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乡村--宏村

断刀客

<h3> 看到李慕白和玉骄龙从月沼湖的水面上蜻蜓点水的轻轻飞过,这个小村庄就深深的留在了印象里。十多年后,终于来到了这里。</h3> <h3> 宏村镇,古称弘村。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h3> <h3> 据传说,当时家族的女头领胡重娘,依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h3><h3> 凿清泉以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1300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h3><h3> 水圳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h3> <h3> 时至今日,村里仍然规定:早8点前各户取水用以饮用,8点之后,才可以到渠里洗衣服、洗拖把等。</h3> <h3> 宏村的导游类似于公交车,每20分钟一班,也不需要付费,你只需要在指定地点等候即可。这比国内其他景点野导满天飞确实是一大创新。</h3><h3> 集合的地点,就是这南湖。话说“宏村看水、西递看屋”,确实不假。</h3> <h3> 湖光山色,倒影相辉,大概就是这样的美色吧!</h3> <h3> 李慕白走过的小桥,咱们也来走一遭</h3> <h3>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多逃往江南躲避战乱,随之也把儒家传统带入江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当地有一句话“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学而优则仕“,以读书做官为目标的儒家传统思维,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传续。</h3><h3> 南湖书院,私塾,是村里的最高学府。</h3> <h3> 鼎鼎大名的月沼湖。受摄影技术限制,对自己拍的不满意,再附加一张网络上的图片。</h3> <h3> 微派建筑,最以马头墙、小青瓦为特色。院落两层多进,各进皆开天井,充分发挥通风、透光、排水作用。高墙深宅,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祀,生动体现了古徽州聚族而居的民风。</h3><h3> 一路上我一直琢磨,为什么会有这种建筑风格?把前后历史连续起来看,应该是先民逃避到此地后,为防兵灾匪患,所以采用这种高筑墙壁,使兵匪难以翻越;独留小门,是为唯一与连接外界通道,易守难攻;院内各进开天井,既为采光所需,又为积蓄雨水,防敌火攻和围困;二层女眷所居皆小窗,则为防范不轨之徒或红杏出墙。</h3><h3> 后来随之天下太平,才陆续增加更多诸如”三雕“之类的装饰。但其基本功能没有变,如同赣南之围屋、福建之土楼,起初最基本的功能皆为”自我保护“,是建筑与军事防御相结合的产物,是先人智慧的结晶。</h3><h3> 个人见解,纯属猜测。</h3> <h3> 美,总是让人想往;美,总是令人留恋;美,就在你我身边;美,因你发现而永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