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输液=自杀?2018年元旦起门诊不再打点滴!

蔚然

<h3>央视新闻:输液=自杀?</h3><div>感冒发烧,输液!</div><div>拉肚子,输液!</div><div>明明没病,想“补补身体”,还是输液!</div><div>有的患者追求好得快主动要求医生输液!</div><div>——迷失在“吊瓶森林”里的中国人</div> <h3>近日,《桂林晚报》第五版,一则“我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门诊接到重要通知,2018年元旦起门诊不再打点滴”的标题,引发了大家关注。</h3> <h3>全国460多家医院停止门诊输液</h3><div>据了解,就门诊输液一事,我国虽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河南、辽宁、四川、广东、内蒙古等地区都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全国460多家医院叫停门诊输液。</div><div>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div><div>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div><div>数据显示,我国抗生素使用是美国的10倍,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0万人。</div><div>在澳门,</div><div>五岁以内的孩子打点滴是犯法的,</div><div>孩子输液一次,大脑七天不发育,</div><div>成人输液一次,缩短寿命七天左右,</div><div>药物的毒素要2~4年才能排出体外。</div><div>输液的风险远高于吃药打针</div><div>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已经是世界公认的用药原则,然而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当回事!常把医院当保健院、把抗生素当消炎药,长期滥用抗生素!</div><div>这一切,都需要改变!</div><div>从今天起,向过度输液说:NO!对滥用抗生素说:NO!</div><div>我们的健康该何去何从?</div><div>随着门诊输液的逐步被取消,预示着这种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即将结束,国民健康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种呼吁下,我们的健康又该何去何从?</div><div>国人们:我们不仅需要用强健体魄支撑美好生活,更需要把健康底色涂抹在历史的车轮上,一起滚滚向前,人们远离药物和医生才是最好的办法,平时多注意养生保健,科学对待健康!</div><div>央视:养身保健才是根本!</div><div>央视放狠话:养生保健才是根本,希望能唤醒你对养生保健的重视,养生不是让你花多少钱,吃多少产品,是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预防大于治疗!别把希望寄托给医院,别等躺在病床上再谈养生,提前预防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学会为健康投资。</div><div><br></div><div>看到上面的报道,突然感觉我们所有的家人们都走在了医疗时代的前沿,因为我们倡导的是人人知医,人人自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