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白塔山位于武夷山武夷园大峡谷西南部的白塔山南麓,海拔约1518米。白塔山山高林密,山道阴陏,竹木葱绿。因有传山上有岩石黑白层分,如宝塔状,入夜发光,故称白塔山。又传说唐贞观十五年(641)有钱、刘、李三女子在此修炼升仙,后人尊为三皇元君,在山上建庙祀之。山顶范围很广,方圆约5公里,有龙济道院、飞来石、仙人洞、观音合掌岩,沐浴池、五谷仑、荡脚石、木鱼石、试心石、云岩洞、仙人床、棋盘石以及瀑布、摩崖石刻等胜迹。</h3> <h3> 新年亦始,虽是隆冬,但春天将至,难得天道放晴,我《自由谷户外》《蓝天救援队》《征途单车》三队相约徒步白塔山。十二月十三号五车一行24人,携带户外装备由市区西行白塔山,驰经高星公路、黄村、曹墩村,行至13公里处,便到了大峡谷生态公园蛇子坑,在发源于白塔山的蛇子溪休息整装待发。<br></h3> <h3> 沿着溪水逆向南步行至3.8公里,耗时约70分钟,海拔780米,即至白塔山崇安向入口处玄天道观。玄天道观近年得有修葺,坐西朝东,土木建筑。门东向开,砖砌为框,木制门楣,额书:玄天观,两侧门框书有对联:“神威普照南天 帝德常高北阙”。夯土墙灰水泥刷面,石块砌基,木柱,木架为盖,琉璃瓦铺頂,观内水泥地面。观前现辟为茶园,蛇子溪呈南北流向穿院前茶而过。</h3> <h3> 从玄天观左侧沿古道盘旋而上,全程均是石砌台阶,枯木铺道。沿途有猪母岩、猴子望月、饭盖石、天书石都是登山途中小景,为点缀于路边的岩石,皆因形似而得名。石上各刻景名。其中饭盖石东侧岩壁上还有一方清嘉庆十三年(1808)的石刻。记载崇安下梅里信绅邹太和善修白塔山道路,也是至今武夷山保存最完好的古道。</h3> <h3> 行至5.2公里,海拔1058米处,小径正中建有供人小憩的半山亭。半山亭木制结构,呈方形长5.4米,宽3.3米,内高3.7米。无墙,亭四角各以三根木柱撑頂,青瓦。亭内石块铺地,两侧均设有木制靠椅,椅高1米。</h3> <h3> 在前行800米,在6公里处立有一石碑,两面分別上携刻:“武夷山”、“建阳”字样。</h3> <h3> 终行至6.1公里方至龙济道院,此时海拔约为1338米。龙济道院位于白塔山顶南侧,地属建阳市。道院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清道光、咸丰年间,由主持道人张道圆重建,占地约750平方米,二进,木石结构,面阔约15米,进深约50米。后一度荒废,屋顶塌圯过半。后有关部门筹资重新修葺。道院西侧岩壁上,刻有“世竖还真”四字,楷书,但不知何人刻于何时。</h3> <h3>在龙济道院北麓,登山道上行至海拔1518米(路程约800米),耗时20-30分钟即可达白塔山山巅,名烧香顶。沿途有“霄汉”、“云岩洞”等石刻及仙人洞景观。山巅最高处有一石结构的建筑,称烧香顶石屋。石屋均为打磨石条或石板构建。创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坐北朝南,面宽7.15米,进深5.65米,高4.55米,(内宽3.5米,深3.6米,高5.1米)屋内供三皇元君神像。屋内用有六根木柱撑頂,架木为盖,青瓦铺頂,留有一罅隙为天井。神像两侧柱联为:“天然笔架之山神仙栖息之所。石门厚1米,门宽1.1米,门通高2.13米,券高0.53米。”门首石条携刻“白塔洞天,清道光十年”字样。石屋前不远岩石上有一方岩刻:“五景闽中磴接天,巍然独视卧云眠。孩亭拟是神仙府,石室藏珠玄又玄。”"落款为“兹成标题”,但不知年代。石屋正前方十米处原是土地庙,现已坍塌,仅存残墙和四根呈方形石柱,残柱分別高1.2—1.6米,地面散落一些残缺的石料。</h3> <h3> 山巅上除了交让木、高山杜鹃、低矮的山松以及残败的杂草,难见其它植物。虽是寒冬,此刻站在山巅西望,蜂峦起伏,蜿蜒连编的群山,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在夕阳的照射下,而山像含羞的少女,遮层面纱若隐若现。南面的山峰如一朵精巧的莲花,几座苍翠欲滴的山峦蜿蜒回旋。</h3> <h3>如此精绝的画面,美得我无字可写……</h3> <h3>摄</h3> <h3>守</h3> <h3>守“珠”待录</h3> <h3>峰巅论武😀</h3> <h3>纵身一跃</h3> <h3>鹰击长空</h3> <h3>试比天高</h3> <h3>夜幕像一条无比宽大的缎子,满天的星星像缀在缎子上一颗颗晶莹闪耀的钻石,此刻是多么的宁静。</h3> <h3>晨曦的山巅轻雾并未完全散开,渐渐地东方露出了一条红霞,越来越长。慢慢的太阳一纵一纵地露出了它的头,半圆到扁圆,它是红得那么鲜艳,一点也不刺眼。犹如一条巨龙吐出的火焰将天与地隔开。</h3> <h3>2018年1月15日戏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