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山是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它坐落在和县西北隅的善厚镇,脚踏岚笼山,怀抱九条垅,群山环拱,一峰独秀,拔地而起,享誉“江北第一山”、“江北小九龙”、“中华四十二福地”之称。 鸡笼山远远望去,各种角度的切片都十分微妙。又说像鸡头,有说像鸡笼,还有说像奶头山的。
传闻数百年来,鸡笼山周边政界乃至坊间,都流传一个相对诡异的说法:想升官,先爬鸡笼山。去过的都说灵光。自此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大批有理想有抱负不得志的官员,前仆后继争爬鸡笼山,越传越神秘,越爬越开心,山上香火鼎盛自不必言。 道家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称鸡笼山为“第四十二福地”。因其山峦连绵,上冠巨石,状似莲花,为“一州奇胜”。山上有“三清殿”、“南天门”、“一线天”、“溶岩洞”、“百岁缺”诸景点。 殿堂庙宇,明清建筑风格,忽隐忽现在青山绿林间,如入净土佛国,甚是壮严。山前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念佛堂、地藏殿、观音殿、斋堂等建筑齐备。入寺清净幽雅,晨钟暮鼓悠然。扶铁链攀登至宝顶(山顶),三清殿、百岁缺、一线天、钟亭等景点,幽奇险绝。极目远眺,长江如练,飘然轻拂,松涛撼谷,轰然有声,山风拂面,白云荡胸,令人志清意远,仿佛置云天胜景! 凤林禅寺,宛如绿草丛中的一朵奇葩,灿烂夺目!宝刹占地181亩,寺庙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建立宫殿式总体布局,既独立又统一。 驻足遥望,云雾缭绕中的群山,心旷神怡。
山顶的楼阁外看气派,但近观也就没了那种感觉。也没开放,只能在四周看看远山美景,狂拍照片。 宋朝大诗人杨万里离开鸡笼山时写下一首《舟过鹅行口回望和州鸡笼山》:两月青山不暂离,入城未见有山时。万峰送我都回去,只有鸡笼未肯辞。带着这些诗意的历史知识,我走在登山的路上,不时的回望山下。那真的像画卷一般,不愧为江北第一名山。驻足遥望,云雾缭绕中的群山,心旷神怡。 鸡笼山一线天在一个幽邃的峡谷里,有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岩端倾斜而一线天出,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稍坐片刻,也会感到肌骨透凉。 建国后,尚存寺庙37间,内供大小佛像百余尊,有僧数十众。“0”中,寺庙及佛像均被毁。1978年后,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将山麓至山顶道路,用石条重铺,并加钢管栏杆。凤林禅寺,亦修葺一新,内塑佛像七尊。现存有民国13年(1924)《凤林禅寺碑记》碑刻一块,每年接待来山香客游人甚多。鸡笼山现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森林公园。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梨花盛开。披着明媚的阳光,踏着盈盈青草,伴着阵阵花香,千亩梨园,花海层叠,妩媚而轻盈。妖艳的梨花,醉人的春风 由东向西慢步与梨园小径,路旁的垂柳吐新纳绿,不知名的小鸟穿行于枝间,小鸟歌唱,游人嬉戏。
田间果树花团锦簇,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油菜花,绿的柳枝,遥相呼应,争抢着春光。置身于如此仙境,心如春天。 黑褐色的树干,扭曲蜿蜒的枝桠,雪白的梨花挂满枝头,清灵饱满 ,美的让人惊叹! 爬上土坡,一颗盘口粗的梨树独立在土坡顶。如果说,桃花蕴含着暧昧和姻缘,那么梨花就是纯洁素雅 神圣而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