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人的一生无时无刻都在接受着教育,无论是伟大的人物还是平民百姓都毫无例外。教育的渠道有三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是独立的,不可相互替代的。但又是互相交叉,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由于同学们提出愿与我聊聊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对此我很高兴,现下我先给大家推荐两本家教的好书,至于其它内容咱们再做商量。</h1><h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h1><h1> 这本书的书名很激眼球,开始我很不理解,后来,看了书皮上专家做的有关介绍才予以释然,专家说:作者无意比较妈妈与老师两个不同的角色哪个重要,而突出在讲,妈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妈々对孩子影响巨大,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然而,这么重要的问题往往被许多妈妈们所忽视,故此,作者以别至的书名给以惊醒</h1><h1> 想想社会现实覚得很有道理,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孩子呱呱落地,接触最早的是妈妈,妈妈的爱博大精深,孩子对妈妈的亲合力最强,崇拜心最大。由于孩子接触妈妈的时间最长,所以妈妈的语言、行为、爱好、品质对孩子影响巨大。故此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㘯所,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妈妈的作用確確实实是不可替代的。</h1><h1> 想想古代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再看看自已周围不同的家教典型,就会增强对家教重要作用的认识。有了这个认识再去看这本书,就会感到更加亲切</h1><h1> 这本书的作者叫尹建莉,是个教育硏究者,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她写的这本书是自己十六年的教女手记,记述她如何将女儿培养成清华大学生的过程。所以很有可读性。该书出版后,两年狂銷二百万,2011年为38次印刷。(据说张秉慧同学己经买到正在阅读。)</h1> <h1> 《哈佛家训》这也是一本很好的家庭教育书。曾多年热销。</h1><h1> 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性格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生的幸福,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和掌握孩子的性格培养。"</h1><h1> 对孩子不仅要养,更要育。在孩子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h1><h1> 现在的教育,往往忽视了一些十分重要的内容。比如责任的教育,自信的教育,合作的教育,感恩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决定孩子将来能否健康成长的个性素质。对此万万不可忽视。</h1><h1> 该书列了十八个专题:梦想、责任、勤奋、自信、热情、谦遜、坚毅、勇敢、思考、诚信、创新、进取、合作、真爱、惜时、宽容、乐观、、感恩。以236个独立的故事分别进行阐述。每个专题后面都有感悟提示。很有说理性、趣味性、</h1><h1> 下面,我给你讲讲书中的一个故事(书的22页题目是"要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h1><h1> 1920年的一天,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小伙伴们踢足球,一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邻近的一户人家的窗户上,玻璃被击碎了。一位老人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这是谁干的坏事?"小伙伴纷纷逃跑了,小男孩笔挺挺地站在老人面前认错,然而老人非常固执,最后老人同意小孩回家拿钱赔偿。</h1><h1> 回家后,小孩怯生生的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板着臉沉默不语,母亲忙给孩子说情。过一会儿,父亲冷冰冰的说:"禍是你闯的,首先你应该知道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应该给人家赔偿。你现在没有钱,这15美元是我借给你的,你要给我打借条,将来必须要还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跑过去将钱赔给了老人。</h1><h1> 此后小男孩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利用休闲时间打工,挣了钱还给了父亲。父亲欣然拍着小男孩的肩膀笑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任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h1><h1> 这个小男孩就是美国总统里根。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那一次闯禍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h1><h1><br /></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