美好指代的是朝气蓬勃的年华以及刘峰和何小萍高尚的精神世界。我更相信《芳华》艺术设计风格是一流的,毕竟冯导是一位了不起的顶级导演。前期某些把影片说得一无是处的评论也有失公允,毕竟电影是艺术,不能与现实直接划等号,更不能把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照搬照套到身边的人和事上。但看完影片我想说的是《芳华》是一部在时代背景、价值取向、人物和情节设计上都存在明显"错位"的影片,注定了它的现实教育意义上的缺失和缺撼。诚如我"九零后"出生的儿子每每看到影视剧中当年我们这一代人因"开国领袖"的逝世而痛哭流涕、悲痛不已的场景,而好奇惊讶,甚至有点怀疑真实性一样,年轻一代怎么能真正了解、理解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对毛主席的真实情感呢?<br></h3><h3> (一)时代背景上的"错位"。<br></h3><h3> 《芳华》叙述的主要是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部队生活。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是一个"政治挂帅"到有些畸形的年代,是一个人人都想做"雷峰""黄继光""董存瑞"、以"五好战士"为无尚光荣的年代。虽然那个年代正处在"文革"后期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但是部队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的正统的政治教育还是让官兵受益终生。"官兵平等亲如兄弟"、"友爱互助崇尚集体"的优良传统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芳华》中一些龌龊的细节、那么多有些龌龊的人物(林丁丁、郝淑雯、政委等)是那个时代可能的产物吗?纵然有个别现象,也绝对不会有广泛的存在空间和生活市场。<br></h3><h3> (二)情节上的"错位"<br></h3><h3>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队被誉为是座革命的大熔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让官兵们懂得了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重要性;"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让官兵们锤炼了刻苦训练,吃苦耐劳,不言放弃的军人意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严明的纪律让官兵们自觉地令行禁止,遵纪守法,服从命令……。试想,在这样的大气候大环境中能容许林丁丁、郝淑雯等那么多的负面人物负面事件的接连发生、纵容其发展吗?"雷峰"式的英雄刘峰会是那么的境遇那样的不被崇拜善待吗?<br></h3><h3> (三)人物塑造上的"错位"<br></h3><h3> 这里仅以文工团"政委"为例。<br></h3><h3> 以个人之见,影片中我最不认可也是最不能原谅的人物是文工团"政委"。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入伍在部队几乎做了三十年政工干部、担任过连营团几级政工领导的一名老兵,凭我个人的经历和对部队政工干部素质的理解,影片中文工团"政委"的所作所为不仅是极其错误的更是有些龌龊的。因为那简直是对军队政工干部的亵渎。"政委"对何小萍老谋深算又带有"煽情"式的思想工作方法或许可以看成是"工作艺术",他对刘峰事件的处置或许可以原谅为"失察",但他对何小萍简单的带有报复性质的调离和对刘峰不近情理的态度却绝不是"城府"和"心机",而是一种极其龌龊甚至有些"下流"(原谅文字上有些激动的情绪)的做法。一个具有那么"高超工作艺术"的政委竟然做不了何小萍的思想工作打不开她心灵上的桎梏,竟然会让一个"雷锋"式的英模含冤蒙羞而不察觉不主持正能量?其实这种情况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心灵工程师"的军队政工领导的身上。纵然有这种个别的人,也不应该发生在影片中的"政委"身上,因为从整部影片的情节看,"政委"并不算坏,而且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中层政治工作领导。<br></h3><h3> 看完影片,我终究没有发现文工团政委身上体现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军队政工领导的基本形象,倒是依稀看到了近时代官场上的一个"政客"的影子。<br></h3><h3> (四)价值观取向上的"错位"</h3><h3> "炫富"、"炫官"、"歧视弱者"等等在《芳华》中有大篇幅的场景出现,几乎占居了影片前半部的大部分空间。其实在《芳华》前半部分的那个年代,"炫富"是极具危险的,"官二代"是十分自律的,"歧视弱者"是非常可耻的。因为那是一个"贫下中农当家做主"的年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年代;"敬领袖胜过敬父母敬英雄胜过敬兄弟"的年代。同情弱者、关心弱者,崇拜英雄崇尚"雷锋精神"是那个年代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取向。而真正存在"炫富""炫官"、"歧视弱小" 的价值取向应该出现在上世纪末以后。</h3><h3> 以上几种"错位"现象,或许就是这部电影让人产生"不真实感"的主要原因,是影片最大的"缺撼",最后使影片原本想歌颂的"善良"和"真情"变得有些暗淡和悽凉。<br></h3><h3> 电影是艺术,艺术可以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即反映的时代背景),就好比可以让诸葛亮“借东风”却不能让诸葛亮来一场“人工降雨”;电影要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就不能无限夸大负能量,尤其是不能把现实的负能量拼凑借接到特殊年代的人和事上。那样不仅不真实也不是客观的体现。或许这些不是编导的初衷,但起码结果有悖初衷。《芳华》可以让现代人欣赏到高超的电影艺术,也可以让当代人思考"善良真诚"的真谛,却很难引起与《芳华》同时代人的心灵共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