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明湖

美友5444578

<h3>  不少人喝茶,是馋茶的那份滋味,有苦有甜,涩中古香;不少人饮茶,是好茶的那份养生调理,清洗体污,焕发活力;更有甚者,痴迷茶情,在茶香神韵中,找到自己,又忘了自己,最后认识自己。</h3> <h3>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你想要培养某一种兴趣,一般都会选择其中一种开始,然后接触的越来越多。</h3> <h3> 但喝茶却是“众味入门,一味忠诚”,开始喝的时候,什么茶类都喝一点,慢慢地就越喝越少,到最后甚至只喝一种,终生难变。</h3> <h3>  大概茶喝多了,心里想要什么味道也更清楚了。所以喝过那么多茶,若有幸遇见以下七碗,还望君多加珍惜!</h3> <h3>一碗·清洗心灵<h3></h3><h3> 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禁得住独处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我们需要与他人对话,但更需要多与自己对话。</h3><h3><br></h3></h3> <h3>  慎独,从来都是有识之士追求的理想境界。</h3> <h3>一碗·招待好友<h3></h3><h3> 人总需要一两个知己,朋友就是最大的财富。任何时候,你成功,需要有人共享你的喜悦,才不至于高处不胜寒;你失败,只要有真心的朋友,都可以再次东山再起。</h3></h3> <h3>  高山流水之境界,无数人追求。</h3> <h3>一碗·保持沸腾</h3><div> 激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消退。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就像一只漏了气的皮球。没有充足的气体,如何能弹跳出更长远的未来。</div> <h3>  保持沸腾的状态,时刻保持对事情的热情。</h3> <h3>一碗·留着清醒<h3></h3><h3> 人生如酒,迷情常有。世事经常把我们灌醉,我们也常为世事所迷。倘若一不小心醉了,还要留待一碗好茶来解酒。</h3></h3> <h3>  别人可以把你灌醉,但你要让自己保持清醒。</h3> <h3>一碗·集聚沉淀<h3></h3><h3> 一首好诗需要久品,一饼好茶需要深藏。在获得成功之前,我们总是需要积攒更多的经验和智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h3><h3><br></h3></h3> <h3>  唯有沉淀,才能让内涵更丰富,清香更持久。</h3> <h3>一碗·装满施予<h3></h3><h3> 没有金钱,我们可以有爱心;没有权力,我们可以为别人提供经验上的指导。赠人玫瑰,手有余香。</h3></h3> <h3>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别人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人。</h3> <h3>一碗·放空接受<h3></h3><h3> 当有一天,我们碗里空空,这时候是很需要别人给予我们能量和经验的。当我们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多多虚心求教也是最快的成长方式。</h3></h3> <h3>  不要拒绝别人的好意,也不要对别人的善良嗤之以鼻。</h3> <h3>七碗茶中领悟清静之心 </h3><div> 七碗茶,是喝茶的智慧,更是人生的智慧。享受每一杯的同时,你也享受了生命中的美好,茶把这些“美味”串联在一起,赠予爱喝茶的你。</div> <h3>  茶,没有烟的刺激、酒的迷醉;也没有咖啡的苦涩和巧克力的甜腻。茶的色泽、香气和味道,不激烈,而是以缓缓浸润的方式浸延,给人无边的抚慰与感动。</h3> <h3>  与其他饮品相比,茶最讲究,亦最家常,兼具知性与人性。它所给予我们的是含蓄、清新和妥贴;是淡淡的温暖和静静的私人空间,它给我们带来恬淡的心境。</h3> <h3>  人生,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好,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的精彩,这就是成功。轻拥沧桑,笑语流年,生活经得起平静,方显淡泊宁静的真实。<h3><br></h3></h3> <h3>  把这七碗茶送给你,更希望你把这种清福送给更多的人。</h3> <h3>  安静的人,大概都是爱茶的,故而眸生菩提,心生禅意。<h3></h3><h3><br></h3></h3> <h3>  和敬清寂</h3> <h3>  身边无论有多忙,总有一盏暖心的茶,默默地陪伴着。这样的光阴,是走在心上的,是丝丝缕缕的静好与熨贴。</h3> <h3> 茶,是一味菩提,如你,静静地幽居在心底。</h3> <h3>  你若用心去品,似促膝长谈的闺蜜,又如远近相安的知己,你可以与之倾诉,或者聆听,纵然是独处,亦能如坐草木之间,感受到天地之悠远。<h3></h3><h3><br></h3></h3> <h3>  于是,将心润在片片叶瓣的起伏里,便可以为人生积淀一份心性,给生活沉淀出一份清澄。</h3> <h3>  佛说,茶是包容的。</h3> <h3>  有茶,便是好时光。世事万象,均在其中,无须刻意参透,便会将尘世所有,在这一抹清幽中慢慢收拢。</h3> <h3>  有茶相伴,你不用担心,唇齿生津的芬芬会被岁月风干,只因静好光阴,味染了一抹淡淡的禅。</h3> <h3>  每一天都在行走,每一刻都有相遇入眸。</h3> <h3>  想,最美的遇见,当属你来,我恰好在,而此刻的我正以浅坐光阴的姿态,为你沏着这盏温热的茶。</h3> <h3>  于喧嚣之中,把盏清茗,煮生活五味,熬人生极致,观世间起伏,茶香尽染于菩提之味,与一盏茶静坐,对吟山河静安,是时光之河里不惊不扰的一缕微澜。<h3></h3><h3><br></h3></h3> <h3>  若,相遇一盏茶是缘分,而你,注定是我在光阴里要等的那个人,所有的恰好都是为了这一刻的来临。</h3> <h3><font color="#010101"> 感谢祁老师的精彩展示!!!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白梅仙姑迎春来,文明青湖香茗飘。</font></h3> <h3>  独恋,静坐无声,眉目间却已然读懂,那隔着光阴的城,便不再是遥远的梦。<h3></h3><h3><br></h3></h3> <h3>  有茶的光阴,泛着温情,透着晶莹,远山的风烟俱净,是心湖里独守的一方晴空。</h3> <h3>  禅明目,茶润心,光阴如禅,你如茶。</h3> <h3> 时光深处,采春水为露,初心慢煮,熬制禅茶一味,今生,与你共饮!</h3> <h3>  喝茶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与精神有关,与灵魂有关。</h3> <h3>  几千年来,人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茶的幽雅与清纯,沉醉了多少代人。连佛教,都与茶结缘,所谓“禅茶一味”,意思是说,没有一定修为和境界的人,是不懂茶的。</h3> <h3>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则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与茶中,都包涵有“苦静凡放”四字。一茶一禅,曲径相通</h3> <h3>  茶性亦苦。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h3> <h3>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h3></h3><h3><br></h3></h3> <h3>  茶道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平凡的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小事中去契悟大道。</h3> <h3>  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放下一切琐碎和心事,“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多么自在的境界。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做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h3><h3></h3><h3><br></h3><h3> 我心飞扬......</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想,就在这个冬天,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和您席地而坐,取蒙泉之水,石磨细磨,柴火满慢煮,浅浅时光,慢慢品。当您来,我正以浅作光阴的姿态,为您沏好这碗温润的茶……</span><br></h3><div><br></div><div> 人活着还真是件美好的事,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是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一杨忠玉<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