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离我们有多远

沧海横流

<h3> 传统文化离我们有多远</h3><div> 边立斌</div><div> 一、忧患重重的传统文化</div><div> 2004年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目为“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报道,说东北一大学教授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来急件,称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国人为之愤怒,但于事无补,然后了解到1967年,韩国江陵市“端节祭”被批准为国家级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可见蓄谋已久。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统及无形遗产著作”。</div><div> 此时,我们才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美丽,以至于遭受了某些国家的凯觎。回望中国近现代史,我们的物质文化被抢走了多少,我们的文明被蹂躏了多久,我们的国土被割成了几块?鸦片战争的硝烟弥漫,八国联军的征创武功,日本帝国的东亚共荣……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多少苦难,多少辛酸,多少坎坷!!</div> <h3><font color="#010101">  历史的教训,还不足以震撼人们吗?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岂能不奋起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吗?多少中国的国宝竟然陈列于外国的博物馆里,乾隆皇帝的江南梦苦心经营了半个世纪终于成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都成了断壁残垣,向世人昭示着什么?30万南京同胞的冤魂在向国人诉说着什么?历史已成为过去,现在需要我们清醒地去面对。</font></h3> <h3>  中华民族的文明岂容他人随意地剽窃、践踏?在愤怒的同时,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去了解、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正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去感悟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去营造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下富有文化气息的现代文明。</h3> <h3>  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h3><div>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div> <h3>  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h3><h3> 其中还包括:纵横捭阖的诸子百家、高雅脱俗的琴棋书画、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学、颇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民族瑰宝的中华诗词、多姿多彩的中国戏剧、坚固优美的中国建筑、方正深刻的汉字汉语、治病救人的传统中医、引人深思的宗教哲学、包罗万象的民间工艺、刚柔共济的中华武术、天南海北的地域文化、讲究颇多的民风民俗,还有形式多样的衣冠服饰、颇具文化的动物植物、古玩器物、饮食厨艺、传说神话、神妖鬼怪、传统音乐、中国对联……</h3> <h3>  真正走进了传统文化才发现:原来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们左右,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粗浅地认为西方文化注重张扬个性,而中国民族文化要求“舍己为人”、 “顾大家、舍小家”与这个社会产生了代沟,不适合这个社会,不值得人们去重视,则是大错特错了。</h3> <h3>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为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君不见挤公交的情景,如果不排队,一拥而上,谁也不讲道德,只为个人着想,那得多长时间才能挤上去?</h3><div>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div> <h3>  三、不离不弃的传统文化</h3><div> 仔细审视,文明不难发现:传统节日,深入人心。春节的喜庆与团聚牵引着多少炎黄子孙的心,清明的祭祖、端节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糕、腊八粥的情结、除夕的守岁等都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div> <h3>  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从“所谓依人,在水一方”的渴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霸气、“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呼唤;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执着到“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旷达、“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洒脱;从“从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杨柳岸晓风列月的”婉约到“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及“地啊,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啊,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冤屈;从“满眼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情恨、“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洲”的侠义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一腔热备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爱国;从“横眉冷对知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决、“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反思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哪一篇不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无限魅力?</h3> <h3>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花;从《本草纲目》、《千金方》到梅兰竹菊四君子;从太极八卦连环掌到女娲补天奈何桥;从《高山流水》觅知音到“太极两仪生四相”……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的辉煌璀璨。</h3> <h3>  如此细细咀嚼,才发现传统文化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正如空气常常被人们忽视了存在一样,传统文化正在以它的博大精深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健康成长。韩国的“端午祭”也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抑或是他们也想成为炎黄子孙吧?!而做为中国人应清醒地坚守住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经受的住西方文化的冲击,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br></h3> <h3>附:中国七大传统节日</h3><div><br></div><div> 传统的节目文化是民族文明的精华之一,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巨大的精神影响力。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七个传统节日: </div> <h3> 普天同庆新春至——春节<br></h3><div> 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为寒冬将尽,春阳萌动之时,其源头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年终祭祀习俗,感谢百神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年习俗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在唐代以后逐渐从祭神转向娱人,明清时期开始转型,礼仪性、应酬性加强。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春节时,全家大团圆,除夕守岁,通宵不眠,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屋里屋外贴门神、对联、年画、福字;初一早上出门,相互拜谒,馈赠礼品;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南方人多食元宵与年糕。</div> <h3> 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h3><div>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与宗教文化多有关联。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宫,天公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猜灯谜”又叫“大灯谜”,最早出现在宋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此外,元宵节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吃元宵。</div> <h3> 寒食东风御杨柳——清明  </h3><div>  阳历4月5日。清明节是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主要指自然节气,后来成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重点,后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打秋千、放风筝也成为游艺性节目。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有吃寒食的风俗。</div> <h3> 艾符蒲酒话升平——端午</h3><div>  农历五月初五。作为农历五月初五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其起源说法颇多,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是端午节的习俗。但是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鬃叶包米代替竹筒。挂艾叶菖蒲,插于门楣,有驱魔除鬼之神效。</div> <h3>   年年乞于人间巧——七夕</h3><div>  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子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七夕坐看牛郎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div> <h3>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h3><div>  农历八月十五,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我国的中秋节是在上古秋分和月神祭拜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最后固定在每年八月十五,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直到唐初,中秋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宋朝盛行,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共话丰收,人月双圆,故又叫“团圆节”。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中秋节的传说以嫦娥奔月最为著名。</div> <h3> 把酒赏菊倍思亲——重阳</h3><div>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之意愿于《易经》。古代民间在该日又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唐代被官方正式确立。重阳节的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div> <h3>  http://www.china21edu.com/HTML/AT/ATS/20/2012/11-13/269831.shtml &nbsp;</h3><h3> 2018年元月</h3>