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题牡丹亭</h3><div>素绘牡丹,深浅墨色溢古韵。</div><div>朱颜已改,更添岁月六百年。</div><div>游园曾见,纵三春美景留连。</div><div>再惊一梦,唯四时留残妆伴。</div> <h3>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里,有一座亭子叫“牡丹亭”,上次去杭州,无意中发现了它。</h3> <h3> 其实,汤显祖名剧《牡丹亭》故事的发源地,位于今天的江西省赣州大余县。</h3> <h3>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h3> <h3> 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h3> <h3>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h3> <h3> 年轻时就喜欢听昆曲,那时不务正业,还专门对其历史渊源进行了一番探究。六百年昆曲,百戏之祖,咿咿呀呀,缠绵悱恻,煞是动人。</h3> <h3> 一次偶然,听到陈升的歌,一个老男人咀嚼生命发出的味道。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真正的懂罢,我只为自己懂个大概。</h3> <h3>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h3> <h3> 到了明代中期,经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的加工整理,将南北曲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格调新颖、唱法细腻、舒徐委婉的“水磨腔”(昆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因此,后代称魏良辅为曲圣。</h3> <h3> 想真正明白歌里所唱出的心境,肯定还是需要回到生活中,回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听他的《牡丹亭外》就像受了突如其来的痛,顿时措手不及。</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样的景象让我自己亦是莫名其妙:惶惶忽忽一瞬间;依稀一梦五十年......</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