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话说高考考场上的时间压力和语文试卷的超大阅读量,使我们不可能像平时那样从容悠闲地去阅读和品赏,也不可能对文章的每个字句、每处细节详加揣摩。而实践证明,“因题读文”又常常导致对文章理解不深刻、不准确,甚至片面或者造成误解,这是阅读的大忌。因此,加强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整体认知和感知能力是提高解题水平的前提和关键。<br> 下面,我以《漫说姓名文化》一文及阅读理解题目为例,进行解说。</h1> <h1> 漫说姓名文化<br>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br>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br>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br>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组成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br>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家讳、内讳是家庭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br>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h1><div><br></div> <h1>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h1><h1>A.姓名文化是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br>B.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br>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br>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h1><h1><h1><br></h1>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r>A.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br>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br>C.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br>D.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h1><h1><h1><br></h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r>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br>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br>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br>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h1><div><br></div> <h1> 我常常告诉学生,阅读他人作品也好,自己进行创作也罢,一定要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理清作者或自己的行文思路。除了散文和诗歌,任何文学样式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以说明文、议论文最具代表性。这一规律有时显而易见,有时讳莫如深。<br> 绝大多数文章文意的起承转合往往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这些标志主要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总领句或总括句,语段或全文的中心句,表示主次轻重的词语等。阅读时,必须抓住这些语言标志,认真揣摩,反复领会。当然,如果遇到有些并没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的文章,这就要从文章的内部逻辑联系方面去分析和整理了。</h1> <h1> 从本质上说,现在高考阅读所考查的,其实就是一种实用阅读能力,而实用阅读都是以筛选信息为根本目的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便成为阅读的核心能力,它在解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r> “筛选与整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对某一阅读区间的局部精读、提炼的过程。学生在这一环节要做的是:<br> (1)要注意信息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包括:解证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本原与转折关系、前后照应关系、替代与被替代关系等,明确了信息间的彼此关系,我们才可能分清主次,准确把握主要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筛选。<br> (2)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这些标志主要包括:顺序词(如首先、其次等)、关系词(如各种关联词等)以及提示词等。</h1> <h1> 完成上面的两个“工作”,接下来该“审题”了。审各个考题(每一个字都不放过)构成的语境,把握各题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考题往往与前面或后面的考题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把握住这种“联系”,对我们理解文意、猜测命题人的“意图”以及解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h1> <h1> “审题”过后,我们来做下面的“工作”。</h1><h1><h1> 这篇阅读短文,只设置了三个考题,均为单选题,赋分各3分。想要做出正确选择,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最重要。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h1> 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br>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br> 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的特点);<br> 张冠李戴(把甲的说成是乙的);<br> 因果颠倒(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br> 误划类别(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br> 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br> 偷换概念(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了解了这些手法,对提高解题意识意义重大。</h1> <h1>选项解析👇<br><h1>1. C项 引用句表述的是"人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姓名文化”,事实上姓是可以相同的,此选项属偷换概念。<br>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br>2. A项 转述不当,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有"太多""几乎"等限定,转述以整体代局部;<br> B项 "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表述错误,于文无据;<br> D项 根据倒数第二段中"家讳这一现实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可知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是“家讳”,不包括“社会避讳”。<br> 文中的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h1></h1><h1></h1><h1><br></h1><h1></h1><h1>3. B 倒置因果,且"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不能充分推断"清朝是我国古代受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br> 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含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