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世界最古老的科英布拉大学

草原羊驼

<h3>  (先文字后照片) </h3><h3> 葡萄牙,一个昔日的航海帝国。</h3><h3> 在它的中部,科英布拉犹如一颗古老的钻石,镶嵌在伊比利亚半岛上。</h3><h3> 科英布拉区,是葡萄牙十八个行政区之一。</h3> <h3> 美丽宁静的科英布拉,不仅见证了葡萄牙王国的建立,葡国建国初期的一百多年还在这里建都,直到十三世纪末才迁都到里斯本。</h3> <h3>  也许人们人们对科英布拉时有所闻,是因为她拥有一支世界闻名的足球队。</h3><h3> 在“百度”搜索打上“科英布拉”,百分之九十九的讯息都和这支球队有关。</h3> <h3>  殊不知,科英布拉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古老程度仅比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大学晚70年),在世界教育史上闻名遐迩。</h3><h3> 要知道,目前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大学啊!</h3><div> 但多数人对此并不知晓。</div> <h3>  这所大学建于1290年,最早的校址在里斯本,1537年迁到科英布拉。</h3><h3> 人们都说,科英布拉是为大学而建,故称其为“大学城”。</h3> <h3><font color="#010101"> 稍作思索,发现前半句的说法牵强附会!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科英布拉作为葡萄牙的首都始于十二世纪中叶;而在十六世纪中叶大学才由里斯本迁来。</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中间隔了近四百年。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也许,是由于这所大学的声名显赫,才使得科英布拉这座城市在后来的岁月里熠熠生辉。</font></h3> <h3>  北有波尔图,人们兴致勃勃地去古老酒庄品尝葡萄美酒;</h3><h3> 南有里斯本,旅者们对昔日“海上霸王”的启航之地趋之若鹜。</h3><h3> 对科英布拉,多数华人只是匆匆而过。</h3><h3> 但是,1290年前后的中国在干什么?</h3><h3> 盛唐已渐行渐远。南宋小朝廷的宋恭帝赵显被忽必烈俘获,强迫其去西藏出家为僧,后赐死;又因一再兵败,“忠臣”陆秀夫背负8岁的宋卫王赵昺投海自尽。</h3><h3> 而科学理性的曙光,已在伊比利亚半岛露出了晨曦。</h3><h3> 因此,我刻意把科英布拉作为旅行的目的地之一。</h3> <h3>  从葡国的北部城市波尔图一路奔波,到科英布拉已是下午时分。</h3><h3> 午后的阳光照在欧洲所特有的红色屋顶上,映出了醉人的光影。</h3><h3> 沿着高高的石阶拾级而上,一座高大的花岗岩雕像映入眼帘。这是纪念这所大学的创始人迪尼士一世(D.DINIS I)。</h3><h3> 是他,1290年在里斯本创建了这所大学。</h3><h3> 葡萄牙的历代君王如走马灯,唯有留下象科英布拉大学这样宝贵遗产的人才可能英名永存。</h3> <h3><font color="#010101"> 纪念雕像的后边,两旁是教学楼。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楼前竖立着一尊尊前贤的石雕,历经沧桑,象征着向往科学、崇尚理性的精神。 尽管当时也许牛顿经典力学还未问世,人们还在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毕达哥拉斯的几何原理之前徘徊,但这里正孕育着理性思维的萌芽、思想革命的曙光。</font></h3> <h3>  科英布拉大学是从神学院逐步分离出来的,早期设有艺术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以及教会法学院四个系。</h3><h3> “神”的影子若隐若现。</h3><h3> 而今,这所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工程、艺术、人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育及科技八大系统。</h3><h3> 在校学生达两万五千人。</h3><h3> 其中土木工程、法律和环境专业跻身世界前200强。</h3><div> 2013年,科英布拉大学入选世界文化遗产。</div> <h3> 穿过一座古老的门楼,来到了大学的广场。</h3> <h3>  一座钟楼赫然入目。</h3><h3> 这座建于1773年的钟楼是科英布拉大学的最高建筑,也是大学的地标性建筑。</h3><h3> 在科英布拉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屹立在小山之巅的这座钟楼。</h3> <h3>  钟楼的四面各有一座罗马钟。</h3><h3> 我们步入广场不久,悠扬浑厚的钟声响起。</h3><h3> 悠悠钟声,融着孟德格河畔的轻雾,伴随着天边的夕阳,飘向科英布拉幽远的苍穹。</h3><h3> 三百年来,有多少学子伴着钟声从科英布拉大学走向葡萄牙的原野,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h3> <h3>  古老校园的石板路上,留下了年轻大学生的匆匆脚步。</h3><div> 大学很古老,但它永远是流淌着充满活力的血液。</div> <h3> 科英布拉大学的图书馆,是莘莘学子们的心仪所在。</h3><h3> 这座巴洛克式的建筑建于1716~1723年间。</h3><h3> 馆内有不少十五、十六世纪的珍藏本。</h3><h3> 由于科英布拉大学在葡萄牙国家中的崇高学术地位,又由于十五世纪的葡萄牙在全球如日中天,所以,这里藏书的价值可见一斑。</h3> <h3> 图书馆的装修豪华典雅。</h3><div> 屋顶用各式挂毯和瓷砖画装饰,反映的是宗教、战争和历史的主题。</div><div> 书架用上等硬木制作,贴上金箔。</div><div> 这种“豪华”,体现了对知识、历史和科学的尊重,毫不过份!</div> <h3>  三百年来,图书馆历经里斯本9.5级大地震(1755年)、政权更迭、社会变迁而屹立不倒,使传统得到了延续,文化得到了传承。</h3><h3> 不由地使人感叹:这才是一个民族莘莘不息的根本所在。</h3> <h3>  广场的正中央也矗立着一尊雕像,在偌大的广场中孜然一身、形影相吊。</h3><h3> 被纪念者是昂若三世(D.JOAO 一111)。</h3><h3> 是他,在1573年执政时把大学从里斯本迁到科英布拉,并把自己的王宫捐献给了科英布拉大学。</h3><h3> 王室的支持,是科英布拉大学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动因。</h3><h3> 国人对昂若三世的感情很复杂。 在他执政的1553年(明嘉靖年间),其手下官员通过向明朝地方官行贿,“借”澳门(村)给葡人停靠和维修船只、居留。</h3><h3> 这一“借”,就是四百多年!</h3><div> 开始近三百年,葡政府每年还给清政府500两白银作为“借地”的费用;</div><div> 到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葡萄牙就成了澳门真正的管理者了。</div> <h3> 大学因出类拔萃的学生而骄傲。</h3><h3> 科英布拉大学培养了众多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多为文科)。</h3><h3> 最著名者有卡蒙斯、阿方索、高斯达和费尔南多.佩阿索等。(下是佩阿索画像及名句)</h3> <h3>  伟大诗人卡蒙斯。(1524~1580),别名路易.德贾梅士。</h3><h3> 犹如荷马之古希腊、但丁之意大利、莎士比亚之英国,卡蒙斯是葡萄牙国父级的文学大师。</h3><h3> 现在,葡萄牙电子护照的首页上有他的图像;1982年发行的澳门币50元钞票上有他的头像(下图)。</h3> <h3>  他留给世人最有名的语句,莫过于立在欧亚大陆最西端、号称“全球最值得去50个地方之一”的罗卡角石碑上的“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h3><h3> 其实,使他青史留名的是史诗《路济塔尼亚人之歌》(又名《葡国魂》)。</h3><h3> 这部9000多行的史诗,讲的是达伽马等先驱绕过好望角、发现印度大陆的故事。</h3><h3> 他将神话和基督教联系在了一起,以矛盾的情感对待帝国和战争,表达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探险的向往。</h3> <h3>  卡蒙斯是一个行吟的诗人,也是一个仗义执言的侠士。</h3><h3> 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舜。</h3><h3> 三十多岁时,发配到澳门充军两年。回国途中船在湄公河失事,他竭力救得手稿而痛失中国妻子迪娜梅(Dinanene)。</h3><h3> 为此,他写下了一首十四行诗</h3><h3> ……</h3><h3> 啊!迪娜梅,你怎可</h3><div> 将至死钟爱你的人轻抛!</div><div> 啊,我的宁芙,你离我而去!</div><div> 将这样的生活匆匆鄙弃!</div><div> ……</div> <h3> 科英布拉大学在世界的大学史上举足轻重。</h3><h3> 它甚至早于牛津、剑桥实行了学位服。</h3><h3> </h3> <h3>  古老斑驳交织着青春和活力。</h3><h3> 每年五月,持续数天的“烧带节”在科英布拉大学內火热进行。</h3><h3> 学生们在校园中举行集会、游行,焚烧带有各学院标志的“捆书带”,以庆贺漫长的学生生活的结束。</h3><h3> 真实地宣泄和表达,是葡萄牙人热情直爽性格的一个侧面。</h3> <h3> 晚霞满天,暮色渐浓。</h3><h3> 要离开科英布拉了。</h3><h3> 时时回望,科英布拉大学淹没在了一片雾霭中。</h3><h3> 我们将一路向南:里斯本、埃武拉、法鲁……在古老帝国的原野上。</h3><h3> </h3><h3> </h3><div> </div> <h3>(本文少数资料照片下载于百度,特此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