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根据朋友们的建议,上期对解读汉字做了一下调整,增加了猜字互动节目。很多朋友参与活动,其中③号字猜中率最高,恭喜猜中的朋友。同时也感谢参与互动,留言与没留言的朋友,你们的参与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h3><h3><br></h3><h3>今天,我们就讲解“配”字。</h3> <h3>看图猜字,有朋友猜成“韵”和“酌”。</h3><div><br></div><div>猜“韵”的朋友,是根据右侧的字的形状,觉得和“韵”很像,但忽略了左边的配图欧。</div><div><br></div><div><br></div><div>猜“酌”的朋友,是关注到左侧的图,感觉像酒坛等器皿,同时会同右侧的字形,进行综合猜测。</div><div><br></div><div><br></div><div>那猜成“配”字的,是根据配图、文字综合猜测。同时把“配”字右侧的人形——己看出来了。</div> <h3>这是“配”字形的演变。</h3><div><br></div><div>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酒坛上有的有“三点”,有的没有。那三点是干嘛的呢?其实那“三点”代表酿酒师往酒里调放酒曲。发过面的,自酿过葡萄酒的都知道。就相当于发面时的“安琪酵母”。没有广告欧。</div><div><br></div><div><br></div><div>“配”本义:根据酒坛内酒米、酒水的容量比例,调放酒曲,发酵制酒。</div> <h3>看到现代汉语对“配”字的解释,蒙了吗,这和本义有啥关系啊?别急啊,听我慢慢解读。</h3><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配”本义里说到哪些线索呢。</div><div>线索一:人、酒米、酒水、酒曲——多种结合,可以有主次;</div><div><br></div><div>线索二:按比例——合适与不合适;</div><div><br></div><div>线索三:发酵成酒——结果是好的。</div><div><br></div><div><br></div><div>按照这样的思路,你看上边的解释,哪个不明白?你留言,我帮你解读。</div> <h3>(《水浒传》 明 施耐庵)</h3><div><br></div><div>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当还请包涵。但是我有个惊喜,用这个方法,我解读出“发配”一词了。那是不是就相当于调酒过程中的比例不合适或者调酒成功后被扔掉的酒糟呢。呵呵,自己猜测。古人的字吗,大家也可以猜猜,愉悦自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