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儿的悦读人生

海的女儿

<h3>——谨以此文献给各位年轻的父母和孩子们。</h3> <h3>  很早就想说一说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并不是说我的教育有多成功,我的女儿有多优秀。教育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曾经就是一个阅读的受益者。而让孩子喜欢上阅读,绝对是父母值得炫耀的功力。</h3> <h3>  对女儿的阅读引导是从孩子一岁多一点开始的。那时的女儿其实话都还说不完整,说是读书,其实就是“听书”,就是亲子阅读。</h3> <h3>  初为父母的我们毫无教育经验可谈。只是出于一种对文学爱好的本能,我们给孩子订阅了最初的读物《婴儿画报》。这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发行的一种适合0-4岁孩子阅读的儿童绘本。每月一期,以精美的插图为主,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文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里面的嘟嘟熊、红袋鼠等卡通形象深受孩子喜欢。每逢新书回来,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缠着我们给她讲里边的故事。睡觉前,吃饭时,游戏时,一本书不知不厌其烦地讲了多少遍,但孩子还是乐此不疲。生性活泼好动的女儿,唯独在听故事的时候会显得特别安静,特别专注。</h3> <h3>  慢慢地,孩子的语言不知不觉就丰富起来。书中的故事讲过几次后,孩子早已熟记于心,经常小大人般有模有样的,一页一页翻着故事书,大声给我们讲上面的故事。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会语出惊人,出口成章。这是阅读带给我的第一个甜头。</h3> <h3>  早期的阅读不仅极大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表达,也开发了孩子早期识字的能力。伴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女儿的识字量也大幅增加。上幼儿园时,女儿已经能独立地阅读儿童读本。升入一年级后,当其他家长还在逐字逐句陪着孩子读题做题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能自己读懂题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了。而这一切的无心插柳,皆是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是阅读带给我和孩子的第二个甜头。</h3> <h3>  在孩子的写作方面,我是一名语文老师,给孩子必要的指点与修改建议是有的,但我并没有刻意地在写作方法与技巧上给过孩子太多的指导。最初,孩子的作文、日记经常作为范文在班里朗读。后来,女儿开始尝试自己写小说、散文、诗歌,还给自己起了个挺文艺范儿的笔名“端木凝秋”,哈哈!女儿反反复复地写,我陆陆续续地读,并将她从小学到初中写的东西整理成了《九年》一书。纪念也好,鼓励也罢,这是我为痴迷阅读,爱好写作的女儿唯一能做的事情。“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在长期的阅读中积淀而成的。”这是阅读带给我跟女儿的第三个甜头。</h3> <h3>  从儿时的《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到后来的《儿童文学》、宋词楚辞、中外名著,女儿对书的阅读热情从未减过。甚至看到学长学姐的地理历史课本,她也会饶有兴趣地翻看许久。阅读已经成了女儿的一种习惯,成了女儿一种常态化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书店,零用钱用来最多的就是买书。每次我们一家去阳泉,我跟老公办事、逛街,孩子在新华书店一呆就是半天。甚至去北京自助游的几天里,也在王府井书店酣畅淋漓地读了两个半天的书才算作罢。在高中学习任务紧张,高考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孩子都不曾停止过阅读,每年到了订阅报刊杂志的时候,总是不忘督促我给她订阅书籍,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高三毕业,高考结束。</h3> <h3>  由此,我也得出个结论:一旦养成了阅读习惯,就会有书必读,就像牛吃草一样。爱读书的人总能挤出时间来读书,忙只不过是不读书的人给自己不读书找的一个借口罢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h3><div><br></div> <h3>  如今,女儿已是一名在读大学生了。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里,我希望她仍然能延续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用广博的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无论学习、生活多么忙碌,多么紧张。<br></h3> <h3> 有时,我很庆幸,庆幸在女儿出生的那个年代,大众传媒还没像现在这样发达。业余时间,她除了电视里看看自己痴迷的动画片,当当《秦时明月》的忠实“月饼”,或者听听张靓颖的新歌发布,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就给阅读了。</h3> <h3>  在今天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里,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立场,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喜欢上阅读又是一件多么幸福而且有趣的事啊!坚定不移地喜欢阅读,执着阅读,会让一个人变得有文化,有教养,富有内涵而充满智慧!少玩一会儿游戏,少看一场电影,少一点关注QQ、微信和微博。让自己在纷纷扰扰的诱惑中,静下心来,回归阅读,开启自己的悦读人生吧!</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