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收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习近平 · 七年知青岁月</b></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想推荐一下这本书。它不是小说,也不是鸡汤干货,它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你要看的不是方法论,而应该是一种认识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一代人的芳华尚未落幕,又一代人的18岁已悄然登场。在这即将结束的2017,我们都站在各自的人生路口,回望一路走来的时光岁月,总不免会对那曾经青葱的吉光片羽有一些感怀。无论是多彩的,还是暗淡的,那都是值得回味的记忆。那些蹉跎的岁月,往往是我们最宝贵的人生经验,那是用青春为代价换取的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廖永昌《一支难忘的歌》</p><p class="ql-block"> 蹉跎岁月中的《青春之歌》</p><p class="ql-block"> ——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p> <h3> 青春,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属于他们的色彩,也都有属于他们的骄傲。励志的人生,无悔的青春,是我所崇尚的岁月“芳华”。而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青春年代,当岁月之树长出丰富的年轮,人生历程中拉开的每一段距离,都有其深刻的意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历练,不同的成长…… 往往都会与青年时代的主观世界、主体努力以及人格状态紧密联系。<br> 青春的岁月,其实就像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随着时间,随着历史,随着记忆,渐渐的随波远去。2009年,曾有过一个“知青岁月30年文学回顾”的访谈,当时著名作家叶辛曾回忆起他的知青三部曲。他说他的成名作《蹉跎岁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带有某种“伤痕”的印记,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在苦难中对希望的坚守。</h3> <h3>青春岁月<br> 电视剧《蹉跎岁月》主题曲把青春比喻为一条岁月的河流,而这条河流把知青岁月中所有被蹉跎的青春汇成了《一首难忘的歌》,呼唤着希望和理想……</h3> <h1><h3> 正如杨沫那本影响了几代人的《青春之歌》写的那样,青春,是追求光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坎坷和苦难,但对光明的向往和对信仰的坚持是青春最动人的色彩和最隽永的光芒。林道静的青春,就是在迷茫、困顿、求索和坚持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最终让她成为一个坚定的有崇高信仰的人,一个对民族和国家有用的具有先进性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励志,应该是正能量的精神启迪,而不是简单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人格成长。<br> 在当下的中国,一代代人正在从青春走向成熟,与时代同步,需要了解过去,需要从那些成长中吸取有益的经验,这也是这本厚重的青春记事带给我的一种深刻的启示。</h3><br></h1> <h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r>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br> 这本关于知青岁月的书,是对青春的一次深度“采访”,与以往那些伤痕文学不同的是,它更加平易,更加质朴,娓娓道来,波澜不惊。仿佛时光在恬静的黑白影像中变得触手可及,那些苦难在坚韧的精神面前变得轻若浮云,而那些从黄土地上破土的希望,让蹉跎岁月并不蹉跎,青春的芳华绽放出淡静的理性光芒,让人充满敬佩,也充满希望,更充满力量。<br>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这段历时七年的漫长岁月,有消沉的迷惘,也有振作的追求,有苦涩的幸福,也有奋进的希望,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书写着一个年轻人在知青岁月里的修炼和成长,让我们看到在苦涩年华中,还有可以坚持的希望,还有值得信赖的信仰,还有苦中作乐的幸福,还有鱼水深情的人间温暖……<br> 1969年,15岁的他背着简单的行囊从北京来到陕北高原当知青。离开北京的时候,父亲仍在接受审查,只有姐姐到火车站送行。书中这样描述: 他和八一中学的同学上车后,姐姐来送行,隔着车玻璃递给他一袋水果,嘱咐他照顾好自己。“他站在车厢里,没有流泪,只是长时间凝视着他的姐姐。”这种离别,在那样的年代几乎可以说是生离死别,后会无期,但他以少年的坚定勇敢地承受了命运的安排,这种处之泰然的定力,展示出一个有思想的年轻人强大的内心世界。<br>在陕北黄土高坡上贫瘠的延川县梁家河大队,他一干就是七年。像所有的知青一样,他从不以父亲早年在陕北的“声望”做庇荫,而是真正把青春交付给了这片既来之则安之的土地。那些年,开荒种地、卸磨拉煤、打夯修坝、翻土挑粪…… 他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离不弃,甘苦与共,让原本晦涩的青春岁月,不再是一种蹉跎的迷惘。在艰苦中,他看到了土地和人民给他的厚爱。他的青春,如果没有那段磨砺的经历,或就没有这么多的美好回忆。这样的“励志”故事,才是一种值得记取的无悔青春。</h3> <h3>梁家河知青点旧址<br> 一支歌,一支消沉的歌,一支汗水和眼泪凝成的歌,忧郁和颓丧是那么多。 <br> 一支歌,一支振作的歌,一支蹉跎岁月里追求的歌,憧憬和向往是那么多。<br> 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也是大部分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的人生经历。但所有的艰难困苦最终都可能成就一个人的成长,促成一个人的成功。只要你不消沉,不堕弃,不迷惘,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颓丧的失落总能获得汗水的补偿。<br> 正如这本书中记录的那些苦难的磨砺,锻造了他的心智和心志,在别人看不到未来的迷茫中,他用读书和学习丰富着自己的认识和积累,也用这种困境中的学习影响和带动着其他的人,那些经典的名著,是劳动后最美好的缓释,也是平静中最动人的起伏。从读书中,他找到了人生的光亮。<br> 漫长的七年,他看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的文字,这种执着的坚守,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种逆境中的“励志”,正是每一代人在困顿中都应坚持的清醒,是值得学习的一种治学态度。他到梁家河插队,带了满满两个箱子的书。在田间地头劳动的休息间隙也不忘抓空读书,不管一天农活下来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br> 逆境和困难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锻炼和成就一个人;它可以成为一种认输和放弃借口,也可以成为一种坚强和坚持的动力。究竟应该如何直面逆境和困难,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而他在这段日子里时刻告诫自己:不能在困境中崛起,就将在困境中毁灭。<br> 他,无疑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父亲遭受迫害下放干校“改造”,母亲受牵连被隔离审查,那个人鬼癫乱的年代,这样的人间悲剧具有强大的摧毁力。但即便顶着“黑帮子弟”的“头衔”,他依旧坚强笃定,虽然征兵和招工都与他无缘,但他从不放弃理想信念的追求,为了加入共青团,他连写8份申请书,一个年轻的17岁少年,在苦难的考验中,选择的是从容面对,积极向往,乐观追求。<br> 一个人,当心理压力变成了行动的动力,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努力不能实现?</h3> <h3>当年的知青"宿舍"——陕北窑洞<br> 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br> 一支歌,一支奋进的歌,一支高亢的旋律谱成的歌,希望和理想是那么多。<br> 就像当年和他曾因工作交流同住过一间窑洞的著名延安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的那样:“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在艰绝的生存考验和成长磨砺面前,只有内心的丰满和精神的丰富,才能懂得平凡的世界中悲喜的意义,才会不荒废宝贵的青春年华,在逆境中汲取生命的养分,拥抱幸福和快乐,感受人间的美好,追求一种高远的理想,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业绩。<br>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也是他们知青岁月的人生奋斗中最真实的内心表达。从15岁的青涩少年知青,到带领群众脱贫的支部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而笃定地走出了他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的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他作为最小的知青来到黄土高坡上这片贫瘠的土地,就坚定地扎根在了这片平凡的世界。<br>当看到纯朴的乡亲为迎接他的“扎根”专门煮了面条款待他,而每个乡亲一天的10个劳动工分却不够买面里那一个鸡蛋的时候,他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这里的贫穷。在梁家河担任支书期间,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置办沼气…… 只要是乡亲们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去解决落实,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的生活。<br>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他这七年最大的成长收获,是一种人生的顿悟和心智的重启。不堕于苦难环境,不甘于平淡生活,用青春做一番事业,“修齐治平”,图有所为。是他知青岁月成长的内因。组织的培养,家庭的影响,农村的再造,乡亲的关怀,师长的教育…… 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是那段苦涩年华中最宝贵的获得。时代可以扭曲一个人的灵魂,也能造就一个人的精神。“有追求”,“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是这七年知青岁月带给他最好的精神启迪,也是一个人在逆境中获得真知的充分体现。<br> 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他深明其意,亦矢志笃行。<br> 他是那个年代里“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他把七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了梁家河这个山沟里。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他把爱融入磨砺,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曾经就是一名农民,他懂土地。他来自平凡的世界,他爱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h3> <h3>今日梁家河<br> 这本书,很朴实,很易读,很励志,它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是与岁月的交流,与青春的长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