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博山区八陡镇虎头崖村,徐家胡同的碑文记载,徐家胡同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h1><h1> 据还住在的这里的老人们讲,徐家胡同的这些大门楼子有的已五百多年了,最短的也在百年以上,残存的大门搂子,灰头土脸的,越发显的苍老,就象一饱经世故的老者、默默的诉说着自己增经的辉煌、气派。印证着时代变迁所留下的痕迹。</h1><p class="ql-block"> </p> <h1> 看到这些,几近消失殆尽的大门楼子,使我流连往返、浮想联翩,回想起了祖辈们的奋斗史、特别是俺老家大门口的条石台阶,那一块也得一二百斤,一百多年前没有机械,是怎弄来的,小时没敢问,现在老人们都走了,就更弄不明白了。</h1><h1> 回想起了四合套院、回想起老式建筑的飞檐斗拱之气势,回想起了曲里拐弯、宽窄不同、长短不一的胡同,回想起了老式农村村落的生活气息,渐行渐远的大门楼子,使我的故乡情结愈发强烈、久久不能释怀。</h1> <h3>这是八陡大街23号的天主教堂,位于八陡镇北河口村西,占地面积9.3亩。始建于1894年,</h3> <h1> 博山区泉水路26号的颜文姜袔,始建于北魏(公元557年)虽经历代重修、其大门楼子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大门搂子之一。</h1> <h1> 大门里的这堵墙,叫迎门墙、照壁墙、影壁墙、屏风墙、萧墙。是大门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产。</h1><h1> 由于祖辈们的口误裕称,把影壁墙裕称为影背墙和拥背墙。</h1><h1> 古人认为自己的家中经常有小鬼来访,而小鬼只会走直道,不会拐弯,所以院内修上一堵墙断了鬼的来路。</h1><h1> 另一种说法是门口的影壁墙,可以让孤魂野鬼照到自己的影子而被吓走,不得进入宅院,所以也叫照壁墙。</h1> <h1> 影壁墙可以阻隔气流直接冲击,扭转气场,从而凝聚了院内的人气和财气,</h1><h1> 影壁墙上的各种图案文字,营造出的吉祥气场,也对居住者形成影响,使得人气、财气更旺。</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门楼子"是我乡村乡土的留恋,是我童年难以忘却的记忆,是我难认割舍的故乡情节,回不去的童年抹不去的纪忆,但愿童年的欢乐和纯真伴我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